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田野日志

调研感悟: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用脚丈量中国农村大地

作者:李振超  责任编辑:于佳佳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9-09-04  浏览次数: 54368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用脚丈量中国农村大地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政治学专业 李振超

研究生两年的时间中,一直想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一直没有付诸实践。本次的暑期调研源于一次偶然的际遇,也始自这次意外的际遇。负责人与调研员的双重身份,有压力才更加有前行的动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因为一直想通过外出调研来锻炼自己,没想到正巧有这样一个机会。法学院王勇老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西北调研基地主任)需要招募2018年暑期调研的负责人来主要负责此次西北基地的调研招募及后续各项安排。王勇老师招募的条件之一就是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学院刘老师在报名的最后一天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立马告诉了我。当机立断,我前去找王老师报名,在与老师以及上期负责人进行简单攀谈之后,我发现中农的调研形式完全出乎预料,压根不是老师带队组织一二十号学生去某地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调研,而是经过培训后,由全体调研员以个人的形式去独立完成。西北调研基地作为中农院在全国排在前列的调研基地,规模之大、调研员数量之多、任务量之大所带来的压力必然是巨大的。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思前想去。我想既然没有经历过,就应该大胆去尝试。遂和师弟刘凯宏一同接下此次调研的负责人任务,由我做主负责人,总体负责西北师大和河西学院两所高校的口述史实践调研活动。

“两条腿走路”助力报名

暑期实践尚未开启却已然进行。我的暑期实践开始于活动宣传与暑期调研员的招募。宣传与招募活动采取设点宣传与联络校团委书记“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摆摊设点建立咨询讲解处。在设点之前是有很多功课需要准备的。联系打印店设计招募调研员的海报、制作横幅、宣传彩页。紧接着由各负责人分头至学生宿舍、各学院门口、图书馆等人流量大及人群集中的地点,联系与协调保安及楼管阿姨们进行海报张贴,为广而吿之暑期招募信息作铺垫。随后,在学校主干道摆摊设咨询点以进行暑期调研宣传活动。同时,要求各个负责人认真学习领会合作化招募公告与调研实践内容,为咨询者作出精准讲解。醒目的帐篷和横幅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咨询与报名。通过将二维码印制在海报和宣传页上的方法,不少同学以扫描QQ群二维码的方式入群并报名。二是联系校团委书记帮助动员。在巨书记的大力支持和督促下,各学院团委和学生会将宣传文案进行转发并做暑期实践动员。当看到“18暑期西北基地调研群”中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调研员团队达到一定规模是顺利推进此次活动的关键。最终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在入群和报名人数中得到了验证。两校入群数超过550人,提交意向报名表者超过450人。历时10多天的招募活动暂且告一段落。随之,暑期培训会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地拉开大幕。

打通枢纽,报名伊始

暑期实践培训会则是衔接报名与开启暑期调研实践的枢纽环节。培训涉及两个学校,整个过程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基地负责老师、受邀嘉宾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口述史培训员、学校会议场地空闲时间及意向调研员空闲时间的“最大公约数”,还需要协调两校培训活动的衔接工作,无疑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在向基地主任王老师汇报基本情况后,老师热心地给予了指导,即先确定活动场地借用时间,再以此为基础确定其它时间。确定场地是协调与会各方的关键步骤,确定了会议场地,开会时间与通知时间的确定便可以迎刃而解。接着,在两个学校培训时间的确定上,按照省时省力的原则,决定由近到远安排。通过与“百村”负责人协商,确定华中师大中农院的口述史培训人员先到西北师范大学培训,再到河西学院。协调工作准备妥当后,王老师建议西北师大的资料打印数量要小于报名人数,以免造成浪费。核算问卷与口述史资料打印数量后,印制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由于分管负责人需要考试、助管等原因,在培训会当天会前准备工作中,自己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确保组织会议前期活动有序展开成为面临的“大考”。临时求助伙伴提供人力物力等的支援、印制材料的搬运、会场的布置、人员的组织、会议后的讲解与材料发放等,看似容易,其实非常消耗人的精力,时不时地就会出现新的特殊情况需要去解决。培训后,签约结果远超预期——印制的资料完全没能满足参与热情高涨的调研员的实际需求量。西北师大最终206人签定协议,河西学院101人,最终调研员规模达到307人。辛勤的付出初见收获,再累也值得!

双重角色,开展调研

在肩负华中师大中农院西北基地暑期调研学生负责人的同时,还承担调研员的角色。正是由于自己是负责人,才要亲身经历口述史访谈和农户问卷调查过程。只有认真揣摩其中的特点与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为其他调研员进行讲解与指导,才能对特定的问题与矛盾“对症下药”,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地发号施令,最大可能地去为各位调研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生长在农村,却不了解农村。参加此次中农院暑期口述史实践活动,是本人第一次经历口述史访谈这种调研形式。通过口述史访谈,了解了生我养我的村庄,也对自己的家族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口述史访谈,也增进了我对邻里及村庄的感情。

口述史访谈过程看似简单,过程却显得较为曲折。如果仅仅将访谈理解为“录录音”或者“聊聊天”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缺乏对农业合作化时期历史的认识与了解,就难以把握访谈内容的实质与核心,就容易偏离访谈中心。如果缺少对访谈内容的领会与“翻译”,就容易造成老人对问题的认知偏差与误解,最终导致访谈材料缺乏信度与效度。如果不对受访者生活规律以基本的了解,就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首先就需要自己对合作化时期的历史加以温习,最简洁的办法是通过地方志的方式了解本地的合作化历史进程。其次,对口述史大纲的内容以“因地制宜”地改造,即以方言将其“转码”,以“接地气”的方式让老人听的进去、听得懂、讲的出来、讲的有效。最后,要细致观察老人的作息规律,才能有效抓住老人的闲暇,进行访谈。通过调研发现,本村的老人,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普遍都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养家糊口”与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因此,选择在老人的“下班时间”访谈很重要。

由于担任负责人工作相对繁忙,本次口述史调研仅访谈了两位老人。通过两位土改成分别为地主和中农的老爷爷口中,我认识了我的家乡黑树窝村子的历史变迁,通过另一种方式了解了老人们历经的艰苦岁月,通过农村土地产权的变迁过程,近距离地感受了共和国历经的沧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个村庄的变迁,折射了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也透射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联。农村老人的生活处境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我的访谈对象中,两位老人皆年近八旬。赵氏老人与妻子相依为命,有病痛,子女皆不在身边,房屋为土坯房,房龄至少40年,土地七八亩,靠土地租金度日。陶氏老人与老伴生活,与小儿分家,但居于一院房屋。老伴术后脊椎仍留有支架,陶氏爷爷身体健康。爷爷仍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是典型的“能行人”,里里外外的农业生产活动样样精通,每天早起割羊草,饲养数只羊羔变现,旨在为儿女减轻经济负担。

开展农户问卷,则是对现代西部农村的一次透析。中青年农民年富力强,通过辛勤劳作,日子过得相对宽裕。但随着小规模生产经济效益低下及受全球气候变化等的影响,不少年轻人被迫选择外出务工,进城谋生并安家落户。但对于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则不同。上年纪难以有足够的体力去种地劳作,基本皆与子女分家,除了政府补贴及饲养家畜外,几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年轻时过度的体力劳动造成病痛多发,因病致贫现象比较普遍,生活入不敷出。农村合作医疗很大程度缓解了以上老人的经济压力,但无足够经济保障的生活仍旧是老人们极度拒斥的,在他们眼中,即使付给住院经过报销后自己承担的部分“小钱”也是大钱,但更重要的是老人们普遍缺乏子女的陪伴。

农村老龄化比率加大、年轻人外溢、青年夫妇离婚率居高不下、新生儿较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抚养、传统农村趋向解体及农村空心化等现象,不免引人担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何以为继,大的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出现一些积极的现象。如有能力、有资金的农民,通过租赁外出打工者的土地,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从事规模化生产与经营。这样不仅有效发掘了土地集中经营的潜力,又充分挖掘了村中的闲散劳动力资源,为老人们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从而实现了多赢的局面。家乡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耕地较多且平整,如能普遍实现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集约化运作、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以合理优化配置,则土地的效益将持续提升。

第一次负责如此规模的活动,眼前一片黑,只能在虚心请教前辈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从宣传、招募调研员,组织和协调暑期实践培训会,指挥调研员在暑期开展实践,资料的回收与上报等一系列活动,到最终调研完成人数近180人,完成包括“农业合作化口述史调研”与“百村观察”问卷在内的调研文件近3000份。经历了很多,结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颇丰。非常感谢基地王老师给我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感谢华中师大中农院提供的广阔平台,感谢口述史培训员精彩独到的培训,也感谢上届口述史负责人和华师中农院“百村”负责人耐心的指导和讲解,更感谢共同组织活动的各位分管负责人伙伴和各位有志于用脚步丈量中国农村大地的调研员们。多方合力,才顺利推动了本次西北基地暑期农业合作化调研活动的顺利展开。感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