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者文库 > 学者

俞可平
俞可平 职称:教授
任职: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所在单位:北京大学
  • 个人简介
  • 学者文库

俞可平,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浙江诸暨人,毕业于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政史系,是建国后政治学最早的两个博士之一。政治学博士(是建国后政治学最早的两个博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一、个人经历

1981年,毕业于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政史系。

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

毕业后留校任哲学系讲师。

1985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政治学博士。导师赵宝煦、博士论文是《当代中国政治的系统分析》。

1987年,毕业留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教。

1993年-1997年,担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2002年,担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

2003年-2015年10月,担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2015年10月至今,任北大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二、主要作品

专著

《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闫健编,2009年2月)

《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俞可平,2012年)

合著

《中国未来30年》(吴敬琏、俞可平、罗伯特·福格尔等,2011年1月)

《中国未来30年》(繁体版)(吴敬琏、俞可平、罗伯特·福格尔等,2011年)

《中国未来30年》(韩文版)(吴敬琏、俞可平、罗伯特·福格尔等,韩国物资出版社,2011年)

《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吴敬琏、俞可平、芮效俭等,2013年3月)

论文

1.《人权引论》,《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4.《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5.《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6.《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7.《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8.《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9.《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中国社会季刊》(香港),1999年秋季号。

10.《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1.《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

学术辑刊

《中国治理评论》(俞可平主编,2012—2014)丛书

《全球化论丛》(7种)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俞可平主编)

《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九十年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论选编》(俞可平主编)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张世鹏、殷叙彝编译)

《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王宁、薛晓源主编)

《全球化与中国》(胡元梓、薛晓源主编)

《全球化与世界》(王列、杨雪冬编译)

《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俞可平、黄卫平主编)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11种)(俞可平、王伟光、李慎明主编,2005-2010年)

《协商民主译丛》(8种)

《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陈家刚等译,2006年9月)

《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詹姆斯·博曼著,黄相怀译,2006年9月)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王英津等译,2006年9月)

《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约翰·S. 德雷泽克著,丁开杰等译,2006年9月)

《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约·埃尔斯特主编,周艳辉译,2009年4月)

《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塞拉·本哈比主编,黄相怀、严海兵等译,2009年4月)《协商民主论争》(詹姆斯·菲什金、彼得·拉斯莱特主编,张晓敏译,2009年4月)

《美国民主的未来:一个设立公众部门的方案》(伊森·里布著,朱昔群、李定文、余艳红译,2009年4月)

《中国民主治理研究丛书》(6种)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俞可平主编,2007年11月)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王长江主编,2007年7月)

《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何增科著,2007年11月)

《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何增科、托马斯·海贝勒、根特·舒伯根特主编,2007年11月)

《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托马斯·海贝勒、根特·舒根特著,张文红译,2009年6月)

《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俞可平主编,2009年11月)

《生态文明系列丛书》(5种)

《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刘仁胜著,2007年7月)

《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吴凤章主编,2008年5月)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主编,2008年10月)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王宏斌著,2011年1月)

《环境的思想与伦理》(岩佐茂著,冯雷、李欣荣、尤维译,2011年1月)

《国际政治前沿译丛》(8种)

《战略与民族优越感》(肯·布思著,冉冉译,2009年6月)

《民族主义与国际社会》(詹姆斯·梅奥尔著,王光忠译,2009年7月)

《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乔纳森·哈斯拉姆著,2009年8月)

《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巴里·布赞著,闫健、李剑译,2009年11月)

《理解国际关系》(克里斯·布郞、克尔斯腾·安利著,吴志成、刘丰、刘佳译,2010年1月)

《全球治理:分裂世界中的联合国》(亚当·罗伯茨、本尼迪克特·金斯伯里主编,吴志成等译,2010年4月)

《拯救陌生人: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尼古拉斯·惠勒著,张德生译,2011年4月)

《强制裁军》(菲利浦·陶尔著)(待出版)

《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2种)

《吴江文稿》(上中下卷)(2009年9月)

《吴敬琏文集》(上中下卷)(2013年4月)

《当代中国治理研究书系》(3种)

《政府创新的中国经验: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案例研究》(俞可平主编,2011年12月)

《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托马斯·海贝勒、[德]迪特·格鲁诺、李惠斌主编,2012年8月)

“主动的”地方政治:作为战略群体的县乡干部》(托马斯·海贝勒、[德]舒耕德、杨雪冬主编,2013年11月)

《前瞻未来系列》丛书(4种)

《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俞可平著,2012年3月)

《幸福与尊严:一种关于未来的设计》(俞可平主编,2012年11月)

《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弗朗西斯·福山著, 陈家刚编,2012年3月)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中国深化改革的新路向新解读》(陈家刚著,2014年1月)

《中国的民主治理:理论与实践》(10卷本)

《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6卷)

《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共20卷)

三、所获荣誉

2007年,《南方周末》称俞可平是十七大之后中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

2008年,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等评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之一。

2008年,被德国杜伊斯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2010年,作为“民主的思想推手”被《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为1999-2009年“十年影响力人物”。

2011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2011年度全球百名顶尖思想家”。

2011年,被深圳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授予“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

  • Prev:张厚安
  • Next:张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