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守慧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9-09-02 浏览次数: 52884次
调研之程,成长之旅
初始培训的忐忑,不知如何下手。详细看完文件,满满两大页纸,依然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迈出第一步后,可谓不惧艰险,非常有意义的调研。在行走中学习,在调研里成长,在总结中收获。
“一叶知秋”村庄情
靖远县北滩乡独山村,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我以为自己对它很了解。可曾想,调研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家乡。2018年8月初,刚结束学校实践工作回到家,我就着手准备村庄调查事宜,8月12日我去了村委会进行村庄调查。调研中让我惊讶的是2017年村庄收入、支出都为零,而且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反映我们的村上报的是富裕村。在自己的印象里,我所在的村庄是一个房屋低矮错落、冒着缕缕炊烟、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村。自己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妈妈带着我跑了好几家相邻才凑齐了那几块钱。转眼,脑海里的小村庄已经成了富裕村?带着这个疑惑,我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然后,我发现这星星点点皆有迹可循。每家每户对于吃饭温饱问题肯定都不用担心,但家里学生较多的家庭依旧压力很大,而且单纯从事农业劳动根本不能保证有稳定收入。例如,因家乡今年连绵大雨,故往年本该在地里农忙的乡亲们都闲了下来,枸杞减产、瓜农赔本,这样的生活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并不能称之为富裕。但有从事商业或者外出打工的家庭相较于单纯从事劳动生产的家庭就好很多。而且我发现近些年村里雇佣情况相较以前有很大的提升,雇佣人数、雇佣类型、雇佣金额这些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村庄确实在不断发展,希望一切越来越好。
“二遭拒绝”农户卷
15户农户问卷,在没调查前我认为是很容易的,谁知却接连两次遭到拒绝。2018年8月15日,早早吃过饭后,我就让姐姐给我带路去采访。怎料,人家一听是问家庭基本情况,就一直闲谈,打太极般不愿接受访问。在此期间,我多次试图把调查的缘由、性质等解释清楚,可最后还是被拒绝了。本来兴致勃勃的我被这一开始的拒绝弄得有些受挫。姐姐安慰我说,他们前期创业时也是这样,万事开头难,让我慢慢来。我想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打起精神又跑了几家,有的人家非常配合我的调查,但是有的还是非常不配合。
2018年8月18日,有一户我采访都进行了一半了,人家突然不愿意继续进行下去了,当时自己特别难受,不过我还是尊重人家的选择。这也让我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容易的,不可眼高手低,脚踏实地才会学到更多。当然,采访农户我也经历了许多开心的事儿,和叔叔阿姨拉家常也很有趣。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虽然是同一个村,但每家每户文化素养、经济水平、教育观念等大有不同。在根据问卷访问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问卷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多我想了解的东西,我想更深入地了解我生活的村庄,想有机会还能和爷爷、奶奶聊一些当时的故事。调查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三顾茅庐”口述史
调查口述史时,我寻访了7户老人,从他们的表述中,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合作化的事儿,但因老人们年龄已大,许多事儿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所以我最终选择了5位老人进行深度采访。其中有2位是记分员,1位老人是地主。这位老人因当时所定成分为地主,很多问题只愿意聊而不愿意录音,这让我连续跑了3天,他才同意录一部分。在采访中还有一位爷爷记得当时他们上学时学的俄语,他说要背给我听,爷爷背的时候神情专注而自信,特别的幽默。我从他那里了解到当时他们所处环境的艰难,没有吃的食物,生活极度困难。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过来的。我突然觉得,我们所面对的种种都还算不上绝境。大多人会抱怨调研苦、给的钱少,但我觉得每一次调研都是精神历练,就像周爷爷说的:“给你们讲这些就像听古精的呢。”但这却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亲身经历!
此次调研最深的感受就是,没有实践一切都是闲谈,入家入户才能知晓农户详情,面对面的交谈才能理解农民朋友的片片赤心,高楼大厦掩映下的矮窗窄巷,只有不被表面俘获的人才能寻到。希望调研不仅仅成为停留在纸上的数据,而是能真正变成改善农村现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