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敬超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9-02-12 浏览次数: 3140次
【摘 要】苗族史,是一部悲壮的迁徙史。但苗族没有文字对其进行记载,所以这部迁徙史只有保存在他们丰富的口碑古籍之中以及一些传统习俗里面。长期以来,研究苗族历史的诸多专家学者,其研究成果中所用资料大都摄取于历代的汉文文献。但是,随着苗族许多口碑古籍文献的被发现,被挖掘和整理出版,它对我们研究苗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新的研究线索。论文运用汉文文献,结合苗族自己的口碑文献,重新梳理了苗族从传说时代至秦汉时期的迁徙情况,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关键词】苗族;历史;迁徙;研究
一、上古时代的迁徙
据《苗族简史》载,早在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已在今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生产生活。流传于大方苗族地区的《战争与迁徙》说:“博娄祖婆来开田,开在滔滔黄水边。……”这里的“黄水”推测应该为“黄河”。西南诸族,较为错杂,且名称繁多。我国古代,通称为蛮,后世称为苗。今世言之种族者,亦多通称为高地族。不甚加以分别,此甚疏也。至今有记载的书籍,略加梳理,分为五族:苗、粤、濮、羌、藏。[1]
苗者,为蛮字之转音。我国古代,称四方之异族曰夷、蛮、戎、狄,原以其方位定之,而非以其种族命名。今所谓苗族者,其本名曰黎。我国以其居南方也,乃称之曰蛮,亦书作“髳”或“髦”;早在尧舜禹时,已有“苗”的称谓,至商周时期,除继续沿用“苗”的族称外,周朝亦称苗族先民为“髳”或“髦”等,这与苗族的自称“mo耷43”和“mu33”或“mau53”的读音相近。《诗·小雅》:“如蛮如髦。”《韩诗》:“今夫肢体之序,与禽兽同节;言语之暴,与蛮夷不殊;混然无道,此明王圣主之所罪。”可见,今所谓之苗族与古称之蛮者无涉。然后世乃讹为苗。既讹为苗,遂与古之“三苗国”混。据汉文文献载,三苗姜姓。当五帝时,姬姜二姓之争甚烈。《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可见姬、姜二姓,实为当时两大族。自炎帝败黄帝后,颛顼、帝喾、尧、舜、禹、契、稷,相继而有天下者,皆黄帝之子孙;姜姓遥望故国,思乡心切,不过齐、许、申、吕;盖姬成而姜败矣。姜为姬败,乃南走。为九黎(黄河中下游)之君,时曰“三苗”。后人既不察今之苗族与古之三苗之别,又不察古之姜姓,其君九黎而称三苗,实在北方战败之后;乃误以为初与姬姓战于北方者,即为后来之三苗,所用者亦即为后来九黎之民;遂有今之苗族,先汉族入中国,后乃为汉族所逐之说矣。
苗族先民和诸夏族先民的关系,《战争与迁徙》载:“尤娄和沙陡开亲,尤娄沙陡把姻联。沙陡杀猪祭祖先,请尤娄去帮掌坛。”乃至以后发生的战争,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发生关系最早。历史学家周谷城在他的《中国通史》一书中说:“汉族与苗族的战争,当以(一)黄帝与蚩尤之战为最早,而最关重要。”[2]又说:“诸部族并立,因夺取优良的天然环境,常爆发战争。中国的天然环境,自古以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平原为最优良,所以古时诸部族的战争,常以这一带地方为对象。”[3]《战争与迁徙》载:“博娄住在黄水边,纺纱完了又洗线。黄水河边晒满纱,浑水河边晾满线。黄水河流十二岔,那是博娄的地方,浑水河流十二湾,那是尤娄的地盘。”[4]蚩尤相传为九黎的酋长。关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史记·五帝本纪》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夫既云“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弗能征”矣,又云“欲侵陵诸侯”。黄帝时,神农氏逐渐衰落,诸侯趁机相侵阀,鱼肉百姓,暗无天日,致宾服多来。然“三苗”酋长蚩尤,贪暴不服,侵阀诸侯,黄帝征兵蚩尤,交战于涿鹿之野而杀之。苗族口碑古籍文献《战争与迁徙》载:
……
Shuad Ndrous jaox draos nak draod lol,
两军恶战浑水岸
Shuad Ndrous xik draos nak draod bongb.
两军血战黄水畔
涿鹿之战失败后,从长江下游迁徙到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的位置,苗族活动区域大概位于“洞庭、彭蠡”(今天的洞庭湖、巢湖的古称),不管上古时候还是今天,这两地都是“鱼米之乡”,在大方县苗族地区流传的口碑文献《战争与迁徙》载:
……
Yeus Loul nyaob juax lob bangl nzhuab,
尤娄居九个碧湖
Drous dout lax dax.
又开了垄垄良田
……
Houd bangl rongt yos nzhel,
湖水上域好养鱼
Ghangb bangl rongt zhaot ok.
鸭群放养湖下边
Bangl nzhuab bof ndox hod,
碧水倒映着蓝天
Ndox hod deuf ghangb bangl.
蓝天碧水紧相连
流传于湖南苗族地区的《爬山涉水》记述:“一帮代熊代夷代稣,一群代穆代来带卡;又扶老携幼上迁,有拔船继续上划。从雾滚雾嚷上来,从务流务泡上来;从垌务垌垱上来,从垌焦垌湾上来。”[5]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苗族古歌》栽:“从前六支祖,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6]洞庭湖、巢湖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湖泊组成,上述口碑文献的“九”是个多数量词,不只是九,代表的是多,结合相关史料,当时苗族先民应该是迁徙到了洞庭地区,并且在此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二、尧舜禹时期之“三苗”
尧舜禹时期对三苗的记载相当多,贯穿了整个尧舜禹时代,从尧开始,两大集团的战争延续了两百年之久。
退居长江流域后,苗族休养生息,逐渐强大后又不断兼并周边部落,从而形成一方霸主“三苗”。《国语·楚语下》:“三苗复九黎之德。”注曰:“三苗,九黎之后。”《尚书今古文注疏·吕刑》云:“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居于西裔者为三苗。至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之。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历数失序,《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曰:“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谓此其曾到南阳附近。《尚书》又云:“禹时有苗在洞庭逆命”。可见苗族在上古的疆域,似未越洞庭、彭蠡之间。《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乃分北三苗,窜于三危。”三危,即山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即今甘肃省内,“流”“放”“迁”“殛”都应是迁徙的意思。《墨子·兼爱下》也录有《禹誓》全文,其文曰:“济济有众,咸听联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尧舜禹时期对“三苗”的不断征战,使其大部分苗民被迫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迁至山林沼泽,少数苗族避入西南山区。庞大的“三苗”集团就这样消失了,之后,“三苗”“有苗”不再见诸于史册。
三、西周对“荆蛮”地区的征讨
然而另外一支队伍到达了“荆蛮”地区之后,逐渐形成“荆蛮”势力,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荆蛮”大约形成在商朝前期。早在成汤时,“商师征有格,克之,遂征荆,荆降”。《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尚书正义》云: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孔颖达疏曰:“此州北界到荆山之北……南及衡山之阳,其境过衡山也。”可看出,荆州的范围,主要是洞庭湖南北,即今湖北、湖南二省及邻近地区。这支队伍在“荆蛮”地区慢慢强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文化、制度。
在周武王灭商后,迁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平王时再次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历时250余年,史称“西周”。《古本竹书纪年·周纪》云:“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又云:“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喧,雄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吕氏春秋·音初篇》载:“周昭王将亲征荆蛮,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及双,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史记·周本纪》曰:“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国世纪》曰:“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腔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左传·僖公四年》曾载周昭王亲自率师南征荆楚,结果“南征而不理’,六师尽丧。
从上述记载看,周昭王十六年、十九年、末年三次亲征“荆蛮”。周穆王即位后,继续对“荆蛮”“蛮荆”的征伐。《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穆王征发大戎时祭公媒主的谏言:“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招,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考王,囚祭,月招,时享,岁员,终王,先王之顺祀也。”可看出,周穆王十七年、三十七年两次伐“荆蛮”“荆楚”。周穆王之后,在懿王、孝王、厉王期间,“荆蛮”“荆楚”可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力又得到恢复的“荆蛮”又起而反抗。周宣王即位后,再次发起征伐“荆蛮”“荆楚”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今本竹书纪年》云:“宣王五年,被八月,方叙串师伐荆蛮”。《诗经·采》对方叔挥师伐‘荆蛮’”有如下记载。《诗》云:“采薇,宣王南征也。”孔颖达曰:“谓宣王命方叔南,征蛮荆之国。”上述的历史文献可知,征荆蛮、伐荆楚,主要是在西周时期。大方苗族地区流传的口碑文献《战争与迁徙》载:
……
Shuad Ndrous shab zhit gol,
沙陡的野心不死
Shuad Ndrous shab zhit duas.
沙陡的霸心不甘
Zhaot draos duax bongb hmongb deb qeut,
派兵来抢蒙地盘
Zib draos duax huak hmongb qeut nyaob.
率兵来夺蒙江山
Shuad Ndrous jaox draos ongd nab duax,
沙陡兵马似潮涌
Shuad Ndrous zib draos npout yit zos.
沙陡将士像浪翻
口碑文献可以看出,对于荆蛮地区的征战就像描述的那样似潮涌浪翻,也符合历史史料记载的倾巢出动对“荆蛮”地区的战争,但战争永远是残酷的,西周大军同“荆蛮”“蛮荆”经过一番鏖战,最后周朝军队获得了胜利,俘虏了“荆蛮”大批人口。
……
Shuad Ndrous zhaot deul pid hmongb deb,
沙陡放火烧苗家
Pid leuf juax jouf juax ndrangl.
烧完九十九个坝
Shuad Ndrous zhaot draos duat hmongb qeut,
沙陡率兵掳苗家
Duat leuf yif jouf yif raol.
八十八寨全杀完
Juax jouf juax ndrangl zhit muax vangx zhed,
九十九坝家园毁
Yif jouf yif raol ghoud duas zhut nab.
八十八寨尸骨烂
而苗族也在战争中失去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又必须往更偏僻的地区迁徙,根据史料与口碑文化推测,这一次这一支苗族迁徙到达了武陵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重庆等地。流传于大方苗族地区的《战争与迁徙》载:
……
Shuad lol dout ndox nyaob.
沙家独把天下占
Hmongb zhid njet houd daox shab,
苗家逃到高山顶
Ndros nangl nongs uat ib ged.
与禽兽相依相伴
Hmongb njet ndaot houd daox,
苗家逃往高山上
Ndros nzongs zhod uat ib beus.
和虎豹同居深山
流传于滇东北苗族地区的古歌记述,“格武爷老、格诺爷老携手又迁徙,迁到昭利纳高山上,在资果坪、资更山住下”。
战争永远是导致迁徙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春秋五霸至战国七雄合计约424年。政权更迭致兵连祸结,涂炭百姓,春秋各国,大小战争约212次;战国大小战争约220次。早在楚国的强盛时期,就有部分苗族先民为躲避战祸而扶老携幼西迁。
四、秦汉时期的西南地区
秦汉时期,处在武陵地区的苗族得到一段稳定的发展时期,自汉以后,中国所致力者,乃在今川、鄂、湘三省之交。《后汉书》云: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置黔中郡。汉改为武陵。今湖南沅陵县。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虽时为寇盗,而不足为郡国患。光武中兴,武陵蛮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单程等,据其险隘,大寇郡县。遣刘尚击之,败没。二十五年,马援乃破平之。章、和、安三世,澧中溇中诸蛮,溇水,今澧水支流九溪河。数为寇盗。顺帝永和元年,武陵太守上书:以为蛮夷率服,可比汉人,增其租赋。其冬,澧中溇中蛮反。以李进为太守,讨破之。进简选良吏,在郡九年,得其情和。桓、灵时,长沙、武陵、零陵蛮,零陵,今湖南零陵县。复数反叛焉。三国而后,纲纪废弛,此族遂大为侵寇。《南史》述其事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巴、蜀,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于魏氏,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盗。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其族渐得北迁。宛、洛萧条,略为丘墟矣。”案夷陵以西,本为濮族所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汉武帝时,唐蒙使南越,得吃的蜀“枸酱”,因转道晓谕夜郎,将其地改为犍为郡。其他等地分为牂牁、益州等郡。复次又有蛮族,以分布地的不同,而异其称。在大江南北的武陵蛮、澧中蛮、溇中蛮、零陵蛮、勉中蛮、零阳蛮。后汉光帝时,武陵蛮地盛,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率单程内寇,为患数载,汉将刘尚始讨平。五胡之乱,举族北迁。《史记》:“诸蛮北迁陆浑(今洛阳)以南”,偏浓由谷。在武陵的有辰溪、雄溪、酉溪、武溪、檏溪,谓之五谿蛮。又有豫州蛮者,概和雍荆诸蛮为一族。外次酉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称为五水蛮。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不断地征伐向“武陵蛮”“五溪蛮”。除战争外,沉重的赋税也是苗族迁徙另一原因,据《后汉书·南蛮传》载:“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饯。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院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沉重的赋税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再度西迁。一支沿着氵舞阳河西上,迁往思州(今岑巩县)及思南等地;另一支沿着沅溪西上,迁入黔东南地区。经历过不断战争迁徙的苗族已经经不起战争的摧残,进而又有的苗族先民迁徙到黔北、黔西、川南、广西、云南等地区,因而分布较为分散。虽然之后的朝代仍然有小规模的迁徙,但是大部分的苗族基本稳定下来,形成今天的整体格局。
五、结语
苗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印,尽管官方对其的史料记载甚少,但是通过零星的史料与口碑文化,我们仍然能推测苗族在先古时候的迁徙史迹。口碑文化虽然不是官方史料,但是对于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却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然据古书的记载,有史以来,苗族的居住地当在今江汉流域,《战国策》吴起云:“三苗之君,左彭蠡之坡,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恒山在其北。”《韩诗外传》卷三:“当舜时之时有苗不服,岐山在南,恒山在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水。”是知当时该族多居于此。黄帝时苗族酋长北侵,被黄帝杀于涿鹿之野,苗族势力大挫。尧时苗又行北侵,尧克之于丹水(今河南内乡)。及舜又窜其凶暴者于三危,禹时有苗又在洞庭逆命,被禹大加诛戮。自是大江以北,苗迹稀少。春秋时,楚崛兴南方,蛮尽服属楚。汉时有所谓西南夷者,在今沅、黔、乌、金沙诸流域,及滇池等地,居委苗族蕃息的地方。武帝时,经唐蒙等的侵伐,置牂牁、益州等郡,而苗族约多居于山谷,唐时,滇境六诏,为南诏所并,遂蔚成大国,和唐并峙,宋时的大理、后理以滇为根据地。元明清三代于西南夷族,初设土司羁縻之,然时叛时服,长为中国西南部的边患。自清鄂尔太改土归流政策施行后,滇、黔、川、湘、桂、粤诸省的苗族开始接受一些汉文化。
根据上述史料与口碑文化,笔者推测上古时期的苗族先民迁徙路线为以下两条,第一条: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川陕交界处——川南、滇东北、黔西北——云南;第二条: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西——湖北、湖南——重庆、湖北——黔东南、黔西、云南。
参考文献:
[1]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3]黄涤明.黔贵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5]罗兴贵.战争与迁徙[J].杉乡文学,2012.
[6] 中国作家协会贵阳分会筹委会等.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苗族古歌[M].中国作家协会贵阳分会筹委会,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