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农村文化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

作者:陈 锋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13 年第1 期  发布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284

【摘 要】国外学者对政治认同一般理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我国政治认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术积累。但是,他们的研究没有考虑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缺乏研究。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开展较晚,但取得很多成果,由于在研究方法、内容和视角上存在不足,还有很多有待拓展的空间,应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特点、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

 

政治认同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民政治认同问题也已经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涉猎,但专门以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笔者尝试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疏理并简评,以深化和促进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基本观点及评价

自有政治生活以来就存在政治认同问题,不少学者很早就涉及对政治认同的探讨,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曾指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 各阶级) 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政治认同”一词由路辛·派伊在1960 年首次提出,美国政治学者罗森堡姆较早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详细界定。他在1976 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一书中,把政治文化的核心成分分为三部分: 对政府结构的取向、对政治系统内他人的取向、对本人政治行动的取向。其中,政治认同属于“对政治系统内他人的取向”的组成部分,其涵义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 国家、民族、城镇、区域) 、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这是他自己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由于政治认同被当做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早期的政治认同研究主要以政治文化研究为载体。政治文化研究自1956 年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概念开始,从兴盛走向衰落再到1988 年英格尔哈特提出“政治文化的复兴”,直至现在,其间出现了不少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阿尔蒙德、路辛·派伊、伊斯顿、罗森堡姆、帕特森、英格尔哈特、艾克斯坦、维尔达夫斯基、罗伯特·D. 帕特南、特里·N. 克拉克等,他们的理论研究都关注到政治认同。

多数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感,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李普塞特则认为: “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和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1]可见,政治认同与政治合法性相互交织、密切相关,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前提与基础,但二者存在一定区别。政治合法性理论主要探讨政治权力如何获得,如何维持政治权力的长久稳定,统治者采用何种途径和手段获得民众对政治权力的服从与认可等问题,认为政治合法性是统治者、民众、制度设计、统治手段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政治认同则侧重于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心理归属及所采取的支持行为。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论述了农村地位和农民认同问题。他在剖析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动乱,分析世界范围内众多“革命”现象时指出,“得农村者得天下”,“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2]。他特别强调农民作用,“如果农民默许并认同现存制度,他们就为该制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如果他们积极反对这个制度,它就会成为革命的载体”[3]。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都涉及政治认同问题。

外国学者对民族地区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以“民族国家”作为切入点,认为应把“民族”作为基本政治单元来研究政治认同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政治共同体,以此来研究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如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和政治共同体的主要单元还是民族”,一直在“努力用普遍的认同和共同体取代众多的特殊认同和共同体”[4]。主要理论观点有原生论、工具论、边界论和想象论等。原生论强调民族的情感纽带是“原生的”,是人类本身自然属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人物是格尔兹( Clifford Geertz) ;场景论的立场与原生论相反,它强调民族认同的场景性、不稳定性和群体成员的理性选择,以科恩(Abner Cohen) 和哈伦德(Haaland) 为代表;边界论认为,自我认同的归属和被别人认定的归属,是民族最重要的区分特征,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巴斯( Fredrik Barth) ;想象论认为民族或族群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是一种想像的政治共同体”,以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为代表。

但是西方学者的研究存在着局限性: 一是没有考虑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学者的“结构—功能”分析工具是建立在西方法治社会基础上的,其大背景是在一个民主与法治相对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公务人员的个性色彩对政治角色及其结构的影响并不突出,整体的政治功能相对稳定。而在当代中国,各种制度、规制或程序对公务人员的约束或制约还有待加强,公务人员的素质或个性状况对政治关系和政治过程影响较大。东、西方在政治认同的主客体、内容与形式、特征与路径上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又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认真梳理,不能生搬硬套。二是对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缺乏研究。国外学者对政治认同的一般理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直接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的学者及其成果几乎没有。而有个别研究中国其他政治认同问题的外国学者涉及了中国问题。如美国政治学家卢西恩·派伊的著作《中国政治的精神———对政治发展中权威危机的文化心理研究》(1967) 、《官员与干部》(1987) ,但研究对象和涉及的社会阶层比较狭窄,仅限于官员或干部阶层,研究时间跨度集中在20世纪60 年代到80 年代。国外学界有关政治认同的理论研究,基本奠定了政治认同研究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基础,为我国政治认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和学术积累。

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话语体系、历史文化及基本国情的差异,理论上国外并不存在我国汉语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概念,国外学界把那些在数量、文化、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不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一般称为“少数人”、“少数群体”[5]。“少数人”是指在数量上与所居住国家的其他人口相比处于劣势,不具有主导地位的群体,其成员作为居住国的国民,具有种族、宗教或语言上的特征,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人口,并表现出保有这些特征的团结意识。尽管国外学界并没有对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及其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对少数人、族群政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我国少数民族政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示、可资借鉴的理论视野与学术基础。这些理论研究认为,只有拥有了政治上的认同与被认同,才能形成协商的开放平台以及为其他认同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保障。不足之处在于,其更多地从价值关怀的角度对少数群体的政治认同问题进行抽象的理论探讨,而没有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从少数群体的政治生态环境出发,对少数群体的政治认同问题作针对性更强的细致分析。另外,国外学者对少数群体政治问题的价值关怀是以解决西方自由主义所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这些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基本观点及评价

从国内来看,我国较早涉及政治认同研究的是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等,这些著作对政治认同功能、我国政治认同特点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对政治认同( 包括农民和少数民族政治认同) 进行专门研究的是李素华( 《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复旦大学, 2005) 、方旭光( 《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复旦大学, 2006) 、孔德永(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6)、薛中国(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吉林大学, 2007) 、王波( 《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学院, 2006) 、王茂美( 《村落社区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复旦大学,2010) 、姚荣杰( 《中国农民政治认同变迁的历史条件研究(1949 - 2010)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等的博士学位论文,他们分别研究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政治认同的功能与资源;政治认同的本体论、过程论和关系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变化;政治认同的动因、测评维度和政治认同的基点;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相互融合的政治认同状态,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整合机制,等等。卜桂花(《民族地区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广西民族学院, 2009) 、张帆( 《西北民族地区公民政治认同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2010) 等的硕士学位论文,也对民族地区农民政治文化、政治认同进行了较深入探讨。

不少学者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论文,如孔德永的《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以社会主义为分析对象》[6],唐玉环的《论构建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信息传播机制》[7],姚荣杰的《当前我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8],陈朋、齐卫平的《后农业税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基于粤湘川陕辽72 个村庄的调查考察》[9],管秀雪的《当前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剖析———辽南三村的调查与思考》[10],彭正德的《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11]《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12],季丽新、南刚志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13],季丽新的《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 历程与启示》[14]《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水平的有效机制研究》[15],马忠、施泽东的《浅析农村基层的政治认同———基于甘肃庆阳、兰州、武威等地有关乡镇的调查》[16],马克林、邓美的《西部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心理探析》[17],余翠娥的《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理性化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8],何生海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认同研究———以“政治文化”为视角》[19],等等。虽然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在农民政治认同概念、特点、结构、功能等方面均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基本奠定了农民政治认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与框架,并结合我国农民的政治认同现状进行了思考。与此同时,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理论研究还有很多有待拓展的空间,在研究方法上偏重规范理论研究,而较少有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注重对政治认同的理论梳理,而较少系统关注农民政治认同的不同层面;在研究视角上偏重一般层面的宏观理论分析,较少从微观上对农民的政治认同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问题) 进行系统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各民族的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学界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但作为学科的民族政治学却是20 世纪90 年代才确立起来。1993年周星的《民族政治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一书开创了民族政治学学科地位的先河,该书对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与论证,逐步确立了民族政治学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随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周平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民族政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等著作,进一步阐发了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范畴、规范、内容与框架,完善和夯实了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地位。关凯的《族群政治》(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一书,借鉴国外学界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族群的形成和族群对政治的塑造过程,展现了族群政治研究在社科研究中的演进线索。目前我国学界对少数民族政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等等。而对少数民族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只有少量学者有所涉及,比如周星、周平在其所著《民族政治学》中,从一般理论层面对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有所论及。高永久、陈纪的论文《“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20]《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21],分析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类型,从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视角入手,探讨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中的张力关系,并尝试提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实现国家转向的主要路径。我国学界更多从一般层面对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但从少数民族乡村社区视角出发,对其政治认同状态、形成因素、整合机制、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在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有待拓展的空间。第一,应跳出理论分析上的西方思维范式。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学者的概念与话语来分析中国问题时,不应简单套用西方学者思维模式,应较好地结合中国的传统与国情。第二,应整合不同的研究方式。应将社会学重实证调查、个案访谈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式与政治学重对相关理论的梳理的研究方式结合起来。第三,应转换政治认同研究主体。应随着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的对象、结构、内容、方式等的不断变化,转换政治认同研究主体,注重借助国内外政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具体分析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和措施。

三、论题价值与深化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在垂直分布上多分布在山区高原,这些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都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难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辐射;各个民族由于具有各自特点,发展也不平衡。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农村地区,其偏僻的地理位置,闭塞的信息通道,落后的交通设施等导致其发展程度往往更落后。从政治认同方面表述为农民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这种状况将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现代化进程稳定阀的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程度,特别是对农村的党员干部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地位,更关系到我国政治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多种宗教和多样文化汇聚的大舞台,是事关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边疆安全、国际交往、对外贸易的战略要地。因此,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农民的政治认同,明晰当前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特点,探询其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有助于引导和培育民族地区农民健康积极的政治认同,建立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与繁荣。

进入新时期,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维护统一、维护稳定和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22]。多个民族省区提出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和民族文化强区,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伟大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积累了一些较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影响了社会和谐的进程,腐蚀和弱化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在我国学术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通过剖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机制,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农民政治认同现状、特点等进行实地调查,疏理分析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当代中国农民政治认同机制问题,有研究者进行了概括、提炼[23]。同时还应看到,当前,在一般农民的生存已不成为基本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可见农民的反抗和认同仍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在主持教育部社科相关项目研究过程中,曾多次深入广西少数民族乡村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初步感觉到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机制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系统,内涵丰富,应作进一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应树立如下理念: 一是推动理论创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二是引导农民思想观念。引导农民政治认同要与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大环境相适应,突出体现适应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整合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促进党群基础的巩固。三是宣传民族地区法制。依照我国的法律层次,对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涉及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等的教育,让民族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地区农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知法懂法,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原则。四是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只有使民族地区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其经济利益不断增加,政治权利和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才能切实增强农民政治认同。五是注重培养基层民族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建立能够使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科学机制,为基层民族干部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平台。

对于政治认同规律问题的深入探讨、疏理和揭示,也应遵循如下理念。一是坚持政治领导。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地区农村的思想、组织和政治领导,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基本前提。二是谋求利益发展。发展和提升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保障和发展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核心。三是重视思想保障。培育和繁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地区农村特色的政治文化,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四是抓好组织建设。培养和铸造乡村社区“两委”班子和党政干部队伍,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组织保障。五是完善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管理,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关键。

同时,应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政治建构与农民政治认同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应把握下面几个观点:一是更新政治价值理念,为少数民族农民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与合法性论证;二是健全政治制度规范,为认同主体需求提供合法性保障;三是健全政治组织机构,为认同主体实现民主参与需求提供平台;四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政治认同提供主导推动力量;五是革新政治构建途径与方式,为政治认同铸造“平衡杠杆”。

 

参考文献

[1]西摩·马丁·李普塞特. 政治人: 政治的社会基础[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5.

[2][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67; 267 -268.

[4]李素华. 政治认同的辨析[J]. 当代亚太,2005,( 12) : 15 - 22.

[5]王茂美. 村落社区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D]. 上海:复旦大学,2010.

[6]孔德永. 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以社会主义为分析对象[J]. 齐鲁学刊,2006,( 5) : 139 - 143.

[7]唐玉环. 论构建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信息传播机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6) :11 - 15.

[8]姚荣杰.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 1) : 22 -26.

[9]陈朋,齐卫平.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基于粤湘川陕辽72 个村庄的调查考察[J]. 社会科学,2008,( 2) : 61 - 70.

[10]管秀雪. 当前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剖析———辽南三村的调查与思考[J]. 科学社会主义,2008,( 6) : 66 - 68.

[11]彭正德. 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 政治学,2006,( 3) :79 - 82.

[12][23]彭正德. 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3) : 126- 131.

[13]季丽新,南刚志.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J]. 农业经济,2007,( 7) : 6- 7.

[14]季丽新. 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 历程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5) : 4 -9.

[15]季丽新. 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水平的有效机制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 1) :62 - 66.

[16]马忠,施泽东. 浅析农村基层的政治认同———基于甘肃庆阳、兰州、武威等地有关乡镇的调查[J]. 甘肃农业,2010,( 3) : 24 - 25.

[17]马克林,邓美. 西部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心理探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 : 5 - 10.

[18]余翠娥.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理性化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 6) : 81 -85.

[19]何生海.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认同研究- - 以" 政治文化" 为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2011,( 1) : 57 - 61.

[20]高永久,陈纪.“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J]. 新疆社会科学,2009,( 1) : 52- 57.

[21]高永久,陈纪. 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8,( 2) : 1 -7.

[22]周永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广西日报,2008 -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