作者:杨载田 王志坚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17-05-31 浏览次数: 3464次
【摘 要】湖南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既适应了当代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长寿的需求,又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特对其自然生态环境、寿文化底蕴、长寿状况等方面的省域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应组织寿文化普查,摸清资源家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组建湖南寿文化区域联盟,全力推进寿文化主题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湖南;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寿文化
在经历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获得很大提高的当代中国人,却又受到了肥胖症、癌症、心血细管疾病等致人短命的疾病的困扰,乃至健康长寿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已成为一大引人注目的品牌,本文结合湖南实际略陈管见。
一、湖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的区域优势
(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2011年初,温家保考察世界著名寿乡广西巴马后深有感触地说“巴马山好水好生态美,是个养生长寿的好地方”、并为之题词“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表明了生态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关系,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大众养生长寿的关怀。
湖南西起云贵高原东缘,展布于长江中游以南的江南丘陵内侧,东有幕阜-罗霄山脉高耸,南有南岭山脉屏障,形成自西、南、北向中部湘江河谷平原和北部洞庭湖平原复含倾斜的缺口马蹄形盆地地貌形态格局。依据堪舆风水理论,湖南山水相依,属于大福大贵之地。在纬度位置上,湖南地处北纬24°39′~30°08′之间,属于世界北纬25°~35°之间的最佳人居环境地带。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使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且光、热、水同期,有利于人类生息繁衍。全省地带性植被为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6%,河流水系发育,河水四季丰盈。整体上形成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再赋一绝》)是历史对湖南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总结。
(二)寿文化底蕴深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寿文化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在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中可说无时无地不寿。所谓寿文化,就是“指有关人们健康长寿的一切活动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沉淀”(梅克保《寿山说寿序》)。湖南的寿文化得天独厚,仅就被称为主寿之山、长寿之乡、长寿之镇的地方就有五处。最具影响力的首先是南岳衡山,这是源于星象学并已被帝王钦定、民间认同的“中华寿岳”—南岳衡山。唐玄宗曾遣使向南岳衡山祈福求寿于朱陵洞投放的“金龙玉简”,于清道光年间发掘后[1]作为镇馆之宝至今存放在贵州博物馆内;宋徽宗御书寿岳”题刻也至今在南岳金简峰黄帝岩上熠熠生辉;清康熙帝在其《御制重修南岳庙碑》中所称“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至今屹立于南岳大庙“百寿亭”中。其次是湘西麻阳苗族自治县,是中国老年协会于2007年底命名并正式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五个长寿乡之一。第三,平江的长寿镇是以长寿老人多而得名的千年古镇。此外,还有望城桥口镇的“百岁牌坊”[2]、资兴和衡阳市的寿佛传说及其寿佛殿、延寿乡等[3]。
(三)长寿之星众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把长寿看作是有福气,中华民族祈福的六字箴言“福禄喜寿祥瑞”,是对福祉的向往和追求。大多数人认为唯有长寿才是福,因而称长寿之人为“寿星”。并还有多种敬称,如“古稀寿”(七十岁)、“耄耋寿”(80多岁到90岁的人)、“期硕寿”(100岁以上),以及“喜寿”(77岁)、“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等等。
据有关地方志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及统计资料显示,南岳区,2000年的4万人口中,百岁以上寿星4人;麻阳目前全县37.6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41人;平江长寿镇7万多人口中百岁以上寿星10人。按照国际自然医学会规定的“世界长寿之乡”标准,每10万人中至少应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从健康长寿老人寿命来看,历史上的南岳衡山,晋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活了89岁、唐代禅宗七祖怀让寿127岁,寿佛全真寿139岁;麻阳县2008年举办“长寿文化节”展示出110岁的黄银凤能绣鞋底,平江县长寿镇至今111岁的易青梅至今能一字不漏背诵孙中山先生遗嘱,都是其健康长寿的典范。
二、湖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发展现状
(一)寿文化活动轰轰烈烈,促进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养生长寿旅游休闲产品的市场潜力已被有识之士所认识,并力求加速开发和利用。因此,衡阳市南岳区利用南岳衡山为“中华寿岳”的独特优势,正式亮出了“中华寿岳”品牌,并不断强化“运动·长寿·健康·祈福”等主题。自2000年“南岳衡山首届寿文化节暨庙会”至今,已举办了10届寿文化节,而且自从2004年的第五届寿文化节便升格为“中国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一届比一届隆重热烈。地处湘鄂赣交接之地的平江县“长寿镇”,宋理宗时期为当时三位过百岁的寿星以“国典赐宴”与明代刘伯温为180岁寿星道终的典故,以及历来多长寿老人的实际,也亮出了“长寿之乡”的品牌,于2010年10月12日“重阳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寿文节,并推出长寿豆腐干、长寿矿泉水等寿文化产品。位于湘西大山深处的麻阳苗族自治县从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发现长寿老人的比例和百岁老人的比例都符合国际“长寿乡”标准,也亮出了“生态福地,长寿之乡”的品牌,并获得中国老年学会授予的长寿之乡称号[4]。“寿文化”带动了当地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仅南岳衡山岳林乡杉湾村随着寿文化的兴起一下子冒出以“养生长寿”为主题的农家乐十多家,2011年暑假接待各地来南岳避暑休假度假者400多人。
(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升,带动了寿文化主题发展
到2011年底,湖南全省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2万多家,星级休闲农业企业303家,其中有五星级休闲农庄128家,并有6家晋升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8家晋升为四星级休闲农庄,在全国可称翘首,故有“休闲农业肇始起步于四川,发展于湖南”之说。湖南的休闲农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赢得了较多声誉,如国家休闲农业协会2011年在全国首批评星中把湖南作为三个试点省之一;农业部把全国休闲农业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放在湖南召开;2009年全国农村会议把湖南作为唯一休闲农业典型在大会上介绍经验,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肯定和鼓励。湖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同样战果辉煌,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众多。湖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带动了其寿文化主题发展。如南岳衡山岳林乡杉湾村的“百岁健康村”、麻阳高村镇通林溪村的“麻阳长寿山庄”、怀化叠翠兰亭休闲山庄的“福、禄、寿”山庄建筑,都做到了主题明确,特色独具。
(三)配套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初见成效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开发是一大新兴课题,除加强理论研究进行智力支撑下,还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与配套项目。具有“中华寿岳”盛名的南岳衡山,在南岳古镇修建了门额为原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寿岳衡山”的“万寿广场”,建造了“中华寿坛”,铸造了“中华万寿大鼎”;并投巨资兴建了以休闲文化为主题和特色的“寿文化主题公园”。南岳区人民政府还决定要将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旅游农业。为此,规划在前山的南水路(南岳镇-水帘洞景区)划为“南水路旅游农业休闲观赏项目区”,沿线将开发成莲藕种植区,休闲垂钓区,并广栽柳树,沿线形成“一路荷花一路景,杨柳依依醉游人”的场景,并将采取“农民经营,政府扶持”方式于。[5]近期内发展20家以上的休闲农庄对被湖南省科协命名的后山“百岁健康村”的杉湾,已植种南岳高山“云雾茶”100亩、开发有机蔬菜基地150亩、雷竹基地80亩、南竹1000亩、花卉苗木50亩,并已建立起“农耕文化博物馆”,连续举办了三届每年三月三日的“地菜文化节”。麻阳的寿文化开发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也建起了寿文化广场,新建了长寿休闲山庄,整理了“孝德文化”12首《百岁歌》,还开发了长寿食品。平江长寿镇同样建成了寿文化广场,开发了“长寿酱干、福寿矿泉水、长寿炸肉、长寿火焙鱼、长寿黑酸菜、长寿“情席”等寿文化产品,使长寿主题文化落到实处。
三、湖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建设构想
(一)组织寿文化普查,摸清资源家底
寿文化博大精深,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中国以“寿”字冠名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就有18个之多,湖南省的“汉寿”县就在其中。如果将县以下的乡、镇、村及其事物,贯以“寿”字的更不计其数,仅南岳衡山就有寿涧桥、寿涧溪、延寿村、延寿路、延寿亭以及寿庵寺、万寿寺、延寿寺、应天万寿禅寺、方广崇寿禅寺、长寿庵、福寿庵、尊寿庵、万寿宫、寿宁宫、寿佛殿等[6],可以说是一个“寿”字大观园。麻阳和平江县的长寿镇同样如此,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不同地域的寿星不计其数。仅一个麻阳县目前实实在在的百岁老人41人。事实证明,凡长寿之乡都与其优越而特殊的自然因素有关。因此,健康长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深入探讨。长寿之星历来受到社会的尊重,百岁老人在古时还受到地方官乃至帝王的褒扬,长沙望城乔口镇的“百岁牌坊”、“长寿之乡”麻阳乾隆皇帝为寿妇田氏钦赐的“御碑”,便是其典型例证。有的还记载在地方志与族谱上,社会上亦多有其传闻、轶事,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寿文化资源,只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其资源家底,寿文化的文章才会做大做强做扎实。
(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重点发展养生长寿休闲度假产品
“寿文化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寿文化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寿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与养生产业建设相结合”(陈莹峰:《创山水园林生态家居寿乡,建富裕文明和谐幸福巴马》,2011),这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巴马的旅游产业最重要形式之一还是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让旅游者深入乡村长寿文化社会,直接感受长寿文化,既发展了落后的农村经济,又发展了养生长寿文化,传播了养生长寿之道。湖南省的“长寿之乡”同巴马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相似。已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麻阳县,地处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全国著名连片特困地区之首的武陵山区,是国家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先行区和率先开发试点区[7];平江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湖南省的20个[8]重点县之一;南岳衡山虽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湘中南地区,同时又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可供依托,但其后山的社会经济仍相当贫困。其共同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艰巨,巴马的经验值得借鉴。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养生长寿休闲度假产品,并坚持长寿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长寿人文建设与文化繁荣协调发展,坚持长寿美食建设与产品开发协调发展;坚持健康长寿品牌与产业升级发展;以获取最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尽早脱贫致富,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积极组建湖南寿文化区域联盟,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建设
寿文化主题的前提是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目标是健康长寿,和谐发展,完全符合中央批准湖南长株潭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绿色湖南”的宗旨。根据《绿色湖南纲要》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体系,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系和运行绿色管理体系,全面增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实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9]。从而为湖南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应该把握时机,全面推进。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寿文化主题有着极好的市场前景,有条件并已有基础的应该要大力发展,没有条件也没有基础的也可以在资源普查、深入发掘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下积极发展。为此,南岳衡山地区、麻阳苗族自治县、平江县长寿镇应是发展的重点。其中,南岳衡山有“中华寿岳”知名品牌,已有开发建设多年积累经验、市场和配套设施设备;麻阳和平江长寿镇资源条件好,发展势头好但交通尚属不便,离市场也相对较远。为使三者资源、市场共享,提高湖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寿文化主题的整体水平,可组建以南岳衡山为龙头,以麻阳、平江长寿镇为两翼的“湖南寿文化区域联盟”,并以此带动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寿文化主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昕、谢辉:《传世国宝——唐南岳投龙告文佐证寿岳祈福历史向前推进四百年》,《衡阳晚报》2011年11月21日7版。
[2]彭国梁:《望城乔口——让人神往的长寿镇》,《老年人》2011年第62期。
[3]刘强、戴冬春:《寿佛故里,生态资兴》,《湖南日报》2011年12月21日第13版。
[4]徐炯权:《苗乡麻阳:“中国长寿之乡”揭密》,《老年人》2009年第1期。
[5]邹彀、李孟翔:《2011南岳经济的民间解读》,《衡阳日报》2011年3月2日4版。
[6]邓秋林、张齐政:《寿文化说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钱德喜:《扶贫春风沐武陵——武陵山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带来了哪些机遇》,《湖南日报》2012年4月6日2版。
[8]柳德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名单公布》,《湖南日报》2012年3月20日12版。
[9]中共湖南省省委、省政府:《绿色湖南纲要》,《湖南日报》2012年4月24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