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仲荣 责任编辑:王雅娇 信息来源:《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 32631次
【摘 要】文章从基层实践入手,以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布楞沟村为个案,考察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现状。在总结其"内连外搭、融合推进"衔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坚持农村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性转化乡土文化潜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战略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后脱贫时代向全面乡村振兴阶段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内连外搭、融合推进”;乡土资源
一、问题聚焦
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同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1]。在同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实施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下简称为“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布楞沟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区典型的农业村落。该村在两大战略衔接中形成“内连外搭、融合推进”的互涵式发展模式,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3]的政治高度看,从“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4]的全局高度看,布楞沟村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具体研究中,笔者通过考察和探索性剖析布楞沟村两大战略衔接的实践,尝试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两大战略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两大战略的衔接是如何实现的;二是在两大战略衔接的过程中如何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为构建后脱贫时代民族地区两大战略衔接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案例资料来源于笔者2020年10月对布楞沟村的田野调研和2021年3月、4月的补充调研,主要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及调查主题见表1。在具体研究中,笔者以证据三角形为规范,整合研究材料,形成证据的相互印证,获得对案例情况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5]144。
表1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与调查主题
二、布楞沟村两大战略衔接的地方性实践
东乡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地质条件复杂,干旱少雨,是贫困、生态恶化、发展三大问题交织的典型地区[6]98。布楞沟村地处东乡县东北部,共有89户416人,人口全部为东乡族。村庄被三条深沟分割,农户散落在两条陡梁上,年均降水量290毫米,年均蒸发量1490毫米,属于极度干旱区。“见面能说话,拉手走半天”“渴死麻雀滚死蛇”是当地人对此地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形象描述。
从政策逻辑看,贫困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好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是过渡环节和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1],说明这一任务接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与两大战略共同构成系统性工程。2013年以来,布楞沟村以水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实现整村脱贫;继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探索“内连外搭、融合推进”的发展模式,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扶贫开发与布楞沟村的系统性变迁
2013年以前,布楞沟村饱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增收难这“六大难”的困扰,而吃水难居其首。布楞沟村没有水源,村民日常用水要到20里远的洮河边驴驮或车运,或者到本县达坂镇购买。东乡县1立方米水的价格约60元,布楞沟村1立方米水的购买费加上运费共120元。从布楞沟村到洮河边或达坂镇,一路沟深路陡,出行危险性高,每户都要有中青年劳动力长期在家保障供水。这样,在布楞沟村这块“被水束缚的土地”上,村民也成为“被水束缚的劳动者”,在这个“位置最偏僻、群众居住最分散、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方[7],村民在与水的持续抗争中坚持生存。
1.里程碑事件:“福个诺彦义热喔!”
在以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为标志的现代化中,对水的全新拥有成为文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甘肃考察。3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调研。看到总书记一行沿着崎岖的山路往村里走,村民们高喊:“福个诺彦义热喔!”(东乡语,意思是“领袖来啦!”)总书记亲切地和乡亲们拉手唠家常,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入户看望困难群众。他在村民马麦志家特地察看水窖和水缸,感受村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叮嘱在场的各级党委领导:“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为布楞沟村的水利建设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2013年2月下旬,临夏州委、州政府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六盘山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为契机,启动布楞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两个月后,作为现代化表征的自来水全方位进入布楞沟村的日常生活,村民彻底告别了近600年的饮水苦难史。
2.布楞沟村社会变迁
对水的掌控“造成了短期文明生活的尝试与源远流长的文明本身之间的区别”[8]30。水利建设对布楞沟村地方社会发展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带动布楞沟村环境、生态、产业等方面一系列的社会改造与变迁。2013年,布楞沟流域建设高标准机修梯田4100亩,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显著提高。布楞沟村根据土壤和水利资源的变化,农作物从传统的小麦和马铃薯向经济价值高的木耳和金银花转变。生态方面,布楞沟村在绿化荒山、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种植核桃树、啤特果树、花椒树等经济树木。
学界解释贫困现象通常采用两种思路:一种是将贫困归咎于个人;另一种则是从社会环境形成的客观因素中找原因。根据后一种思路,个体生活受制于环境、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等结构要素,个体通过对自身和生产力的理解,形成其生存策略[9]77。2013年前,布楞沟村水资源匮乏压抑了群众的其他社会经济发展愿望,贫困发生率达90%以上。2013—2014年,布楞沟村借着水利建设开始了跨越式发展,人均年纯收入超过3400元,在东乡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二)乡土资源的再造与激活
乡土资源包括乡土结构、乡土经验和乡土意识。乡土结构即空间区域,乡土经验包括乡土特性及其文化作用,乡土意识包含乡土存在的基础和意义。而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布楞沟村实现整村脱贫后,着力于乡土资源的再造与激活,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准备了条件,储备了势能。
1.空间再造与环境建设
空间结构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村史馆旧照片上看,布楞沟村在深沟高梁空间格局下呈蝌蚪状“趴”在山梁上。群众日常交际被碎片化的空间所分割,与外面更大区域的接触被陡坡断崖所隔阻,这成为布楞沟村有“六大难”的直接原因。
案例:我们村有一些其他地方没有的谚语。例如,“天天想出门,见路家里蹲”,意思是(大家)都有外出(干事)的冲动,但出门一看逼仄陡峭的尕土路(小道)危险难走,碰到下雨下雪更是寸步难行,所以就打消外出念头,返回家里蹲着(意思是“闲着”)了。外乡人笑话一个人懒,就说他“懒得像布楞沟村人”。外乡人哪里知道,高山陡崖和尕土路把人困得死死的!高山陡崖和尕土路把活路都快堵死了1!
正是由于村民的以上处境,当政府决定对布楞沟村原来散落在山梁沟壑的住房困难群众开展易地搬迁时,大家无不雀跃响应(2)。2015年底新农村住房建成并交付使用,56户住房困难群众搬进“只有在外打工的时候见过的独院连排的白墙红瓦房”(3)。如今的布楞沟村以村文化广场为中心,改造后的家户分列广场两侧的山坡,形成“凤凰展翅”布局。与此同时,在中石化等企业的帮扶下,硬化道路20公里,实现“村村通”;新建小学投入使用并增设学前班;建成村级活动场所,配有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广场等。新农村建设对空间的改造,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布楞沟村突破了“六大难”的限制,为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步奔小康提供了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
2.生产力要素的解放和激发
布楞沟村成为“被水解放的土地”时,村民也成为“被水解放的劳动者”。但实现整村脱贫后,个别群众不免产生“脱贫即安”的思想。为此,村党支部以就业创业为致富之本,充分释放群众的内生动力。以MMZ家为例:
案例:此前,因为吃水难问题,MMZ大儿子只能到县城打短工,MMZ和妻子在家务农并照看其他孩子。MMZ感慨:“前半辈子叫(让)水把人的手脚捆住了!”随着吃水问题的解决,MMZ到村上做保洁工作,妻子在村小学食堂做饭,大儿子在兰州打工,二儿子在县城上中学,三儿子在本村上小学。家里十多亩耕地种植全膜玉米和脱毒马铃薯,还养了牛羊。2015年,村上发展集体经济,建起砖厂,他家入股1万元,每年都有分红[10]。
随着布楞沟村由“干土梁”变成“金凤凰”,以前搬迁出去的部分人家迁回来生活,许多外出务工者和创业者也回归村里发展。他们眼界开阔,社会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2017年以来,两名回乡发展的致富带头人带动32户贫困户143人脱贫致富。布楞沟村从东乡县著名的“空心村”转变成布楞沟有名的“实干村”。
3.传统产业的提升与再造
东乡族有“无羊不成家”之说,饲养业是标志性的民族传统行业。生态条件的改善为布楞沟村群众发挥民族经济特长提供了条件。政府因势利导,把传统行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作为助农增收的主渠道。依托惠农贷,饲养业成为布楞沟村的龙头产业。
案例:2015年,常年在外务工的MDWD回到家乡办起饲养业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先后建成6栋暖棚圈舍,吸引28户村民入股,其中18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近2000元。村民除了参与分红,有些人还到饲养场工作,最高能拿到4000多元的月工资[11]。MDWD的“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如今成为东乡县的饲养业品牌。
东乡刺绣是经过数百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平绣、彩绣、剁花等特殊手艺在西北刺绣中独树一帜。在“深挖非遗项目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刺绣成为布楞沟村妇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拿手活,“巾帼扶贫车间”成为以前成群结队出村挑水的闺蜜们现在组团创造财富的新舞台。除了刺绣,还有东乡特色食品“花馃馃”加工、手工珠串等民族工艺品制作,它们共同构成布楞沟村妇女的“她经济”(1),开辟出布楞沟村妇女产业兴旺的一片新天地。
(三)两大战略衔接的探索创新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布楞沟村牢固树立巩固脱贫成果的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创新推进两大战略的互涵式衔接。
1.创新驱动产业群建设
生态建设为多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014年以来,布楞沟村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机制下,以产业扶贫来鼓励发展“小五产业”(1),实现村域产业的从无到有。同时,在考察布楞沟村与周边村镇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饲养、种植、文旅三大产业协同推进的产业兴旺格局。
2015年,布楞沟村饲养业开始规模化发展,培育规模饲养户11户,建成饲养场6个。2020年5月,中石化投资100万元建成占地12亩、有6栋大棚的木耳基地。木耳基地是村集体领办的企业,聘请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管理,吸纳本村及周边的村民就业。2020年,木耳基地创收7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2.多元化开拓市场
市场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保障。布楞沟村以主导产业与目标人群的市场匹配为导向,培育村域内需市场和开拓外部市场共同推进,保证产业持续发展。一是延伸文旅产业链。2017年以来,布楞沟村每年接待各类游客、参观者7万人次左右。村上开启“红色旅游 ”模式,发动村民开办农家乐和餐馆。游客可以参观村史馆以了解东乡族历史和布楞沟村的巨变;也可以到农家乐坐热炕头、品尝“平和宴”(2),“平和宴”主打美食的食材取自本村的种植饲养户;游客回去时还可以购买“巾帼扶贫车间”生产的民族特产和刺绣精品。二是地方借助协作单位和帮扶企业通过“扶贫消费”和品牌塑造开拓市场。木耳、金银花和出栏的牛羊鸡除了提供给本村及周边乡村的餐馆、民宿、农家乐外,大部分销往甘肃的甘南、临夏、兰州甚至北京等地。三是充分利用“网络 ”开发线上市场。布楞沟村在协作单位和帮扶企业的支持下开创“互联网 消费扶贫”模式,创办“520我爱您消费扶贫节”,鼓励村民、村干部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三大产业和三种形式的市场互涵共荣的格局。
3.创新村域治理
“创新村域治理,实现有序善治,是保障脱贫与振兴共生式发展的重要基础。”[12]在民族地区,有序善治包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布楞沟村党组织发挥设计者和建设者角色:
一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随着部分村民到临夏回族自治州其他地方甚至东南沿海地区务工,协作单位、帮扶企业和驻村干部融入村建设。年均数万人次的各族群众、干部前来参观旅游,村民越来越直观地体验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深切感受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鉴于此,布楞沟村党组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村风塑造,新农村白粉院墙上“手拉手脱贫攻坚心连心筑梦小康”等表达民族团结和各协作单位及帮扶企业感人事迹的标语、图画随处可见。布楞沟村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尤其注重发挥协作单位、帮扶企业和驻村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案例:2019年,YC作为中石化的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布楞沟村。他第一次学习东乡语,第一次开村民大会,第一次讲党课,第一次直播带货……积极融入布楞沟村建设和日常生活中。2020年,两家合作社养羊场的土地租期到了。部分土地出租户看到合作社兴旺,便提出涨租金,这让合作社经营户们犯愁。YC听说后,上门劝说这几户村民,给他们讲涨租金只会削弱攥指成拳、共同富裕的道理。最后,土地出租户们同意继续按原价签订租赁合同[13]。这件事情的圆满解决,给大家上了一堂“民族团结就是生产力”的鲜活党课。
二是把党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到个体家户。村口红色村标以“铭记关怀感恩奋进”为题记,记述习近平总书记到布楞沟村调研和群众在各级党委领导、支持下“振奋精神,迈上了脱贫小康的新征程”的故事。每家院子镶嵌水龙头的水泥牌两边写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有些水泥牌还用瓷砖拼图“红日迎客松”等构成一幅带对联的国画。各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布楞沟村的大幅彩色照。有些人家把这些场景用时兴的刺绣织出来,加膜装框挂在墙上,时时处处让人对东乡族“爱党、爱国、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有春风拂面般的切实感受。
三、结论与启示
在民族地区两大战略衔接中,布楞沟村的实践是一个取得较好成绩的先例。布楞沟村“内连外搭、融合推进”的衔接模式表现出两大战略实践的持续性、统一性和灵活性。
(一)结论
第一,“内连”主要表现为产业设计形成密切的供需关系。一是种植、饲养、农家乐/餐饮三种产业的内连;二是文旅、餐饮、民族特产三种产业的内连。其中,旅游和农家乐/餐饮把消费者吸引来,种植、饲养为餐饮提供食材等资源,民族特产等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内部小循环。
第二,“外搭”是协作单位和帮扶企业作为外援力量发挥功能的形式。一是协作单位和帮扶企业给布楞沟村党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经济组织孵化“搭把手”,予以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协作单位和帮扶企业依托东部优势,为人才双向流动牵线搭桥,为劳务转输和产品外销提供国内市场,让布楞沟村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循环。
第三,“融合”既是政策设计,也是实践方法。布楞沟村形成党建、村貌、村治融合建设和内生、外助两大动能融合推进的政策设计,通过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精准脱贫—产业振兴这种梯次式发展,以融合建设为思路,形成资源、环境、生态建设融合,文旅、农家乐/餐饮、民族特产三种产业融合,产品线上线下营销融合,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合;形成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协同推进,生动活泼地实现两大战略无缝衔接的发展格局(参阅图1)。
图1布楞沟村“内连外搭、融合推进”的两大战略衔接模式
(二)启示
纵观布楞沟村的发展模式,其活力源于本土文化,立足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发展设计,以及内生力量和外部帮扶力量的聚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4]布楞沟村模式对于民族地区顺利实现这一愿景,具有如下启示:
第一,坚持农村农民主体地位[15]。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布楞沟村的经验表明,乡村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农民自身的力量,推动土专家、新乡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本土人才向新型农民转变,激发他们创造财富的意愿,使农民真正成为巩固脱贫成果进而振兴乡村的主人公和受益者。
第二,创新性激活乡土文化潜能[16]。乡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成为布楞沟村成功实践两大战略衔接的密码,同时说明乡土资源的“再编码”离不开其固有的文化之根。因此“留住乡愁”和“构筑乡土新景”要共同发力,深入发掘乡村社会传统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推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之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生长点”,在“乡愁”与“新景”共构中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大战略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布楞沟村“外搭”经验,民族地区对外部力量的吸引要从吸引资金、物质资源等向吸引人文、技术、市场转化,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条件,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培育守望相助的“文化亲昵”,构建“美美与共”的多民族文化共享资源,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有机融合,推动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团结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2-26(2).
[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3]汪晓东,宋静思,崔璨.历史性的跨越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2-24(1).
[4]临夏: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6.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EB/OL].
[5][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原书第5版[M].周海涛,史少杰,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6]马虎成,陈富荣,马东平.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21)脱贫攻坚专题[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20.
[7]王甲铸.布楞沟村六年巨变:总书记的嘱托都落到了实处[EB/OL].
[8][英]亚历山大·贝尔.水文明的崩溃[M].罗红,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9]潘天舒.发展人类学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0]刘江波,宁彬.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好——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流域脱贫纪实[N].中国石化报,2018-06-04(1).
[11]付文.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引水修路产业兴增收致富日子红[N].人民日报.2019-01-07(1).
[12]曹兵妥,李仙娥.村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及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13]邱暄美,王朝霞,王睿君,等.山村绽放新希望——布楞沟村铆足干劲蹚出脱贫新路纪实[N].甘肃日报,2020-07-10(3).
[14]沈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EB/OL].(2021-08-29)[2021-10-12].
[15]谭同学.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可视化政绩与群众工作——基于林镇的人类学调查与反思[J].西北民族研究,2020(1).
[16]徐新建,孙九霞,李菲.民俗·遗产·旅游: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20(2).
注释:
1(2)(3)材料为2020年10月在布楞沟村调研所得。
2(1)“她经济”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这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史清琪提出的概念,也称“女性经济”,指随着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的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本文借此概念指布楞沟村女性具有性别分工特点的经济生产活动。
3(1)“小五产业”是针对建档立卡户实施的有奖补政策支持的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
4(2)“平和”也叫“平伙”,是富有东乡族特色的聚会和民族饮食文化,主要指若干人凑份子钱吃手抓羊肉,现在发展成以AA制形式享用以手抓羊肉为主的东乡族美食的餐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