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田野日志

秋调纪实(四):中农院团队对华东农村的调研

作者:王莽莽等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1-11  浏览次数: 3813

本期秋调纪实将推送的是2016级硕士生王莽莽等、韩露、杨艺超、芮秀妹、郑方澍、黄杨圆等六位同学在华东地区的调研日记。

 

王莽莽:淮北秋调纪实

20161023   小雨

火车停在淮北站以后,我和其他乘客一样拉着行李往车门口蠕动,几个小时坐在封闭车厢里,让我无限渴望车外的新鲜空气。下了车以后,还没来的及感受到淮北的热情,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淮北在下秋雨。感受到了北方深深的秋意,才想起来我还穿着武汉天气里的衣服,没想那么多跟随者人流往外走,刚到淮北事情还很多,今天就得下村,得抓紧时间。

淮北我是第一次来,出了火车站分不清方向,只能求助于热情的淮北人民,一路走,一路问,最终还是拖着我那不断呻吟的行李箱来到了濉溪县的民政局。之前听说有很多地方对于秋调的我们不怎么理睬,我捏着介绍信,怀着忐忑的心,推开了老龄办的门。讲明了来意之后,办公人员出乎意料的热情,他们告诉我还有一位师兄在这边做村调,为了方便,他们帮我安排到了和师兄一个地方,给了我师兄的联系方式并且给镇上打了电话。热情的师兄冒着雨在镇政府旁边接我,帮我安排住宿、吃饭,虽然已是深秋,心中却是暖暖的温情。

20161024   小雨

到了淮北市临涣镇的第二天,我就赶紧开始了口述史的访谈,毕竟调研时间有限,而且听师兄讲临涣镇的老人多喜欢去茶馆,茶馆里面拥挤噪杂无法开展访谈,所以趁着下雨天老人不方便出行,都在家里面,赶紧开始访谈。第一次去的是临涣镇旁边的陈村,师兄放下了紧张的村调,抽出时间陪我下村,并且交代了我这边附近村子的情况,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由于下了好几天的雨,村里的道路到处是泥泞,师兄还是陪着我,让我感动万分。我访谈的第一个老人是师兄介绍的陈令贺大爷,陈大爷是师兄调研的主要了解对象,以前念过书,当过干部,了解的东西很多。刚到的时候陈大爷很热情的接待我们,嘘寒问暖,我的访谈开展的相当顺利,离开的时候陈大爷不顾年迈硬是送我们到门口。

 

 

 

20161026   小雨

调研开展了两天以后,师兄给了我一份整个村子老人的名单,便放心的去弄自己的事情去了,这几天确实耽误了师兄不少时间,我都不好意思了。万事开头难,调研进入正轨以后,除了村里面小路的泥泞和不断出没的狗,也没有遇到什么很大的困难。今天上午找的是陈令言老大爷,陈大爷和老伴住在矮小的小屋子里,我进去的时候还得低着头,陈大爷虽然已经80多岁,但是讲话很响亮,对以前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所以我也很顺利的完成了访谈。走的时候,陈大爷几次开口要留我吃饭,我都谢绝了。两位老人佝偻着腰,走路都很困难,还是要送我出门,我几次劝阻都没用,走到村口的水泥路的时候,回头看见陈大爷挥了挥手,蹒跚着往家里走去。  

2016112   阴天

昨天已经完成了10位老人的访谈,今天打算动身回武汉,没想到雨竟然停了,或许是不好意思让我在淮北的日子一直飘着小雨吧。早上到镇上和民政大厅的王主任讲了我调研结束要离开了,王主任主动给村里书记打电话让村支书在村委等着帮我开调研证明,所以我极其顺利的拿到了证明,正式结束了调研。走的时候看着自己这几天不断走过的路和村子,也是有些不舍,师兄有事没法送我,还打电话还致歉,怀揣着满满的感动踏上回武汉的路。

感悟: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我想我的这次淮北调研之旅将是十分的完美。如果要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热情”,在淮北遇到了热情接待的老龄办工作人员、热情指路的路人,热情招待我的老人。其次是“感动”,对我关怀备至的师兄、不怕泥泞帮我带路的村民、不顾年迈送我出村的老人都让我感动万分。

在和老人的聊天中了解了当地的土改,和老人一起回忆那段红色的回忆,“打牛腿”、“分手”、“大领”这次词汇让我耳目一新,这些我以前在书上都没有看到过。在和老人的交流中还了解了到了当地的文化,在临涣这个古村里,有带着“夜转亳州”传说的临涣古城墙,有仍带着传统气息的茶馆,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所遗址,还有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蹇叔墓。在乡村中行走,在田野间学习,实践才能出真知。

韩露:项王故里访耄耋

20161022日 天气阴转小雨

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徐州新沂,不顾疲倦,坐了两个小时大巴到了宿迁客运站,又乘了一个多小时汽车来到了朋友家。老天可能是眷顾我,前两天坐地铁还晕车的我,今天居然没有晕车。这次秋调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独自一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来之前就各种托关系、找熟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学的同学,虽然有点害羞,但还是脸厚地打通了她家的电话,阿姨冒着小雨把我接了回去。突然,感觉这座城渐渐有了家的气息,坐公交有人给带着大包小包的我让座,在路上有好心人给我指路,和盐城一样熟悉的城市构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稍微能听懂又不是那么容易听懂的宿迁话,都让我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我吃了阿姨烧的午饭后,休息了一会,冒着雨,阿姨载我去了养老院。原以为这边的老人会很多,没想到一个也没找到,门卫大叔说,来这里的大多数都不太灵光的人了,很难找到一个思想敏捷、事情还都记住的人了。带着失落,我准备去槐树居委会寻找名单的,没想到周六没人。在回去的路上,阿姨突然停在了一个小区门口,原来她刚刚联系的人找到了一个九十岁的老爷爷。老爷爷几年前是和二儿子住在一起的,但是自从二儿子得病去世之后,他和奶奶就从原来的地方搬了出来。搬出来之后,老两口便租住在别人的一间房子里面,但是由于去年交不出租金了,便被赶了出来。迫于生计,只能在小区的门口搭了一间活动板房,他和奶奶的生活都只能在这间破旧的板房里。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对他们不管不问,只有闺女会回来看他们,帮他们种点地,给他们粮食吃。爷爷今年已经90岁了,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前些日子得了病,没钱看病,只能每天去小诊所输液。奶奶的身体还算不错,会到地里干活,他们每个月只有100多的生活补贴,生活挺清苦的。虽然老人的耳朵有点背,有些事情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么大年纪的毕竟不好找了,便开始了访谈。因老人下午要去输液,于是在访问了一小时后便结束了。随着暮色的降临,雨又下大了,一场秋雨一场凉,面对这个即将熟悉的城市,心里很暖和。

 

 

 

20161023日 天气小雨转阴

早上,天微微凉,小雨更加映衬着寒意,吃了阿姨准备的热乎的早饭,心也变得暖和起来。因为阿姨的妹夫是罗庄村的村书记,书记很是热情,我表明来意之后,他开车载我去村委会了解一些这个村里符合年龄的老人数量,并从中找出了一些能说会道、思路清晰的老人名单给我。后来,又由村大队长带我到农户家去,第一家农户已经84岁了,听力什么的都还不错,但是在问到土改之前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很是模糊,在简单的了解之后,我决定去另一家去。顺着刚才队长之路的方向,我让奶奶领我去了另一个爷爷家,原来这个李玉民老人以前当过乡长,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很是高兴,而且他以前是中农。老人也很是热情,把我迎入屋内,便开始畅聊起来。由于上午时间短促,便约好下午再来,老人午休,便在屋外等了二十多分钟,后进屋又聊完了后半段,我甚是欣喜。不到四点的时候,我又找了一位老人聊了半段,由于老人没吃饭,便匆匆回来。外面的小雨淅淅沥沥,骑着阿姨的电瓶车,在风中哆哆嗦嗦,哈,美好的一天。

 

 

 

20161024日 天气中雨转小雨

一大早起床,就听到雨声拍打窗户和地面的声音,心想今天要泡汤了。好在,阿姨回来了,她把电瓶车借给我,然后等到和昨天那位爷爷约定的十点钟,便骑车过去了。到他家的时候,发现爷爷正在院子外的地里捡树叶,我便一个人站那里静静地等了二十分钟,等到爷爷忙完后,我们接着下面的话题谈论起来。这位爷爷以前当过支部书记,所以对以前的一些事情的记忆还是很好的。访谈完这位爷爷之后,我去村委会帮忙引导一下去下一位老人的家,在会计的热心帮助下,我一个人摸了过去。由于这个村子有一些恶狗,很害怕它们随时蹿出来,所以在爷爷家门口停留了很久,直到看见爷爷从屋内出来,我才和他道明来意。没想到,爷爷一口答应下午有空,很是热情。下午来的时候,爷爷和他的女婿正在吃饭,那位叔叔跟我聊了很久,把自家的家庭情况聊了一下,说自己的儿子因为贩毒坐了几年牢,自己的妻子几年前因病去世了,因为丈人和自己一个村的,便把他接过来一起生活。叔叔说做人就要顶天立地,一定要诚实,并叮嘱我说,希望你们这些调查一些内容可以服务于社会,会起到一些真正的作用,而不是没有价值的,也希望我可以更加努力地学习。听到这些,我像打了鸡血一样,连连答应。而这位爷爷也很配合,并且叫来自己72岁的邻居帮忙回忆那段历史。临走时,我和爷爷道了别,竟有些不舍,爷爷的笑容很灿烂,希望他可以继续这样快乐健康地生活下去。

20161025日 天气阴

持续了三天的雨,在今天终于停了,可能昨天下的过猛,虽然是阴天,但心情还是挺好的。一吃完早饭,便开着阿姨的电动车出门了,到罗庄村的时候,我拿出前几天会计给我的名单,找路人给我指路。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行动,单凭自己问路找人,说明来意,进行访谈,要知道以前的我,连和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可能是今天的人品爆发,问路的第一个奶奶就知道王兆生爷爷在哪家,没多久正好碰上他家的儿媳妇,阿姨很是热情地带我去了他家,虽然爷爷忘了那段历史,我还是很开心地道了别。第二家便是离他家不远的魏宏运爷爷家,他们人也超级好,我只是表明了来意,他们便很热心地邀我入门。连着聊了两个多小时,我都有点过意不去了,老爷爷连一口水都没喝,就陪我坐在那儿唠嗑。临走时,爷爷奶奶他俩还留我在那儿吃饭,超级开心,这边的人都好淳朴。为了方便下午去另一家,中午的时候,我便问路来到了张元侠爷爷家,他家周边的邻居见我问路,都很热情地帮我找人、喊人,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他们对土地改革的事情都纷纷议论开来。虽然,路上也有插曲,就是村子里的狗比较多,会被追着跑,以至于我调侃着说,没人追,倒是狗在锲而不舍地追我。总之,今天挺顺利的,希望未来几天也会很顺利! 

20161026日 天气大雨转小雨

一大早起来,便被雨水拍打地面的声音给搞的心神不定,纠结着是先去昨天爷爷推荐的那户人家,还是按照名单的来找。思忖了一会儿,我才决定去昨天爷爷指的那户人家。雨真的不小,一路上都没有乡里人在路上行走了,我到了昨天访问的爷爷家,但是又怕麻烦他,便一个人骑着电车往他家屋后走,可是上了一个堤之后,发现两侧都是汪洋的水,泥泞的路两侧只有芦苇和杂草,越往里开,都看不到人家了,可能这就是他们老说的京杭大运河,也算今天的一大收获吧。于是,我又折返,去了那个爷爷家,结果得知他说的那个爷爷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天上午的访问可能就不能进行了,于是,我临时决定去隔壁的友爱居委会看看有没有老人名单。可到了那里,才知道他们居委会的会计和书记都出去开会了,只有一个值班的爷爷,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名单,让我去找。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路上问路的爷爷刚好80岁,他也刚好去张爷爷家,我便跟着他去了。不得不说,宿迁人就是淳朴、善良,张爷爷得知我的来意,很是热情,一口答应让我下午随时来采访都可以。采访结束,我发现,张爷爷真的像国宝一样,他经历的东西,正是我的知识里缺乏的。他就像一本大字典,对土地改革方面的知识可谓是一清二楚,这对当过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副主任,在村里待了26年的他来说,真的是驾轻就熟了。结束了三个小时的聊天,爷爷很热情地告诉我一些80岁老人的名单,今天真是收获颇丰啊!

 

 

 

20161027  天气小雨

今天上午首先去了昨天给指路的爷爷家,由于他一大早出去磨米了,遂在门外等了半个小时,并和他的弟弟和儿子在外面聊了一些过去的事情,他们向我诉说着土改前的贫穷、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文革时的艰辛以及现今的美好,让我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当时,听得我真是热血沸腾,也由衷地感觉他们生活的不容易。等到爷爷回来,我便开始了访问,问题进行了三分之一,当问到工作队那部分的时候,爷爷都说记不清了、自己年纪太小,再往后追问,发现他还是不清楚,便断然放弃了对这位爷爷的采访。这肯定会有点失落的,毕竟录音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不能因为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啊。和爷爷道了别,便独自骑电瓶车又去了友爱村委会,但是会计说这边能记事的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了。无奈这下,只能转战老庄村,正巧碰上换届选举,村书记和其他人都在,便说明来意,在他们的帮助下,先后去了好几家,但是老人都记不清或者没参加过。正当万分焦急之时,村里的妇女主任给我提供了一家老人。老人说话有点糊,但是记忆力还不错,而且家里是雇农,以前家里当过长工,这正是我所寻找的!在访谈结束后,我又按照村里提供的另一个线索,前往张玉夫爷爷家,由于道路太过泥泞,连人带车栽倒了泥塘里,好在指路的叔叔人好,把我扶起来,并带我到了张爷爷家。和他约好明早来访问的时间后,饥寒交迫的我便匆匆回去了。

20161028日 天气中雨

今天一早便到了张爷爷家,爷爷到田地里面放水了,奶奶见我等了好久,便去把爷爷叫了回来。爷爷也是相当热心,早饭都没吃,陪了聊了两个多小时。临走时,爷爷还给我推荐了一位以前和他一起当生产队队长的徐爷爷,真的是雪中送炭啊,我昨天还在发愁剩下的两个人怎么办的呢,爷爷这个线索真的很重要啊。和爷爷道了别,便去农科的徐爷爷家,经过一番问路打听,很顺利地到达他家。和徐爷爷说明了来意,爷爷也很高兴,并打好招呼下午再来访问。往住的阿姨家赶路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早上访问的张爷爷的照片还没有拍,我又匆匆赶回去和爷爷拍了一张照片。可想而知,下午的访谈也极其的顺利,爷爷跟我讲了很多他所经历的事情,连很多人名字都记得一清二楚。临走时,我又向爷爷打听了关于这附近80岁以上能说能行的老人,爷爷给我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姓张,是个地主;一个姓袁,以前当过船员。但是,爷爷推荐我去后者,因为前者有点不太好相处,可能不会和我讲实话,再说了,问及关于批斗地主的事情,他一定很不乐意的。听到徐爷爷这一番解释,主观上还是偏向于去访问后者,但转念一想,现在所有访谈的成分中,只差一个地主成分了,便想撞着胆子问上一问。

于是,便打听了张元几爷爷家的位置,在好心的阿姨指点下,我在爷爷门口待了好久没敢进门,因为他家有一条狗,直到屋内有人出来,我才把里面的人叫出来。出来的阿姨是张爷爷的儿媳妇,从她的口中,我了解到张爷爷平时和他们很少说话,脾气好像也有点古怪,对地主这个词也很是敏感,他应该不愿意接受访问。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一点发怵,会不会我问了不该问的东西,张爷爷不愿意回答或者骂我让我离开啊,但是心里又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便等到天黑,张爷爷回到家,没想到,爷爷一口答应让我明早过来。说实在的,在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心里都还是挺忐忑的,因为很怕明天这位老人的访谈不是很顺利。还好,阿姨鼓励我,让我不妨试试,不然怎么知道这位不可以呢!期待明天的结果。

20161029  天气阴转小雨

昨天所以的顾虑在进门后都打消了,张爷爷见我进来,停下手中的活,搬好座椅就开始访谈了。在如何斗地主那部分,我还是问得有点胆怯的,幸好爷爷不是很在意,都一一回答了。谈及以后划分成分和大集体的时候,他说因为地主这个成分,他受了很多罪,连他孩子念书都受到了一些影响。可他自己也是地主子女,一直读书到初中,却因为父亲的成分,也被划成了地主,至此之后,生活变发生了360地转变。从爷爷的谈话中,我大概能想象当时地主生活的场景,他说当时的生活不及现在最穷人家的情况,还好改革开放了,成分的帽子被拿掉了,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临走时,爷爷很是热情地送我出门,我想要是昨天因为他人的一些看法而放弃了对这位爷爷的访问,我可能不能体会他们的生活、情感的变化吧。刚好完成了十个老人,心中的大石头也落地了,本打算临走前再弄一两个老人的,结果大槐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不是很配合,说本地正在拆迁,人员流动较大,以及我没有公函,这让我有点失落。其实,这两天我这心里一直念叨着那位没访谈完的老爷爷,决定把他的口述史整理结束。问了一路,我终于摸清了第一天去的地方,到了爷爷门口,碰巧爷爷买菜回来。过了一周多,他还认识我,可是他不太愿意继续这个访谈了,原因是他没有时间。我挺心疼这位爷爷的,也怕他的身体支撑不住长时间的访问,但是我又不想半途而废,便厚着脸皮跟着爷爷进了他那临时搭建的板房,还一直央求他配合我,并一直等到他吃完饭,爷爷才答应接受我的访问。爷爷耳朵有点背,很多问题,我要大声地重复四五遍,他才能听明白,或者根本听不明白,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点点生活留下的印记。最感触的是,他说老天爷几次三番要带走他了,可他还坚强地活着。对呀,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杨艺超:南京调研日志

1025日 阴转小雨

因为这次调研与暑期的不同,在南京,没有确定的村庄、没有师兄师姐做过调研、没有公函可以“开路”,在“三无”情况下,我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坐上了前往南京的列车。事先我尝试着联系了在南京读书的同学,因为都不是本地人所以类似于哪里老人多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而最终我定下在雨花台区找老人也只是就近原则——南京南站在雨花台区。先是定下了去一所老年大学,私心想着有兴趣参加老年大学的都是身体健朗,爱好广泛又乐于社交的老人们。十二点十分到达南京南,甫一出站,拉着行李箱在路边查路线时就有位老爷爷主动走上前问我要去哪里,可以为我指路,这一小小的举动出于他的一点好心,但让我感受到南京的热情与善良,更是安抚了我焦虑的心。地铁出站再打车到了老年大学,询问保安室的爷爷得知老年大学都是上午授课,并且参加的老人都是城里退休职工,要找经历过土改的老人应该找不到。

这时我意识到我这样贸然找到私人机构是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所以我放弃再在附近找养老院的方法,先是到了老年大学所在的社区——普德村居委会问清情况,居委会里的曾彦宏主任接待了我,也和我说了社区基本都是城里人,但也有以前是农村的老人,具体情况可以问问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中心,随后就帮我联系了专门到老年人家中提供服务的悦心养老中心,让我到养老中心问情况。中心负责人徐小媛听了我此行目的后表示这个社区基本都是城里人,要找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老人可以去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西善桥养老中心点,让我先去西善桥找个地方住下,第二天到中心时帮我联系该中心的负责人。

先这么敲下安排后,我就搭公交前往西善桥街道,因为明天的未知,内心仍然十分忐忑。但因为有了社区主任与养老中心的协助,我还是十分感激他们能够信任我,帮助我。

1026日 大雨

今天出门时可以用瓢泼大雨来形容,撑着伞走了几分钟就包也湿了鞋也湿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西善桥的悦心养老中心,里面一位老人也不在。中心里热心工作人员和我解释说现在大下雨天很少有老人来中心理疗或者吃饭,再加上来的老人也很少有农村的,都是一些工厂的退休职工,要想找到我想走访的老人,可以搭公交再坐三站到天保桥附近的村庄问问。我对他表示感谢后马不停蹄的到了天保桥附近的古遗井社区。虽说是社区,实质上还是个农村,因着农民土地都被征用走去建造公路,村民们都不再以农业为生。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办公大楼,古遗井社区的史金梅党务员在看了我的学生证与访谈提纲,了解了我此行的目的与需要找寻的老人要求后立马为我联系了古遗井二队的妇女队长周秀珍,把我带到周秀珍家中,向她说明情况,希望周秀珍能够带我去老人家中做访谈,离开前史阿姨还让我上午访谈结束了到居委会吃午饭。

妇女队长周阿姨把我带到了周大智老人家,陪同我一起访问,时不时帮我翻译。周大智老人今年81岁,家里以前是中农,退休前当了三十年的会计,生产小队会计、生产大队会计、村会计。因为老人读过书,记忆力也很清晰,因此访谈也比较顺利。结束后我回到了居委会匆忙吃了顿午餐,然后再找妇女队长到了第二位老人周学珍家进行访谈。周学珍老人今年87岁了,家里被评为富农,也因为此让自己的孩子在找工作时遇到许多不便,但老人生性乐观,并没有抱怨生活,在与我访谈回忆过往时常开怀大笑,老人家耳聪目明,记忆力良好,虽然作为妇女知道的不多,但是也比较珍贵。

 

 

 

1027日 大雨

今天雨势依旧迅猛,不过机智的我在昨天回住处的途中周阿姨陪我在小超市里买了一双雨鞋,防水又保暖。早早来到古遗井居委会,得知妇女队长上午有事下午才在家,史阿姨虽有份立即需要完成的文章,但还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带我到了刘长梅老人家,并陪我完成了访谈,结束后又带我回到居委会。一起吃午餐时史阿姨说:“女孩子一个人出来不容易,也不算安全,我们居委会能照顾一点是一点。”听了这话当下红了眼眶,初来乍到,能够相信我,还给予无私帮助,不住的说感谢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

下午十二点半左右,我到了妇女队长家,她带我去了二队最后一位符合条件的老人:陈兴兰家。找到她时她正在看牌,估摸着应该是想过过牌瘾,但从周阿姨的话中知道我的来意后也很热情的带我到了她家,搬起小凳与我开始交谈。她家以前是贫农,土改的记忆也比较淡了,问了许多问题都已不记得,但是自己知道的事情还是很认真的回忆并解答,最终较为顺利的完成了访谈。

 

 

 

1028日 小雨转阴

因为史阿姨上午需要开会,无法带我前往其他的小队找郭仁鑫老人与史大有老人,她就给我画了详细的路线图,并让我中午记得回来吃午饭。我撑着伞到了一队,但农居分布纵横交错,基本没有规律,没有人带着确实很难找到。我一家家问郭仁鑫老人家在哪,村民都十分热心,给我指路,有一位阿姨甚至开门让我从她家穿过,这样可以不用再从房子外绕。找到郭仁鑫老人时,老夫妻两个正在听广播,我说了来意后,也热情招待我坐下,倒了杯水,关了录音机开始与我交谈。因为老人身体不好,声音发不出来,他的老伴就在边上给我解释。老人当过队长,后来又在政府办的厂里当主任,经历的事情多,说的内容也很有价值,现在有退休工资可以养老。结束后我问了下史大有老人家在哪个方位,郭爷爷就执意亲自带我到了史大有老人家中,还为我解释我的来意,我想打着伞先送郭爷爷回家,郭爷爷不同意,让我开始访问,早点结束就可以早点回家,随后自己就冒雨回了家,这让我十分感激。

史大有老人在土改前当过村长,集体化时期又当过生产队队长,虽然已有91岁高龄,但记忆力良好,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与我详细说了土改的相关事项后,还给我说了他当干部时的经历和对现有干部素质的看法,受益匪浅。

1030日 晴

下了三四天雨的南京终于放晴,心情雀跃了很多。因为古遗井社区老人走访的差不多了,就往栖霞区走,栖霞区的东片有许多农村,我与在南京读书的小伙伴来到栖霞区的新合村寻访。今天一大早,我和小伙伴一起地铁转公交到了新合村,先找到了刘家贵老人家。刘爷爷今年84岁,家中以前是贫农,曾当过干部,经历丰富,但是记忆力不够好,许多信息都不清楚,因此完成的质量并不算高。结束后匆忙吃了一顿饭就找了王义道老人家,王爷爷因在集体化结束后当过冶铜厂、石头厂的厂长,见多识广,也愉快的进行了访谈,回忆了许多关于土改的故事。第三位老人是吴邦华奶奶家,她家现在在街边开了自行车修理店,老人的老伴因为当过会计而有一万多一年的退休工资,现在十分安逸,与她的交谈也很愉快。最后一位老人是李锦义家,虽然李爷爷已有87岁高龄,但腿脚方便,记忆里良好,声音洪亮,生活安逸,给我分享了许多以前的故事,也收获很多。

 

 

 

调研感悟

这次调研总体来说算是顺利,除了最开始因为在城区走访遇到些许挫折,当天就得到居委会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帮助而把方向选对。第二天更是得到古遗井社区的理解与支持,我特别要感谢古遗井社区史阿姨与周阿姨的慷慨相助让我能高效完成访谈,也感谢我的小伙伴能提前踩点之外还陪我一起奔波并在之内找到多位老人。

独自外出,风雨相伴,调研既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收获,是调研让我可以去到不同的地方,认识许多的老人,听他们的回忆,或平淡、或精彩、或无奈,都是生命给予的馈赠,都是经历了生活打磨后熠熠闪光的钻石。南京给了我太多惊喜,让我这个“陌生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温暖,更让我认识到以后还需要不断努力,去学会不退缩与不逃避、交流与信任、耐心与坚韧、微笑与感恩。

芮秀妹:扬州调研日志

初识扬州

脑海中仅是“扬州自古出美女”和“烟花三月下扬州”词句的印象,想定扬州一定是十分美丽的。然而我选择扬州调研点的原因并非如此,坦白说来,我是比较任性的选择了扬州。选择之前我便知道秋调没有公函,是一次需要学生自己探索的旅行。身边的同学选择的调研点多有熟人在那边,我比较熟悉的南京被室友报上了,我便选择了同样离的比较近的扬州。在选择之前是满脑子想锻炼自己的冲动;选择之后是满脑子的对于调研的忧虑,因为扬州我没有熟人,住宿问题、交通问题、方言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一时间忧上眉梢,开始有点慌了。

我的座右铭是“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所以在忧虑过后我便开始查阅资料,了解扬州哪个区老人最多、当年土改概况以及动用自己所有的关系寻找居住之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顺利,我找到了住处即同学的同事公司,但是因为我是口述史审核小组成员,需要完成手头的审核任务才可以外出调研。看中身边的小伙伴都一一下村了,基本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我才可以出发,心里十分的着急。

初到扬州

112日 天气晴

上午10点从汉口出发,经过5个小时的高铁顺利抵达扬州。这是最早的一班车,我是想在到达扬州后下午直接去市政府区政府。由于我居住在邗江区,于是我选择下火车以后直接去邗江区政府,由于司机师傅不是特别认识路,我走了15分钟才到达区政府。首先我是拿着介绍信学生证去了老龄办,在我说明来意和想法后,老龄办领导认真的给我分析,由于复制的领导出差了,所以他们指我去办公室问问。等我到了民政局办公室,领导都说没法帮助我提供相关信息,这事不归他们管并指我去农工委。再待我到农工委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其领导说他们没法提供这一块的信息,可以去区老干部局了解。于是我又坐车来到区老干部局,在解释后相关领导都说那里的老人不适合作为访谈对象,我垂头丧气的走出了老干部局,心里满是担心。但是我看到了市政府就在老干部局对面,我就鼓励自己再去市政府试试,我调整心情来到了市政府,首先去到政府办公室,谁料领导一口回绝说是帮不了我,我试图说了几次仍是无果,此时的我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但我在心里给自己最后的期望,走的时候我问了他民政局老龄办在哪里,他告诉我在老市政府,这里是新政府。接着,考虑到政府快要下班了,我便打车去了老市政府。到了老市政府,我询问了别人民政局在哪一栋,他跟我说一直往里面走,我走着看到有个工作室是中国农村工作室,我便硬着头皮就上去了,在慌乱寻找办公室时,有一位叔叔问我的情况,我简单说明后他便说你找这边就找对了,他领着我去了办公室,办公室的领导也是外出出差,另一个领导说他们没法做主。在万般无奈下,我去找了刚刚带领我的领导,到他办公室门口时他正好要走了,我讲好话领导又回到办公室,说是给我联系一个社区,让我第二天直接去最近的蒋王街道办就会有人给我联系。欣喜若狂的我便领着行李去到住的地方了。 

113日 天气晴

今天早早地起了床,因为从住的地方去街道办需要转两次公交。等我去到联系好的经管科徐主任,主任不在,我心情十分低落。眼看着一上午可能又要没了,我便在门口等他回来。终于等到领导开会回来,徐主任听我解释完以后说没有接到市委的电话,我请求徐主任打电话回去,好在双方沟通好了。徐主任带我去了组织部,并向他们介绍了我,年轻的同城姐姐热心地帮助我联系。先后联系了余林社区和蒋王社区,因为联系好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同城姐姐让我们留下来在社区食堂吃饭,下午再送我过去,我怕下午来不及采访就决定自己先过去,热情的姐姐立马开车送我过去了。同城姐姐把我介绍给了余林社区的赵主任,赵主任十分热心的接待我。随后赵主任放下手中的工作,带我去找了两位老爷爷让我今天访问。

第一位爷爷今年已经89岁,我见到爷爷时爷爷在卫生院打点滴,爷爷十分的高兴,对于我的每个问题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快到了中午爷爷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我婉拒了就在边上饭馆里吃了饭,随后去到爷爷家里继续交谈,结束时亦意犹未尽,爷爷拿出他在家中写的书籍,爷爷平时热心参加社区的活动,喜欢用自己的傻瓜式照相机记录下生活,打印出照片,然后为每一件小事每一张照片写诗作解。访谈最后爷爷拿出相机给我拍了照片,说留个念想,我十分的感动,在最后爷爷送给了我一本书籍,并说以后可以把他写的书寄给我,爷爷拉着我的手,我不舍地离开了。

下午赵主任又带我去了陈爷爷家,爷爷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是很好,爷爷平时都是坐在地下室里,见我是来采访他爷爷非常高兴,我们交谈了两个小时,爷爷讲到过去眼中有些难过,我也默默地流泪。

今天的访谈很顺利,也收获了许多,随后我便坐公交再转公交回到居住的地方,期待第二天的开始。

 

 

 

114日 晴

因为居住的离社区很远,所以早早地乘着旭日便出发了,在社区上班前我赶到了社区,赵主任说昨晚已经帮我联系了一位爷爷让他过来社区方便我采访。没过几分钟,我看到史爷爷骑着自行车赶到社区,随后我们在会议室开始了交谈,爷爷思路十分的清晰,细节之处深情并茂。愉快的时光总是很快,访谈结束后爷爷骑车回家了,看着爷爷远去的背影我十分的感动。

接着赵主任带我去到另一位爷爷家,爷爷生了病从医院回来不久,赵主任说老人以前读过书让我试试,我便试着和爷爷去交谈,谈了大概三十多分钟以后发现爷爷回想以前比较吃力,无奈我放弃了继续访谈。接着我赶紧去到另一位爷爷家,爷爷已在家里等着我,奶奶出去打麻将了,爷爷一个人在家,我们的交谈很顺利,虽然没有达到两小时,但爷爷尽可能的让我了解过去的情况,结束后已经快到下午社区上班时间了。上午虽然有一个老人的访谈失败了,但是赵主任仍然不断鼓励我,她告诉我周末她要外出,而且社区都是不上班的,她让我中午联系同城姐姐让她帮我安排到蒋王社区让那边帮我再找几个。于是我联系了同城姐姐,她很快帮我联系了讲我社区的书记。下午两点半我来到蒋王社区,书记安排何主任跟我对接,何主任立马给我找了两个适合访谈的老人并带我去找老人,不料李爷爷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交谈了四十分钟左右基本无法访谈了,我只好放弃了。随后我跟何主任表达了想让他给我上门联系四位爷爷我好周末自己采访的想法,何主任便给了我一份80岁以上老人名单,并且帮我筛选了四位比较适合的老人且打好了招呼。

四位老人都约好了时间,我心里也比较放心了,我便乘车回去了,今天的收获也很大。

11月5日 晴

今天上午如约来到杨爷爷家中,开始的时候爷爷奶奶十分热心,我和爷爷的交谈也十分顺畅,过了一会不知怎么的奶奶过来和爷爷争吵起来,访谈差点中断,我和奶奶聊了些家常安抚了奶奶,最后奶奶出去接小孩放学,我得以继续完成访谈。杨爷爷家里十分富裕,他告诉我土改历史的同时,不忘告诉我人生道理:“人一辈子,吃多少苦就才可能享多少福,即使富了也要当没钱生活,才能长久。”我十分感谢爷爷能如此真诚的对待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我打心底里高兴。

下午我来到田凤英奶奶家,奶奶一个人在家,身体十分硬朗。奶奶十几岁开始做干部,做了几十年妇女队长,上午还在社区参加选举会议。奶奶记忆力特别好,土改以前家里的生活十分的困苦,奶奶跟我讲述了许多以前的事情,情深处奶奶偷偷地抹眼泪,我也跟着难过。

结束访谈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便乘车回去了。

 

 

 

11月6日 晴

今天同样是晴空万里,温度也是正好,扬州真的是个绝美的地方。早早地我便乘车来到昨天约好的爷爷家中,敲开门爷爷的女儿回来了,她和爷爷都以不记得及马上要出门为由拒绝了我,我没有办法继续去找另一位爷爷。曹爷爷十分的热心,我的心里很温暖,爷爷以前是穷苦人家,细致地向我讲诉了以前的那段历史,访谈进行的很顺利。下午已经没有老人可以采访了,我便问了曹爷爷,曹爷爷向我推荐了他家的亲戚。

下午我便来到另一位曹爷爷家,爷爷是一个人在家生活,老人十分和蔼。在说明来意后爷爷邀请我们进门开始访谈,爷爷十分豪爽,讲到一些地方十分的激动,比较困难的就是爷爷说话方言比较严重,有些话我听不太懂。总之,今天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两位老人的访谈,收获很大。

11月7日 雨

今天扬州开始下起了小雨,伴着大风十分的寒冷,一如往常我乘坐8路公交车转73路公交车到达蒋王社区,社区领导十分热心的帮我联系老人,由于周一要开例会,何主任给了我分名单让我自己先去跑一跑要不就等他们开完会带我去。我选择了前者,我大致跑了五户爷爷家,其中有两户不在家,有两户爷爷奶奶怀疑我是骗子直接拒绝我,还有一户爷爷是上海退休过来的不了解当年的情况。早上的心情像极了下雨天,十分的低落,我只好折回社区。领导听我解释完,说马上安排一个人带我去找,上午帮我找到了一位爷爷,爷爷以前是村里的书记,但是爷爷中风了腿脚不方便,因为爷爷比较了解农村工作,所以调研很顺利,爷爷奶奶邀请我在他家吃饭,离开的时候奶奶送我到楼下拉着我的手让我以后有机会来看他们,我心里很温暖。

中午我依旧来到这边唯一的一家餐馆,点了天天吃的扬州炒饭,吃完还早。我等不及下午社区上班,便拿着手中的名单自己寻找老人,很不都不行,路上碰到一位60多岁的爷爷我跟他说了我的情况,他说你一个女娃娃出来也不容易,我带你去找一个90岁的。去到爷爷家爷爷外出了,只有奶奶在家,奶奶已经不记得当年的事情,奶奶说让我三点多再来那时爷爷应该回来了,就在说好的时候隔壁的一位阿姨跑过来质问我,说一定要社区领导带我过来才可以,跟奶奶说别把身份证啥的拿给我这年头骗子多,还说带我去的爷爷说带的人出了问题要负责,我怕爷爷难做,我就说我去社区让领导带我过来再作访问。

来到社区,社区领导听我说了刚刚的情况后,说今天太忙了也没能陪你过去,便立马帮我联系了一位爷爷,说爷爷虽然只有77岁,但是他是个明白人这些都知道,我去了肯定有收获。

于是我买了水果来到爷爷家,爷爷开着门等着我,同样是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爷爷奶奶都特别慈祥,爷爷虽然土改的时候不大,但爷爷跟我聊了很多,说到以前父亲的去世爷爷流泪了,我也跟着流泪,收获很大。在采访完郭爷爷以后,我的采访就算全部结束了。

感悟扬州

此次扬州调研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可谓是短暂而充实。最大的困难便是刚刚开始去市区级政府部门寻求帮助比较困难,各部门都不太愿意提供帮助,并且各部门间推来推去,使我来回奔走。比较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中国农村工作室的处长,他热心的帮助了我。正是因为他的帮助,后面的调研才得以顺利。再者就是访谈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因为社区忙着换届选举,没有人带着我去访户家,但社区干部们积极帮我联系寻找老人对我的调研帮助很大,我十分地感谢他们。

这一次的调研中,调研对象基本都是中农成分,当年的扬州土改也是进行的十分温和,像斗地主分土地的环节十分的缓和,更有民众协力保乡长等斗争对象的情况。这次调研我收获很大,在这里虽然有失败的访谈、有冰冷的质疑、但更多的是温暖与幸运。一路上帮助我的人以及重温历史的旅程让我爱上了调研,不仅收获了知识和人生道路,更收获了人情温情,我会带着爷爷奶奶们的爱心继续前行。  

郑方澍:浙江丽水、舟山调研日志

20161021

今天抵达丽水后,便和黄杨圆会和,紧接着两个人便出发去丽水下辖的龙泉市。在前几天已经通过大学同学联系了两位当地的妹子,在车上得知另一在本地教书的大学同学季晨都刚好放在放秋假,便立马联系了她,得知我此次来的目的后,热心的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中,这样我们的队伍便有了五个小伙伴。抵达龙泉安顿好后,我们便约在一起吃饭商量调研的开展,为了提高效率决定兵分两路。饭后带着我们去买了一些送给老人的小礼物,顺便逛了下龙泉市区。在江滨公园遇到了许多老爷爷,便与其中的一位老爷爷约好明晚的同一时间在这里见面。

20161022

因为季晨都家是开小吃店的缘故,所以季晨都便带着我他们家吃了早点,早餐过后,季晨都帮我联系了她的舅舅,因为她舅舅是当地的干部,所以找老人的过程十分顺利,同时老爷爷们都上过学识字,所以调研还是十分顺利,交流上的障碍也并不是特别大。上午采访了曾宝康爷爷,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当地的特色,大沙村中没有地主,只有极个别富农,地主在村中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地主都住在城市里并不在农村里。此外大沙村有“清明田”,“请明田”采取轮流耕种的方式耕种,每年到清明节那天,耕种的那一户人家要请本姓族人吃一顿饭,吃剩下的米都归自己家所有,土改时这些田也都被分给了村里的其他农户。采访到的吴根长爷爷,因为那一年轮到他们家管“清明田”的缘故,在土改时被划为了地主,在土改时遭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同时在跟吴爷爷访谈的时候发现,吴爷爷家中还保存着完整的《龙泉县志》以及《昨晚约好的龙泉吴氏统谱》。晚上本来应该去和昨晚约好的那位爷爷见面,无奈的是因为天气下雨的原因,爷爷并没有来到这里,总的来说今天还是十分顺利的。

 

 

 

20161023

因为季晨都要去上班的原因,今天是余琳烨带着我进行采访的先是带着我采访了她的外婆,接着带着我采访了她阿姨同事的爷爷,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句玩笑话“我是你伯伯的娘舅的儿子”,以前觉得很搞笑,现在出门在外觉得没有比这句话更加真理的话。虽然没有采访成功,但还是很感动。之后余琳烨便骑着电瓶车带着我一户户的敲门。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和黄杨圆到今天下午便完成了十个口述史,傍晚还带我们去逛了龙泉博物馆,无奈的是去的太晚,博物馆已经关门了。真的十分感谢他们的帮助。明天就开始走访舟山,希望能像在这里一样的顺利。 

 

 

 

20161024

龙泉没有直接去舟山的汽车,所以我们计划着从龙泉去丽水然后再从宁波转车去舟山,然而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这么顺利上午去宁波的车不知道什么原因并不开,所以我们选了一条时间最短但是醉麻烦的路线龙泉大巴去丽水,丽水转高铁去温州,温州转高铁去宁波,宁波再转大巴去舟山,由于买的票在时间上比较紧凑,所以换乘转车全靠我们四条大长腿,在傍晚的时候终于抵达舟山。于是便来到了我的母线浙江海洋大学,住在了学校附近的小旅馆。希望明天的调研顺利。

20161025

今天去找了学校的老师,冯老师给我传授了许多调研的技巧经验。许书记见到我后也十分的开心,在了解到方言这上面的困难后,让傅老师在学院里在院里帮我找翻译,已经毕业了还能得到学院这么多帮助这让我很开心。下午我于黄杨圆一起到舟山市老龄办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只给我们介绍了一个老年人的安置点。今天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20161026

今天傅老师帮我找了三个翻译,但是这几天也不是周末所以他们都要上课或者忙自己的事,所以只有一个学妹有空,不巧的是她在定海校区,而我们在长峙校区所以来回花了很久的时间去接翻译。到老年人临时安置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安置点的负责人给我带了四个符合条件的老人我很感动但是由于翻译在给黄杨圆翻译的缘故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又比较忙,我完全听不懂舟山话所以场面十分尴尬,只能和他们另外约时间。下午也苦于没有翻译便也没有开展。

 

 

 

20161027

因为一个翻译只有上午有空,所以六点多便和她约好在校园门口见面,两个人一起去了舟山临城的老年人安置点,但是昨天的那些老爷爷都不在这里,不知道去了哪里,在安置点采访了几位老人,一位老奶奶对土改的记忆不太清晰,另外一位则是工人,都没有成功。下午在朋友的接待下来到了舟山的一个农村,一位热心的老奶奶接受了我的采访,但是奶奶完全听不懂普通话,问了很久才知道奶奶家曾经是渔民,是以打鱼为生的,整个村也都是渔村,所以访谈便没有再进行下去。接着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普陀区的一个敬老院,在这里访谈了许多老人但是,许多曾经也都是渔民,或者盐民,不过还是顺利成功的访谈到一位,同时在老人口中发现由于舟山解放的比较晚,土改的时间也比较晚所以在土改后就直接进入了集体化阶段,没有中间的过渡阶段。因为在舟山的调研并不顺利,并且花费了许多的财力物力,所以萌发了想换调研点的想法,于是便打电话咨询师兄,针对舟山的特殊情况师兄让我去当地的图书馆查查资料,决定明天去舟山图书馆。

20161028

上午去图书馆查资料发现,舟山的临城,白泉镇,以及岱山县有土改,临城现在在搞城市化,许多农村在搞拆迁,寻找老人比较困难,岱山县因为不在舟山本岛距离较远也没有把岱山县考虑在内,于是便于我的搭档黄杨圆两人骑车去白泉。抵达白泉镇后我俩边去找了当地的老龄办,在这里我们老龄办给了我们热心的帮助,带着我们来到了白泉镇边上的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这里的负责人也十分热情,但是因为是中午的缘故所以并没有什么人,于是我们赶紧叫了翻译跑过来,到了下午果然聚集了很多人,我跟黄杨圆的采访也都还算比较顺利,但是因为这边下班比较早所以老人们到四点半就差不多走光了。同时我们也发现具体的调查与资料不太相符。另外天气突然降温,尴尬的是我没有带很多衣服,希望明天顺利吧。

 

 

 

20161029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这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工作人员都在打牌,对我们也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天气比较冷的缘故,老人们今天上午都没有来,于是我便和我的翻译做车去了小沙镇。抵达小沙镇是已经是中午了,在附近的村里找了很久终于找了一个老人,这里的情况和丽水有点相似,也有会田,没有地主。之后在村里找了很久也没什么收获。感觉方言真是一个大难题。

20161030-1031

今天依然没有什么收获,因为三个翻译都没有空,我们俩因为方言的缘故以及天气的降温降雨也是寸步难行。同时我们都没有带秋冬的衣服,我们便离开了舟山,我回家做了最后一个口述史。这次调研前期十分顺利,后期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是特別顺利,不过还是收获了很多,十分感谢调研路上三位龙泉的小伙伴,舟山的朋友老师,以及各位受访的爷爷奶奶。

调研感悟

这次调研我的选点是在浙江省舟山市,因为是和同学组队所以跑了丽水和舟山两个点。在丽水因为有熟人的缘故调研十分的顺利,在舟山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又由于舟山的特殊性,所以调研的难度十分大。

在去丽水之前我联系了大学丽水的室友叶如清,在他介绍下认识了两位热心的小伙伴季雅琦和余琳烨,同时在去丽水的过程中正在放秋季大学同学季晨都得知我在丽水的消息后也立刻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中,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兵分两路,在两天的时间里便采访了十个老人。

丽水过后我与黄杨圆便转战舟山,因为我本科毕业于浙江海洋大学,舟山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到舟山后,我联系了曾经的系主任冯老师以及学院的许书记,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以及帮助,比如说翻译等等。本以为调研会和在丽水一样顺风顺水,但是现实远远比我想的困难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舟山的方言,综合众多因为我们决定在大学里找舟山本地人来给我们做翻译,但是又由于浙江海洋大学的本地人十分的少在这里十分感谢大学的辅导员傅老师,通过在学院群发短信的方式帮我们找到了三个舟山本地的学妹来协助我们调研,但是学妹们都要忙自己的学业所以在调研的过程中也需要配合他们的时间。在调研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舟山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找老人的困难,舟山群岛四面环海,渔业和盐业是当地的两大产业,渔民和盐民相对来说比较多,同时由于自己的前期准备不足所去的点农民较少,给自己平添了学多的难度。

因此在做口述史调研,最好必须要有熟人带着去寻找合适的访谈对象,另外前期的准备要充分,去当地图书馆查阅资料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能想当然。

黄杨圆:浙江丽水、舟山调研日志

丽水土改小记 20161024

丽水的土地改革口述史访谈之所以能这么顺利,首先要感谢我的搭档所联系的朋友,感谢三个热情好客的龙泉妹纸,不辞辛苦的陪我们走访了老人。

丽水龙泉市大沙村的土地改革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的土地改革相比,相同的是,村子里的地主很少,甚至没有。大部分都是贫农,大沙村的富农只有两家,中农,贫雇农较多。这一点和达民村比较类似。大沙村无地主,贫农中很多人都是和不在村地主租田地。税收也很高,当时一亩田地大概要交三分之二的税收。

土地改革中分田地的时候,大家的田地都一起拿出来分配,一人一亩地(但是也有老人说一人是一亩二分地),肥田和差田搭配分配,比例为1:1。不在村地主的田地也都被拿出来分配。但是在分配的过程中,本来有田地的会多分配一些,没田地的会少分配一些。这一点和达民村不同,达民村在分配土地时,只分给那些无地的,少地的,自耕农的田地不动。

大沙村有清明田,也叫会田。是村里稍微富裕的人从地主拿买回来的,村里没有田的都可以种,采取轮流制。在清明那一天,要请村中所有人过来吃,吃完剩下的米就是自己的。土改后,这些会田也被分掉。

土改前,农忙的时候大沙村也有换工现象,一般都是自带农具。报酬一般都是一天三顿饭。换工对象一般是村里的亲戚,关系比较好的朋友邻里之间。

农忙的时候,牛是可以去租的,一亩田是2块钱,先到的可以先去用。也可以请工,请工的话是3块钱一亩,但是农具不需要自己提供。

比较奇怪的是,大沙村的农民都认为集体化并没有提高农业效率,这与我的认知不同,因为在暑期调研中,老人们对集体化是很推崇的。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大跃进可能对这个村的农业破坏远远大于达民村。(当然,这只是我在后面的采访中,总结出来的,具体的还需要查文献资料。)

明天开始舟山的走访,希望能顺利。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最大的还是语言的问题,这里需要再次感谢两位翻译。

 

 

 

舟山调研小记 2016111

舟山是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这个城市大多数是渔民。除此之外还有盐民,农民所占的人数很少,再加上舟山农村大部分地区开始拆迁,搞城镇化,大部分农民分散在城镇中。这对我们来说增加了很大的调研难度。其二,还是翻译的问题,由于翻译在定海区,我们也只能在定海周边寻找合适的访谈对象,但是其难度比起丽水来说还是增加了很多。

因此对于舟山土改的认识,我和我的搭档都有些困惑,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来看,舟山市定海区龙泉镇是经历了土地改革的,但是具体的调查和资料却有些不相符合。

总体感觉舟山的并不适合做土地改革口述史调研,除去对象的难找,我的搭档和我采访了两个老人,都说是53年土地改革,54年直接进入了集体化。

我的搭档郑方澍和我分头在舟山市定海区周边跑农村,城镇。基本上每天我们都要跑二十几公里的路。但是结果并不太理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丧气,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对我们的体力和耐心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后来我们分别求助了舟山市老龄办和舟山市定海区老龄办。他们带我们去了离政府最近的老年人安置点,但是可惜,第一天由于是干部打过招呼,负责人都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的采访也颇为顺利,但是到了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基本都没理我们,我们略微感到尴尬,于是就带着翻译开始在村子里转悠,当然收获甚微。

在舟山的采访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天采访的94岁老奶奶,她家被评为了资产阶级地主。她爸爸是地主,她后面又嫁给了当地一位地主,所以在评成分的时候,她也成为了地主。在土改前,老奶奶是以教书为生,所以她对家里购买很多土地的做法很不理解。土改后,由于斗地主的运动开始,她的丈夫带着他的儿子逃到了香港,她却没有逃走。再后来,由于成分的原因,再加上生活所迫,她又嫁给了一位贫农,以期能改变生活,从来没下过田的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去田里干活。但是那个年代,一旦被评为地主,就成了一个无法摘除的标签。老奶奶的子女也因为自己的地主成分,上不了学(那时候读大学,也是要看成分的),只能早早的出海撑船打工。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老人多次抹眼泪。我们无法想象,那个年代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磨难。

调研感悟

这次是和浙江老乡组队去的秋调,分别跑了丽水和舟山两个点。丽水我们成功找到了熟人带,因此丽水的调研很顺利。而舟山我们是通过寻求政府的帮忙,可以说大部分没有熟人带,翻译又是城里的,因此困难重重。

两个点,两个不同的形式让我们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性质,在丽水的时候,我们采访的老人大多数都是翻译的爷爷,外婆的姐姐,同事的爷爷等等,因此对于我们的到来,老爷爷和老奶奶们都非常热情,也非常欢迎我们。但是到了舟山,往往遇到的情况就是,第一天由于村委带着,他们很热情的招待我们,但是第二天就没人理我们了。即使带着翻译挨家挨户的敲门,效果也不是很好。

因此做口述史调研,必须嘚或者有熟人带着寻找合适的访谈对象,或者能和政府沟通,让村委带着。

另外选择合适的村落很重要,这一次在舟山调研,由于我们受到翻译条件的限制以及没有提前规划好的原因,最开始跑的好几个村子都不符合。

这一次的秋调是一次完全不同的体验,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也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