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田野日志

勤思、善问、多挖掘:皖北萧县选村手记——华北小农调查选村启示之十

作者:林圣蒙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0-26  浏览次数: 3322

萧县地近徐州,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萧县为徐州之桥头堡,古往今来,欲夺徐州,必先取萧县,萧县失,则徐州难保,楚汉之争,北伐战争,徐州会战,淮海大战,不一而足,焦土之上,该会生发出何等坚韧的人儿。初次村调,幸始于“萧国”,一周之期,从书本之概念、标签到真正身居其中,与各级官员接洽,选村,试调查,初定村庄,其中得失种种,愿与读者分享。



一.村调缘起

第一次参与为期两个月的华北村庄调研,我算是搭上了末班车。学院组织的长江流域村调经验分享会刚结束,我方才下定决心,毛遂自荐,幸得恩师首肯,顺利加入村庄调研的队伍。

1.“有花堪折直须折”

七大区域村庄调查是中国农村研究院启动的四大调查工程之一,力图记录惯行,研究底色,形成对区域小农的重新认识。过往的华南宗族村庄调研,长江流域村庄调研,学院的老师和博士生是绝对的主力军,这一次的华北村庄调研,学院鼓励更多研二,研三的硕士生参与进来,机会实属难得。曾经自己对长时间驻村,询问当地高龄老人六十年前旧人旧事旧俗的价值和意义心存疑惑,徐勇老师的一番见解让我醍醐灌顶——“问题是学问的出发点。问题又可分为短时段的现实问题、中时段的战略问题、长时段的终极问题或规律问题。我们村调实际要回答的是终极问题:在皇帝‘无为而治’或‘皇权不下县’的条件下,一个庞大的农业社会是如何通过自我治理实现自我运转的?去年的宗族村调揭示了共同性,今年的长江村调揭示了进取性。即将开始的黄河村调又将发现什么呢。”我希望把握这次宝贵的机会,参与其中,尽己所能,记录和发掘皖北农村的底色。

2.田野是中农学子的第二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中国农村研究院做学问,不仅仅要阅读好政治学理论经典,更要理论结合实践,将田野作为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农民成为自己的第二导师。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的田野调查是研究生正式入学前的暑假,只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湖州泗安镇兴隆村,那时候光是方言难懂就让我捉襟见肘,但是当地人的友善,特别是房东家庭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农村人情社会的温度,也给了我更多参与田野调查的信心。接踵而至的口述史专项调研更是对自我访谈技巧和耐心的一大挑战,自己也逐渐从最初的机械式提问回过神来,试图和采访的老人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提问,在对话中追问,以一种更为自然从容的状态和老人进行交流。一步一脚印,虽然脚步显得笨拙,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慢慢接上了农村的地气,在和农民老师的对话中,我见识到了历史中的农村,现实中的农村。这一次两个月的驻村调研学习,期待时间和汗水带来的化学反应。

3.博士村庄口述史的见习体验

决心参与这一次的华北村庄调研,自然少不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鼓励。实际上,在今年的暑假,自己很幸运前往汨罗长乐镇水源村进行博士村庄口述史调研,孔浩师兄在此驻村村调。刚到长乐镇的时候,孔浩师兄就热情地向我介绍村子的基本情况,师兄的如数家珍让我心生敬佩。接下来十来天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口述史的工作,也跟着孔浩师兄进行入户调查,我们时不时也会针对一些专题进行讨论。这样近距离观摩村调的体验解除了我心中对于村庄调研的神秘感,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要想真正记录和挖掘好一个村庄的底色,最基础的是融入村庄的人情社会中,同时保持敏锐清晰的头脑。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开始自己华北村调之旅的,也期待自己能够干中学,试图还原解放前皖北农村的底色。



二.选村历程

我的选村历程总体平顺,当地各级官员的配合加上自己之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有良好人品,选村可谓“一路开绿灯”。

1.政府接洽

本来打算国庆节之后尽快出发,翻日历发现109号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考虑到自己对接的部门是老龄办,想必这个节日前后大会小会,下乡慰问这些工作难以避免,无暇关照自己的调研工作,于是决定适当推迟行程,并从已经节前前往砀山县村调的孙强师兄那里要到宿州老龄办主任的微信,提前说明情况,约定见面时间。在表明身份,表达调研成果,表示感谢过后,王主任和我约定12日上午在省民政局的老龄办见面。

在网上订好11号的车票后,我利用推迟日程带来的几天空闲时间再次温习了一遍访谈提纲,在网上搜索到了一部分参考书目的电子版,也网购了几本参考书,想着在调研遇到瓶颈时,这些书或许能够帮助打开思路。在选村和礼物上也做了一些准备,向师兄师姐取经得知,明白老人是选村的第一要义,但是这个多半靠人品和广泛挖掘,无论如何,村庄的基本条件首先要满足。基于已有的皖北田野调查研究文献,百科论坛贴吧,卫星地图,我初定在3个镇选村——黄口镇(商贸重镇,萧县对外农产品贸易枢纽),杨楼镇和刘套镇(书画之乡,紧邻黄河故道,古集众多)。三个镇都位于萧县北部,地势平坦,属黄淮海冲击平原,土壤半沙半淤,历来是萧县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部分改种果树。

12号上午赶到市民政局见到王主任,因为之前孙强师兄已经到访过,王主任已然明白来意,王主任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萧县的基本情况,提到萧县是国民党时期的文化老县,并调侃“当地紧邻徐州,又重视教育,民众普遍文化程度不低,所以不服管。”王主任亲自打电话联系萧县民政局的对接人员,县民政局局长接了电话,约好第二天见面沟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疑虑,我特意让主任向县里强调,这一次的调研针对解放前的农村状况,不涉及现在(农村的扶贫工作当前很敏感,萧县现在又是国家级贫困县),用作学术研究。离开办公室前,给主任送上了一本费老的《乡土中国》,附上华师的创意明信片和书签,表达感谢。

坐车达到萧县县城已经是下午时间了,为了留足时间和县民政局长沟通选村事宜,和祖局长短信约定第二天上午前往民政局拜访。13号上午,还没有走进祖局长的办公室,就看见祖局长正在和同事研究萧县地图,心里一下子就温暖起来。见面赶紧自我介绍,握手寒暄过来,我也加入了地图选点讨论中。

2.村庄对比

根据自己前期的搜寻,我提出希望能够在黄口镇附近找一个村庄,杨楼镇黄庙村或者刘套镇的刘套村也可,祖局长显然对下面乡镇的情况非常了解,一下子就明白我选这几个镇的意图。他提出黄口镇是县里面的商贸重镇,陇海铁路穿镇而过,但是远离主要的黄河故道,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谈到这里我想到孙强师兄驻点唐寨镇紧邻黄口镇,如果我在黄口选村担心内容重复,于是打定主意放弃黄口镇;局长听到我对集市感兴趣,连忙告诉我杨楼镇,刘套镇紧邻黄河故道且古集众多,完全可以考虑。我连忙打听,局长最先提出了刘套镇的管粥集村,我后面又在局长借给我的萧县县志里发现了刘套镇的芈集和杨楼镇的郝集。

初步筛选出了4个村子,分别是杨楼镇的黄庙村、郝集,刘套镇的芈集和管粥集。本来考虑一个个村子走访,局长热情表示完全可以直接通过镇里面联系村庄干部,想问什么内容直接和村干部沟通,让他们去问。局长盛情难却,我提出可以先行询问四个村庄80岁以上且沟通良好的老人数量以及村庄的历史。村庄很快都给了反馈,管粥集有120多位80岁以上老人,其他村庄都不过百位,这时候局长饶有兴致给我重点介绍了管粥集的历史,他提到乾隆下江南之时,路过江苏新黄,心里饿得发慌,想喝热粥,但是新黄没有粥卖,刚好管粥集一带一户杨姓人家卖粥,他家的粥远近闻名,粥不沾碗,食客往往能一饮而尽,皇帝填饱肚子,兴致一来,赐名管粥集。还有一种说法是管粥集过去有富人行善,设点施粥,人来就管粥喝,逐渐形成集市。听到这些,我顿时来了兴致,决定前往管粥集一探究竟,局长帮我联系了刘套镇镇书记,约定明日送我下村,还特意为我置办了棉被,真是让我感动不已。握手告别,我连忙送上自己提前准备的两本书——美国学者费正清编撰的《美国与中国》和《中国的思想与制度》,华师纪念明信片和书签,算是一表心意。走出门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应该好好记录这片土地曾经的历史,才不枉一路盛情款款。



三.试调查

14号进入管粥集村,心里面还是一直打鼓,担心村子的实际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但是走访了数位老人之后认定,管粥集村,值得一调。

1.管粥集村村庄概况

1)三楼一古集。管粥集行政村下辖赵楼、耿楼、徐楼和管粥集四个自然村,其中赵楼和管粥集是主要的两个自然村,行政村现有人口5336人,3363亩耕地,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黄豆,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苹果,葡萄和水晶梨。由于入村时间有限,以下主要对管粥集这一自然村做一介绍。

2)地理位置。行政村北面、东面与江苏徐州铜山区接壤,西与萧县杨楼镇为邻,南依黄河故道北岸。萧管公路穿村而过,东北联通江苏铜山区黄集、刘集两镇,交通四通八达。

3)百年古集。管粥集自然村得乾隆皇帝赐名,又因交通四通八达,紧邻黄河故道,逐渐积攒人气,成为周边村庄村民赶集重要地点。解放前一段时期,由于土匪横行等原因,当地兴赶“夜猫子集”,午夜开集,天亮人散。后发展成商铺林立,人来人往,说书唱戏,互通有无,好不热闹。

4)“七井八庙琉璃瓦”。问及水井庙宇,管粥集自然村老老少少都能脱口而出这句顺口溜“七井八庙琉璃瓦”。七个水井大多历史悠久,分布村庄各处,主要为水井附近的村民使用,离得远的村民也可前来打水。八个庙宇年代长远,都是金色的琉璃瓦盖的屋顶,说明当时庙宇之恢弘,地方之富庶,据老年人回忆,包括十八罗汉庙,化族庙(有待考证),火神庙,土地庙,玉皇庙,关老庙等。其中火神庙香火最旺,吸引方圆十几公里的民众前来烧香,还形成了火神庙会。遗憾的是,现在水井基本上盖,村民抽井水喝,庙宇在破四旧时期遭受灭顶之灾,遗迹难存。

5)四个县政府。民国29年(1940年)514日,国民党萧县流亡政府驻临黄镇(今管粥集自然村地界),时称北政府,后据萧西地区。民国331125日,伪顽合流,在临黄镇及附近的亲民村、胜利村、陆庄组建萧铜丰沛四县联防政府,并以四村镇为临时流亡县府驻地。仅以江苏铜山县亲民村为例,“亲民村”村寨位于铜、萧两县交界处(距管粥集自然村不足一公里),坐北朝南,近似正方形,占地110多亩。它层层设防,分为铁丝网(丝密针利),木围城(高大圆木环绕排列,设有瞭望台),月牙河(木城之内,开挖月牙河,只有吊桥一个通道),地下暗道(月牙河之内开挖地道,道口狭小,道路弯曲,不熟路者难达村寨内部),村寨正门一侧还设有杀人场,常有刀枪声、哭叫声在此响起,令人不寒而栗。“亲民村”给周围的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所需土地,不问穷富,无偿征收;所需木料,四处收罗,限期上贡;所需砖瓦,扒屋拆庙,搬运到场;所需食材,指定农户,专享专供;杂役杂活,随时摊派,随叫随到。19481119日,伪顽军队弃寨而逃,民众闻之,无不如释重负,扒城拆屋,一解怒火。

6)温和地主。管粥集自然村在解放前大约有200农户,宗姓、薛姓和崔姓为三大主要姓氏。土地改革时期村子里的一户地主出自宗家。据老人所述,该地主性格温和,待人和善,困难时期常将粮食分给困难村民,降低地租,田地收麦,允许村民到田地里拾穗。

2.恰遇婚礼

进到村子的当天,村民们就告诉我明天村里面有两家人要办喜事,一家是娶媳妇,一家是嫁女儿。这样的现场观摩体验自然不能错过,虽然这一次的调研主要围绕解放前的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展开,但是热心的村民告诉我,这边结婚的习俗规矩相比解放前大致相同,甚至花样变得更为丰富些了。了解到这些,我的心里暗暗盘算,干脆第一个专题调研就围绕“习俗与习俗关系”展开。

由于自己已然成为农民口中的大龄未婚青年,我忍不住问村民,皖北这边的彩礼和嫁妆现在是什么情况了。村民扬起声说:“现在这边的彩礼可不得了,彩礼钱都达到20-30万了。和解放前正好反过来,原来彩礼一套红衣裳就很不错了,而嫁妆又是衣柜,又是被褥,嫁女儿就是赔钱。时代不一样了。”我倒吸一口凉气,转头向村书记确认,书记点点头表示村里面现在有家庭就算出得起这个钱,也未必能娶上本地老婆。他给我列举了几个数字——计划生育未正式实施之前,村里面一个家庭2-3个女儿,最小1个儿子,或者2-3个儿子的情况非常普遍;计划生育实施之后,大家要么性别选择,保证头胎男孩,要么宁可罚款也要生下男孩;如今,村里面已然男多女少,估计得有30个适婚男青年难以在本地找到对象,女孩纷纷外出打工甚至外嫁恶化形势。本地女孩有恃无恐,嫁妆自然水涨船高。整个中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在相对落后闭塞的农村显得越发尖锐,不得不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回到婚礼,在当地,办喜事主要是两天,第一天准备宴席,亲朋邻里主动前来帮忙,第二天,迎亲,拜堂,吃大席。

婚礼的前一天,在当地有“邻里忙干活,亲戚看热闹”的习俗,无论是嫁方还是娶方都会在各自家中做好酒席操办的准备,各自的邻里亲朋都会自发前往帮忙,布置场地、新房,洗刷碗碟,张贴对联等,不过实际在现场干活的基本都是邻居朋友,亲戚往往在一旁看热闹,互相寒暄聊天,偶尔搭把手。另外在这一天,新郎要由哥嫂或者宗亲中熟悉祖坟位置的成员带领,3个吹唢呐的人跟着,携带喜纸,去给先祖磕三个头,向先祖报喜。

正式婚礼当天,在当地女子出嫁叫“发嫁”,新郎和新娘分别在各自的家中操办酒席,宴请各自的宾客。在双方生辰八字组合确定的发嫁时辰之前,新郎一家会派出豪车队伍(解放前是花轿)前往新娘家迎亲(解放前男方往往不同去),新郎到达新娘家门口时要喊出“爸爸妈妈开门”(解放前没有这个习俗),新娘家方才开门,这时候新娘的父母给新郎递上红包,称之为“改口礼”。

车队将新娘接到新郎家后,新娘同样需要喊出“爸爸妈妈开门”,新郎新娘进门之后开始准备拜堂。到了吉时,婚礼现场唢呐声响起,婚礼主持高喊“一拜天地”,新人一起三鞠躬,随后喊“二拜高堂”,再三鞠躬,再喊“夫妻对拜”,再三鞠躬。鞠躬结束后,两位新人进入洞房。新人进入洞房后需要同饮交杯酒,按照夫向东、妇向西的位置夫妻对饮。拜完堂之后,新郎新娘还要陆续进行“分大小”(新娘认长辈),家庭合影(解放前没有这项),紧接着开始吃大席,席上菜品讲究成双成对,酒席最前面最靠近中间的桌子为主桌,通常新人与本家长辈同席,其他同辈一席,后辈一席,邻里一席。宴席结束,新郎需要带着新娘再次前往祖坟,给先祖磕头。





四.调研得失

1.重视“见面礼”。虽然有公函撑腰,但是“礼多人不怪”,既能够表达诚意,表示感谢,也能够活跃气氛,“见面礼”送的好,往往可以让调研更加顺利。虽然不能说自己很有经验,但是从自身多次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一次的萧县之行,我一如既往,县级以上的干部送书送明信片,村干部送地方特产。在我看来,县级以上的领导见多识广,送书反倒显得清新脱俗,明信片上有华师符号再加上几句亲笔写的感谢语,用心细致,符合学生身份,价格也可以接受;村干部注重实用,地方特产再好不过,可能是个人的偏好问题,不太喜欢送烟送酒。这些礼物送到干部的手中,他们往往会和我聊上几句书的内容,眉宇之间颇为欣赏。

2.定期汇报,及时问候。总结这一点算是对自己失误的一个告诫。虽然成功进村并在村庄住下,但是并非只要在村里面做好调研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还需要注意对各级领导的汇报和问候。说是汇报未免言重,但是定期的问候和简短的工作汇报,能够让各级的曾经协助过你入村的领导们有获得感,这是一份礼貌,一份素养,万一以后在调研时遇到困难,也能够及时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关照。刚入村没几天,萧县的祖局长就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调研是否顺利,同日,刘套镇的党委书记前来村中探望,虽然心中万分感谢,但是也觉得自己本应该先行及时向他们说明进度,表达感谢,言及于此,引以为戒,积极改正。

3.借力农村人情网络。进村之前我一直担心的问题就是两个月,协助入户的人员问题如何解决,光是指望村干部,要是我是村干部,我肯定不堪其扰。本来考虑有时候自己直接入户访问,但是到村里面一看,高墙大院,众狗把守,方言隔阂,村道纵横,这条路行不通。想到了利用农村的人情网络,在皖北的农村,人情网络显而易见,如何突破,几个办法,第一,参与村内公共活动,于是乎,我积极参与了村内办的喜事,虽然我不爱凑热闹,但是我知道在婚礼上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在别人纳闷“这是谁家孩子”时,主动出击,“我正在武汉念研究生,来这边跟着老师写书做论文,了解咱们这边解放前的历史,普通农民的生活”,这样一来可以让村民们更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第二,给受访者帮忙,干农活。对于关键的老人来说,多次询问难以避免,这个时候要是老人正好准备去干农活,那么主动帮忙去吧,取得老人好感,细水方能长流,必要时送点礼物,说不定老人自告奋勇,可以帮自己找找其他老人;第三,寻觅宗族贵人,虽然在皖北农村宗族的观念已经渐渐淡化,但是同姓之间往往亲切,让村干部推荐同姓里面的热心人,也是一条路子。我的经验尚浅,写下这些颇有班门弄斧的味道,热切欢迎村调伙伴们参与讨论,指点迷津。

4.78岁”现象。包括进行口述史调研,和老人们交流多了,发现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可以简单粗暴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问一说一,一类是举一反三,能够举一反三的老人往往凤毛麟角,若是碰上,值得暗自感叹自己的好人品。难道问一说一的老人们就要舍弃吗,不,他们也是宝贝,他们需要的是助攻,而他们重要的助攻就是那些78岁左右的老人。虽然78岁左右的老人群体他们在解放前年纪尚小,但是他们如今的思维和口音相比80岁以上老人还是更适合沟通交流一些,他们敢说会说,他们说的可以去向问一说一的老人们求证,即便只言片语,也能丰富信源,增强可信度。

5.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村里已经一周多的时间了,想想自己作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一日三餐各种花式面食,居然没有想念米饭,结论是,北方的馍馍确实比南方的馒头好吃,当地人说这是白面和黑面的区别。我想未来的调研我还会面临很多的困难,但是我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树立信心,主动出击,扎扎实实完成村调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