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平江等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6-09-25 浏览次数: 378次
农业生产经营特别是现代农业中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企业与农民无法有效连接;二是资本下乡背景下的农民利益无法保障;三是分散小农无法组织和协调治理。2012年广东省云浮市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试验为突破口,将社会管理领域创造性培育的“农民理事会”引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以此连接资本与农民,协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弥补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的空白,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组织者和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协理者。从云浮实践来看,农民理事会的经济协理功能(协助、协同与治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协作,即协调农民、合作社、企业、政府等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多元合作;二是利益协调,即协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利益分配难题,实现多元共赢;三是社会协同,即协调社会管理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民理事会在社会领域体现为社会管理,在经济领域体现为经济协理。
一、“经济协理”:云浮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探索
云浮市以农民理事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者,协调解决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中政府、企业、农民的合作问题,实现了理事会的经济职能扩展。
1、协调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传统公司加农户经营方式面临的老难题,云浮市以理事会为中介,破解了双方的直接利益冲突,也维护了双方的合理利益。一是以理事会为单位,承接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向理事会报名流出土地,再由理事会向公司上报。同时,农民需要退回土地时,也只需向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就会负责处理农民土地退还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理事会而非承包给企业,公司只和农民都只需与理事会打交道。二是以理事会为单位,加入农业公司,统一接受企业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由理事会代表村民与企业谈判,改变了谈判过程中农民的弱势地位。正如某村民在访谈过程中表示,“以前是自己单独找别人或公司出租土地,别人不一定要,而且基本是白送;有了理事会后,土地直接交给理事会,不仅有租金,而且想要回随时能要回。”
2、监督合同执行。传统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中,公司往往担心农民不守约而不愿意下乡。对此,云浮市通过利用理事会的权威,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起第三方监督者。一是由理事会利用自身权威监督和引导农民对合同的执行,协调和化解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力地减少了公司和农户直接谈判费用。正如该市一位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形容的,乡贤理事的权威往往胜过法官的权威,乡贤理事的一句话抵过政府一百句话。二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公司为树立产品品牌,往往需要良好的产品质量做保证。但传统农产品质量监测过程中,对于分散的小农,政府往往管不到、管不好。云浮利用理事会这一土生土长的权威组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村一级,落实到日常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与约束,及时制止乱用滥用农药化肥等不良行为,构筑起农产品安全最全面的“防护墙”。目前,仅该市稻香园公司为就已经树立起多个“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品牌,其稻米产品市场销售均价达18-20元/斤,其中有机食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达68元/斤。
3、组织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小农因经营分散和资源有限而无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对此,云浮以理事会为组织载体,将分散小农整合为专业化农民组合体,有力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协作化。其一,组建专业合作社。由理事会组建农业合作社,有效整合农民的有限资源。以该市稻香园公司的基地之一罗定市满黄村为例,该村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00多户农户入股,并购置了三台大型收割机、6台拖拉机和部分插秧机等农业生产工具。其二,承接专业服务。理事会根据公司生产需要,组织协调种植、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承接来自公司的专业性社会化外包服务。目前,云浮市已有4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承接稻香园公司的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工作。其三,优化生产环境。由理事会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二、“多元共赢”:理事会经济协理的成效
广东省云浮市以农民理事会为杠杆,有效促进了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渗透,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推动了理事会的“实体化”。三级理事会曾是云浮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创举。但专注于社会事务的理事会可能面临着“无事可议”与“无力可议”的问题,最终使理事会走向空壳化。而理事会职能从社会管理领域向经济领域扩展,则促进了理事会的健康发展。一是为理事会提供了常态性事务。通过理事会组织农业生产,协调土地流转,化解公司与农户矛盾,使理事会有事可议。二是为理事会提供了运行经费。理事会在协调土地流转、组织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为理事会提供了基本的运行资金。如某村民理事会的理事长介绍,其所在的理事会去年一年因协调土地流转,获得经费7000元,有效解决了其一年的运作经费需求。
(二)促进了农民企业双赢。其一,促进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现代化。通过理事会的衔接,使农民对接企业,对加入企业经营体系的农户,采取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培训和政府扶持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户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要素的能力,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其二,公司通过理事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大量农民的加入,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只需要与理事会打交道,负责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标准,理事会则根据公司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负责组织发动和协调处理土地流转的租赁、承包,协助公司向种植农户配送农资和产品回收等。
(三)破解了分散经营难题。“土地也能产黄金,但是小块地不行,要靠大块”。当前,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状态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云浮市以理事会为载体,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一是以理事会促进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以该市榃两村为例,该村理事会将村内400亩土地都流转到理事会,实现了土地的统一品种、统一管理。二是以理事会作为组织主体,实现了农业专业经营。通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使不愿意务农的农民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愿意务农的农民还能根据自身技能实现合理分工。以该市翔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30岁左右的青年农民作为机械手,而50岁以上的农民专门从事植保工作。
(四)实现了农村多元共治。村民理事会解决了长期以来公司、政府和村委会几方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的协同共治。以土地流转为例,以前是政府没人管、村委管不好、农民不愿管,土地流转成了农民间的口头账,经常引起这样或那样的纠纷。而理事会的成立,则使土地流转有了中间平台。可以说,村民理事会解决了以前政府、村委会、企业几方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成为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如村民理事黄学用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所言,“说威望高,好像说自己骄傲;说威望不高,但村民都选了我;如果说话没人听,我自己就不干了。”
三、云浮以社会组织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将农民理事会引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有效发挥了理事会的社会管理作用和经济协理作用,这对我们当前如何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参与来推动。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仅靠政府和企业有限资源来推动难以使农业现代化落到实处。但传统小农经营单位过小,知识素质不高、资金技术水平有限,在市场化的风浪中抗风险能力极低,往往难以有效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也难以有效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成为“历史的弃儿”。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云浮市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通过“理事会”来协调农民与资本的权利与利益关系,实现了农民的广泛与有效参与,并通过参与而使农民分享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二)社会组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参与者。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小农太小而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政府不专业而不善于组织农业生产,同时农业效益低而企业不愿意组织农业生产。为此,如何协调不同生产经营主体的利益,发挥不同主体的自身优势,实现不同主体的协作生产,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云浮市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过程中,将传统社会管理领域的“农民理事会”引入农业经济领域,有效发挥农民理事会的主体协作功能,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协调者、组织者,实现了农业分散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生产。
(三)农业经营改革需要社会改革来协同。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不仅需要经济领域的一场大变革,也需要社会领域的大转型。在市场化、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也需要新的经营主体、新的管理机制的配合。因此,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有效沟通和协调,避免就经济谈经济,是经济领域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云浮市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借助理事会的有效协同,及时化解了社会领域中的企业农民利益协调、农民组织化等社会难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农业生产管理可以尝试放权社会。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的封闭性被打破,新的社会主体和生产要素不断涌入农村,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治理方式面临着管不到、管不好的问题。为此,需要为政府寻求新的支点,实现政府管理的“横向到边”。 云浮市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借助理事会弥补政府的管理不足,以此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共治。与传统认为的非经济的社会组织不具有经济治理功能,而且可能给政府添乱的思想不同,云浮的改革实践启示我们,非经济的社会组织不仅能够有效承接经济治理功能,而且能够避免给政府添乱,为政府社会管理起到积极的协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