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晓明 徐海晴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长白学刊》2019年01期 发布时间:2019-01-14 浏览次数: 11985次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切实满足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短板,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脱节、供给主体与需求结构相背离、供给方式与需求广度相冲突、供给形式与需求方式相矛盾等问题凸显。破解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应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构建人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矩阵,对症下药;协调多方供给主体,明确分工;利用大数据思维优化线下供给,创新线上供给;创新供给形式,实现有效供给。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近年来,政府虽然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下了很大气力,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与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有的刚性供给与弹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重新审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有效性、满意度和需求导向,实现文化“精准扶贫”,必将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一、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新矛盾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在资源配置上,供需失衡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产生矛盾的主要根源,必须予以重视。
(一)无效供给
无效供给即已经供给却没有取得效果,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的“供需错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基层政府所追求的“政绩工程”———农家书屋。据调查显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设立了农家书屋,但其结果却差强人意,一些地方甚至无人问津。地方政府官员重视“硬指标”而轻视“软指标”,使得农家书屋建设被边缘化,而在政绩导向下农家书屋政策执行呈现“悬浮化”的特征,且具有较大的趋同性,失去了农家书屋应有的功能和作用。[1]相反地,目前由于二胎政策的放行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农村群体人口结构呈现“幼多老多”的格局,对于老幼这一群体来说,文字的识别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许多地区农家书屋的利用率较低。这一部分群体更倾向于室外健身、上网、看电视等娱乐方式,因此,对这一部分群体的文化需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很有必要。
(二)供给不足
供给不足即需要供给却没有供给,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方面的“缺失”。由于农村群体特殊的人口格局,以往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局限于看电视、听广播、打麻将等单一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期待和需求导向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娱乐方式,而是期待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现在,人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健身娱乐、艺术表演与培训、休闲旅游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当然,不同年龄结构群体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群体,他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层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人们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兴趣也越来越高,更加乐于接受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传播的公共文化,以期在文化参与过程中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呈现丰富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地方政府为了最大化地展现政绩,通常采用可视性的文化设施“硬供给”,而对文化活动的“软供给”则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供不足。另外,有学者在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中发现,61.58%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地文化产品不够丰富且很多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认为文化产品完全匮乏的比例高达31.97%。[2]可见,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亟须创新与改革。
(三)需求的复杂性
人的需求本身就具有多维度和多样性的特征,而文化需求则更具有广泛的复杂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往往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新时代新常态的到来,人们的文化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向较高层次转变。在客观因素上,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受其地理位置、社会资源及人口结构的影响,其文化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前,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其在主观的选择偏好上,相比于传统的知识文化性需求,娱乐性文化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如何有效满足农村群体的文化需求,亟须创新与优化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只有以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点进行供给,才能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新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脱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基础上的,人们的满意度与需求导向密切相关。如今,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已从“政府文化输入”模式为主转变为“自主选择接收”为主的供给模式,即从“被动”转向“主动”。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诉求得不到有效表达,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的重要原因。目前,虽有不少乡村地区已经设立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站点,但不难发现很多地方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不少是由于政府部门基于政绩考核的压力,而并没有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就“自作主张”,最后带来的是资金和资源的浪费。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导向及满意度的研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对象为123份,调查结果如下:
由图1可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农村呈现空心化、个体化状态,人口结构以老、幼为主,而这部分人的需求也占主要部分。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导向与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息息相关,人们最想享受的两项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广场和文化汇演比赛及培训却没有得到满足,其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却让人们不甚满意。由此可见,缺乏有针对性的供给、供需错位仍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1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占比
(二)供给主体与需求结构相背离
表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现状、满意度及需求导向
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围绕基本的文化诉求呈现出整体化结构,与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情感需要等需求要素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多元化的,主要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多元合作型、私人承包型等。在实践中,主要以多元化主体供给为主,而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常存在协调不当、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使“多元化”演变为“碎片化”。“碎片化”的供给主体将会打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结构的整体性,在文化管理领域,多部门的职能重叠交叉,有效协调困难,多头管理严重,最后造成供给内容散碎交织,供给效益差,甚至出现所谓“半吊子”工程等局面。[3]目前,由于社会组织的涌现,政府部门将部分项目转交给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组织而言,由于政府监管和资金的缺位,这些社会组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资金不足、人才不济等问题,势必带来项目的中止亦或是资源资金的浪费,[4]使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呈现不升反降的趋势,这无疑与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背离。(见图2)
图2供给主体与需求结构关系示意图
(三)供给方式与需求广度相冲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因此,相较于以往,在文化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大。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更在乎自我修养的提升,例如,看文化展览、欣赏艺术等拓展文化视野等方面的需求;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不再满足于之前看书看报听广播的单一需求,而是追求集文体娱乐、技能训练、才艺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需求。可见,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亟须多元化的供给方式予以提供。现如今已经是“互联网 ”与“大数据”的时代,大部分农村也已经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主要集中在“线下”,即所谓的“文化工程”。“线下”供给的效果不甚理想,部分“文化工程”无疑成为了一种“摆设”,便携性差且提供的内容价值性低。此外,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年轻的村民更倾向于从“线上”获取服务,方便快捷,能够第一时间享受文化服务带来的价值,而部分农村却并未开发“线上”供给,使得农村宝贵的网络信息资源闲置,限制了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造成现有的供给方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文化需求。
(四)供给形式与需求方式相矛盾
人们的文化需求偏好与供给形式密切相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而根据各项调查得知,农村居民最想享受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文化活动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化宣传教育方式以及“直接灌输”的供给形式由于其传播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亟须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现在人们更喜欢以各种展演的形式,“广场舞”以及“歌词改编”等文化传播形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农村文化社团水平良莠不齐,加之政府监管的缺位,部分不合格的文艺团体在婚丧嫁娶及各种村民活动中“大展拳脚”,盛行的艺术表演形式多为杂技表演、大尺度唱跳表演等,一些带有低俗趣味的表演夹杂期间,这与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此外,农村“宗族势力”及“乡村精英”等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参与。
三、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新矛盾的对策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刚性的,需求是弹性的,但是供给与需求又是紧密相连的,应围绕需求供给,供给要满足需求。具体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要包括需求内容、需求结构、需求广度、需求方式等方面,与之相应地则应从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形式来提供服务(见图3)。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即需求内容的增多、需求结构的扩大、需求广度的延伸、需求方式的创新等,刚性的供给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革新,将会产生新的矛盾。但是,需求的弹性又是非常大的,也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会根据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情感因素以及自身偏好等方面发生变动,而供给的革新是相对滞后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一蹴而就,因而供给与需求之间会产生时间偏差,影响供给有效性。因此,在供给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需求变化的方向和侧重点,随时发现在供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不足,并进行有效地调整与反馈,以有效避免弹性需求与刚性供给造成的矛盾性问题。
图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
(一)构建人们真实的文化需求矩阵
1.掌握需求动态,增加有效供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步提高。要想打破无效供给和供给不足的局面,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必须切实掌握农村居民的真实文化需求状况。根据布迪厄的文化消费理论,不同阶层之间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各个不同地区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及经济差异科学合理地组织调查问卷,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以扩大调查范围的覆盖面,增加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要畅通群众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汇集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偏好,根据收集到的反馈,实现有针对性的供给。[5]无论是传统的“线下”平台还是“线上”平台,其目的,都是为了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积极回应群众的文化诉求,以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依据,提高供需契合度。
2.构建需求矩阵,实现精准对接
要想实现文化供需的精准对接,构建文化需求矩阵是个有效的方法。目前政府部门的供给多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而忽视了广大农村群众自身的文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层次也在提高,因此,构建以人们真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分类矩阵模型更能有效地把握需求,实现有效供给。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区域特征,需要制定不同的文化需求矩阵模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将文化需求划分为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有关尊重的文化需求、自我实现的文化需求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将文化需求划分为稍低层次的需求,例如,有关安全方面的文化需求、爱与归属感方面的文化需求等。其次,可以根据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呈现出“幼多老多”的人口年龄结构构建文化需求矩阵模型,将人们的文化需求分为健身娱乐、才艺表演与培训、学习知识、社会交往等,这部分群体的文化需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上也占主要部分。此外,也可以根据宗教信仰、性别、自身特色等来对不同的农村群体划分不同的文化需求层次。在文化需求矩阵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以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为横坐标,以人们的文化需求总量为纵坐标,从而分析需求的主次及普遍性程度,实现精准对接(见表2)。同时,文化需求矩阵模型的构建需要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调试和变动,确保文化需求矩阵反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表2文化需求层次矩阵模型
(二)协调多方供给主体
1.以政府为主导,引领文化需求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6]。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其改革思路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重要启示。为满足文化需求结构的整体性,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也是一项重大创新。在文化市场化逐步成熟的今天,文化供给侧应当将文化消费需求作为重要考量,换言之,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会催生出人们更多的文化需求,因此通过供给侧改革引领文化需求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是,引导文化需求走向的主体只能是政府,与以往的“强制灌输”不同,这种文化供给侧的实施重在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对此,政府需要进行严格筛选与评估,以提供更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因此,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应当加大文化采购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改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提供的供给方式与内容,在促进文化消费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2.寻求多方合作,完善监督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凸显多元主体供给的必要性。在政府主体层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处于多个政府部门工作的交叉点,需要各个部门进行有效协调,以防止出现“碎片化”的局面。此外,要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协调机制,明晰权责关系,制定权责清单,既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也避免出现管理的“漏洞”以及职能缺位现象的发生。各部门间有效的协调机制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与质量,同时又可避免资金与资源的浪费。在非政府主体层面,政府通过购买、委托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多元主体丰富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并缓解了政府单方面供给的财政压力。但是,不同供给主体的素质千差万别,为防止不合格的文化组织及团体“混入其中”,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在供给主体的选择层面,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遴选供给主体,并对供给主体的口碑及实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供给主体的规范性和正当性;在供给主体供给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地跟踪与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弥补多元供给主体的供给“漏洞”;通过对供给结果的评估与考核,确保按照合同及约定的要求向农村居民提供服务,为避免评估主体的单一化,可以设立多元主体进行评估,以增加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并进行总结分析,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7]
(三)利用大数据思维优化供给方式
1.结合人口结构的特点,提供线下与线上供给
目前,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多幼多”特征。由于老年人和儿童通讯网络知识相对匮乏,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实地线下活动”。具体来说,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例如,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文化需求,使其成为一个适合老年人和儿童读书学习的文化宣传基地,并且文化基础设施的选址要考虑便捷性,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广场演出、才艺表演及培训等方面的文化需求,这也符合农村人口结构的特征,由于老、幼这部分群体闲暇时间较多,他们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高,因此应着重调查了解这部分群体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供给的自主性,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真实文化需求。此外,还应考虑需求结构的整体性,由于近年来城乡人口流动性较大,且多以青年人、中年人为主,目前在农村这部分群体虽然占的比重较低,但是也不能忽略他们的文化需求,可以根据人口总数及需求特征提供服务,即线下供给重在实用而不在多。
2.利用大数据思维,搭建供需平台
在青年人口流失严重的乡镇村落,留下的青年中有些人严重沉溺于手机游戏和低俗网络文化,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单一。但这一现象也恰恰反映了这部分群体渴求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导致其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针对这一部分群体沉迷手机的现实,可以通过“线上”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其精神生活。新时代必定是“大数据”“互联网 ”的时代,互联网为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供了契机。首先,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可以建立网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线上书库、线上影视库等,创新在线获取信息知识的数字化平台。其次,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信息数据库,甚至可以搭建线上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平台,将实地调研的文化需求进行详细分类,设立线上文化需求层次矩阵模型,以此为导向,实现文化精准扶贫。总之,应充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文化平台的便捷性及高效性,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线上供给渠道进行创新开发,避免宝贵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浪费。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有效地跟踪与监管,防止不良的网络文化腐蚀青年人的思想、进而加剧“青年文化空白”现象的发生。
(四)创新文化供给的有效形式
目前,农村人口中老年人群体占比较大,而这部分群体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的接受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供给形式息息相关。由于农村的老年人群体深受传统的文化供给形式熏陶,例如,一些人对于“样板戏”的曲调不仅颇为喜爱,而且耳熟能详。对此,可以将传统的旧形式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例如,进行“歌词改编”,不仅能反映当时与现在的现实生活对比,而且还能有效地宣传新时代的思想文化,无形中增进了这部分文字识别困难的群体对当今先进文化的理解,同时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当然,对于其他传统的文化供给形式,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充分借鉴其对公共文化供给有效的一面,革故鼎新,有效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供给形式也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比如近几年比较盛行的“广场舞”“小品电影”“歌曲才艺表演”等形式,这些新形式之所以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体现了文体娱乐与自我实现的融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可以将先进的文化思想融合到这些新形式中,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而且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这种文化。例如,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在村里举办“放电影”“小品表演”及“广场舞比赛”等活动,使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凝聚力。此外,在特殊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宗族势力”及“乡村精英”等社会资本的主导性作用,采取最适宜的文化供给形式,通过他们引领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活动“无人问津”的局面。在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形式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复杂性和文化爱好的多样性,不断探索更加灵活的供给形式,注意差异性和适用性。
要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这篇大文章,在供给内容层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在供给主体层面,政府、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创新文化供给的有效形式,推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黄雪丽.农家书屋政策执行:困境分析与破解之道[J].图书馆论坛,2017(3).
[2]陈建.超越结构性失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9).
[3]陈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问题研究——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7(8).
[4]张志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民自主供给[J].科学社会主义,2016(5).
[5]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
[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2017-04-08.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_1117099915.htm.
[7]仁和.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送电影下乡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