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海外农村研究

俄罗斯家庭农场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作者:刘雨欣等  责任编辑:余孝东  信息来源:世界农业  发布时间:2017-03-25  浏览次数: 3274

【摘 要】家庭农场是俄罗斯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中的一种,与农场企业、居民经济共同为俄罗斯农产品的需求提供支撑。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农场企业、居民经济、家庭农场都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在俄罗斯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俄罗斯农业生产的贡献显示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本文通过俄罗斯家庭农场数量、播种面积、产品贡献以及产值贡献4方面的变化对家庭农场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并简要分析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及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俄罗斯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地发展,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家庭农场;俄罗斯;发展历程;现状


1引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深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施行全面的私有化改革,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方式,计划在短期内完成非国有化进程。1990年11月,俄罗斯联邦政府出台了《农户农场法》和《土地改革法》,对土地产权进行了界定和明晰,希望农民可以以自有土地建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运而生,它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化的基础上组建的家庭经营,包括个体家庭的经营和多个家庭形成的联合经营。但这种强制性、命令性的制度变革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农户的传统耕作观念,与农户的集体意识相悖,因此,并没有立即实施。

199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受西方发达国家私有化思想影响,促使了俄罗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组,即由苏联后期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变为农场企业、居民经济和家庭农场3种组织形式。俄罗斯家庭农场是农民以私有土地组建的,包含家庭单独经营和多个家庭的联合经营。1991年12月,叶利钦发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实现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和《关于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办法》的命令,规定1993年1月1日之前,所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必须进行改组,原农场成员可以退出农场农庄,以私有土地组建家庭农场。自此,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促进俄罗斯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家庭农场数量变化

家庭农场自组建以来,发展迅速。1992—2015年家庭农场数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9.35%。1992—1996年,家庭农场数量不断增加,平均增长速度为54.62%;从1997年开始,家庭农场数量开始下降,且下降速度呈现加快趋势;直到2001年,下降趋势有所遏制,家庭农场数量有小幅回升,但在连续两年回升后,这种趋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从2003—2007年,家庭农场数量连续5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2160个;2008年家庭农场数量增长迅猛,比2007年增加3.2万个,2009年略微回落,2010—2015年连续5年增长,年增加1.72万个。俄罗斯家庭农场数量呈现不规则的波动态势,总体而言分为3个阶段:1992—1994年是快速增长阶段,1995—2007年数量变化较为平稳,呈现小幅回落态势,2008—2015年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家庭农场是俄罗斯土地私有化改革后,集体农庄员工利用所分得的土地以单独或者合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被俄罗斯法律赋予了法人权利。家庭农场作为改革后新增的组织形式,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实施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在家庭农场组建初期,加快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1992年俄罗斯家庭农场仅有4.9万个,而到1996年,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8万多个,是1992年的近6倍。然而,俄罗斯依靠总统令所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并没有收到一蹴而就的效果,反而显现出渐进式特征。此后,金融危机导致市场环境恶化,农户对家庭农场的未来失去信心,以致家庭农场数量下降,1999年降为27万多个。但是,家庭农场数量的减少并不是萎缩的表现,而是家庭农场之间重组合并、强强联合的结果,这种经营方式的改变对于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相对较少的俄罗斯而言是适合国情需要的。

由于家庭农场在成立初期遇到一系列问题,从2003—2007年家庭农场数量连续5年下降,主要是缺乏相关的初始资本,因此,政府对部分家庭农场进行了大力扶持,政府扶持的家庭农场数量见图1,可以看出整体呈波动式变化。政府支持的家庭农场数量占总家庭农场数量的比例一直在60%~90%,政府支持的家庭农场比例很大,可见政府对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视。



3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变化

3.1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及其所占比重

1992—2007年俄罗斯农业生产总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年均下降2546.81khm2;2008和2009年总播种面积有所回升,2010年总播种面积又开始下降,2011年小幅回升,2008—2014年俄罗斯总播种面积小幅波动,基本稳定。然而,在俄罗斯农业生产播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时,俄罗斯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却在不断上升,见图2。自1991年家庭农场组建以来,1991—1993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大幅增长;1994—2001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不停波动,呈现隔年增长趋势;2002—2014年,除2010、2012年有小幅回落外,其余11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均呈上升状态。1992—2014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平均增长速度为9.65%,略高于家庭农场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这说明家庭农场的播种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在政府的鼓励和政策扶持下,1992—2014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除1994、1998年有所回落,其余各年均不断上升,1993—201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48%。2014年相比1992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增加了6.59倍;从2000—2014年,俄罗斯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及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均持续增加,2014年家庭农场的播种面积是2000年的3.03倍;2014年家庭农场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是2000年的3.3倍。

3.2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

家庭农场成立初期,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较大,见图3。1994年家庭农场数量虽然继续增长,但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却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1997年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开始回升,截至2000年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稳中有升;2001—2007年,由于家庭农场数量小幅波动,家庭农场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使得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不断提升,平均增长速度12.20%;2006—2011年,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波动较小,平均值为53.78hm2;2011—2014年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俄罗斯家庭农场的衰落与当时国家经济财政陷入困难,政府无力提供资金援助密切相关,从2002年开始不断增长,主要是农业改革政策合理调整的直接结果,这也体现了俄罗斯加强国内支持政策的成效。



4家庭农场的贡献变化

4.1产品贡献

4.1.1种植业

俄罗斯家庭农场的主要种植作物以大田作物为主,如谷物、甜菜、向日葵等,与农场企业有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图4是1992—2014年俄罗斯家庭农场(包括个体企业家)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占各自产品全国总量的比重。



种植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门,1992—2014年俄罗斯家庭农场谷物产量占全国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态势较为稳定,从家庭农场成立初期的0.2%增长到2014年的25.3%,超过俄罗斯全国谷物生产的1/5,2003—2014年增幅较大,2013年增长速度最快;除1996、2014年外,1992—2014年,家庭农场蔬菜产量比重不断增长,2008、2011年增速较快;自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其甜菜产量、向日葵产量占全国比重起伏不定,甜菜比重呈现波动式增长,俄罗斯对国内糖业的保护政策是甜菜种植者积极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家庭农场生产的向日葵所占比重则呈现先增后降再增、逐步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对于其他种植业农产品,家庭农场向日葵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1992—2002年家庭农场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比重稳中有升,2003—2012年增幅较大,2008年增长速度最快,2013、2014年马铃薯产量占比小幅回落,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但产量仍有所提高,产出率提高明显。

4.1.2畜牧业

1992—2014年俄罗斯家庭农场(包括个体企业家)生产的主要畜产品量占各自产品全国总量的比重见图5。



畜牧业是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重要农业产业,由于畜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自家庭农场成立图5家庭农场畜产品占全国总量比重变化数据来源:《俄罗斯国家统计年鉴2015》。以来,其畜牧业产量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2002—2014年增速较快。1992—2014年,俄罗斯家庭农场牛奶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增加;1995—2000年鸡蛋产量所占比重连续6年保持在0.4%,2001—2004年基本稳定在0.5%,2005年开始逐步增加,2009年又出现回落趋势,2005—2014年整体平稳,小幅波动,但1992—2014年家庭农场的鸡蛋产量占全国比重始终在1%以内。从图5可以分析出,家庭农场产出的畜产品量在全国份额较小,相对于其他俄罗斯生产经营主体,畜牧业优势并不明显。

4.2产值贡献

家庭农场产值贡献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家庭农场产值贡献率较1992年增加了8倍。1992—2004年,除1994、1998年有所回落,其余各年均不断上升;2005、2009和2010年有小幅下降,2010—2014年,5年里平均家庭农场产值贡献率为8.94。2004年之前家庭农场产值贡献率变化趋势与家庭农场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变化趋势相一致,2008年家庭农场的产值贡献率是2000年的3.07倍,2000—2008年,家庭农场产值贡献率与家庭农场平均播种面积呈同方向变动,且产值贡献率的增长速度大于平均播种面积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家庭农场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从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看,起初由于私有化改革的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但实际的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益并不高,20世纪90年代农业衰退中,家庭农场无论数量上还是平均播种面积上,都没有明显扩张,直到1998年金融危机后,家庭农场经营效益开始显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1—2014年,由于其自身性质的不同,3种新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率。与农场企业和居民经济相比,家庭农场所占比重较小,产值贡献率最低,但随着俄罗斯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和市场环境的改善,除了数量及耕地面积的逐渐扩大外,家庭农场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显示出了其较强的发展潜力。在家庭农场、农场企业和居民经济这3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的产值贡献率增长速度最快,居民经济稳中有升,农场企业则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家庭农场的贡献率来看,家庭农场贡献率较小,说明家庭农场在俄罗斯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5结论

俄罗斯农业目前处于艰难发展时期,俄罗斯农民人数在不断减少,与其他经营形式比较,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较好,对俄罗斯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俄罗斯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农产品贡献以及产值贡献方面分析,家庭农场与俄罗斯其他生产经营主体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市场份额较小,发展较慢且存在较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强制推动的激进改革不利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政府应增加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如成立地区科研小组,研究适合于本地区的农产品种植品种,专门为当地农场主进行服务和帮助,并定期到各大农场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的具体自然资源条件成立专业农场主的培训机构,聘请国外的资深农场主或技术人员为当地农场主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制定全方位农业政策以推进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宁波,庞博,2014.俄罗斯农业经营主体变迁及启示[J].学术交流(12):134-139.

[2]方康云,2000.俄罗斯的居民副业经济[J].世界农业(12):12-13.

[3]郭晓琼,2011.俄罗斯产业结构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169-176.

[4]刘瑞涵,张怀波,2010.俄罗斯农业支持及改革政策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2):105-109.

[5]陆红生,韩桐魁,1996.俄罗斯的土地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科学(3):42-45.

[6]王志远,2010.俄罗斯农业用地私有化改革后的农业主体研究[J].欧亚经济(10):6-13.

[7]熊家文,1997.俄罗斯农业转轨后面临的新问题[J].世界经济(12):49-52.

[8]许国雄,1994.俄罗斯农业现状与改革[J].世界农业(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