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田野日志

国庆,我们还在田野:向国庆期间仍在调研一线、工作一线的中农院老师们和同学们问好

作者:网络与新闻部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0-08  浏览次数: 1742

2000年成立以来,基地始终以实证为立院之基,不断探索“调查-学习-科研”的协同并进,取得了累累硕果。16年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所有老师和学生的付出与奉献。今年的国庆佳节期间,仍有一批调查员行走在田野之间,在四川、安徽、河北、河南四省相关地方开展村庄调查;同样有一批调查员正在甘肃、云南等地进行贫困村专项调查;其他很多留校的学生也在集中攻坚村调的专题整理或问卷审核……我们对假期依旧坚守在调查一线、坚守在工作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所有为基地发展努力过、付出过的师生们,也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基地发展的朋友们。祝大家调研圆满、工作顺利、节日快乐!


陈军亚教授

时隔两月再回村,老人们问的最多的是:你怎么又回来了?我也笑着问他们:“您怎么又在做活路?”他们笑着回答:“不做活路不自在,做活路,做到死诶!”

在回访和看望中,得知两月前访谈过的老人已经过世,曾经十分健谈的地主老伯如今身体微恙。行走在村落,大家“老师老师”叫个不停。感念老人们的热情,也感念身上的责任,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记录他们平凡的村野人生。让老人们进入历史,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和感恩。

用农民精神做农村研究:勤做活路,乐享人生。



李 敏

长江小农的调研终将告一段落,这是一次心路的行走,相较于身之所受,心之所受更让人刻骨铭心。调研路上的艰辛和苦难只能独自承担和感受,所幸老师、家人、朋友、同学的鼓励和安慰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调研之路上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吕进鹏

从长江“水网村落”走向华北“水井村落”。祖国母亲生日来临之际,秋高气爽,行走于燕赵大地,感受颇丰!初到石家庄市藁城区,觉知当地人工作节奏慢于南方,生活方式比较粗糙,不像南方社会那么精致。藁城调研工作接洽后,与小伙伴试调研廉州镇某村,感受到了华北小农的“水井”底色,水井分灌溉水井和饮水水井,前者在田,后者在村,水井的产权或属于几户公有或一个大户私有,如果自己的井水水质差,就去别人的水井中担水吃。水井也成为试调研的一个突破口,次日行至邢台市西北部的村落,水井又被称之为“洋井”(因为当地村民解放前靠洋人的钻井机器凿井),村民集体出钱出力打井。试调中,除了水井、看井人、看青、大刀会、庙会,几个村落的其他形态丰富程度均不太理想。明天就是假日了,对于乡土村民,假日并未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多大影响,对于行走乡野的调研员,假日的概念早已在与村落历史的拯救、与老人生命的赛跑中被淡化!寻村试调还在继续,今晚已与另外一个乡的干部取得联系,明天一大早便可寻村该乡。



覃榆媛

因为下村的时间比较敏感,距离国庆长假很近,出发前已提前做好电话沟通,届时可直接前往区老龄委面谈。28号下午和藁城区彭主任会面说明来意后,先后推荐去了廉州镇和南营镇,前者离城区市中心太近,后者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太快,大部分村里已经建起了现代化住宅小区,试调研的结果不太理想,接连三天寻村无果。想着第二天就是国庆节,换镇换村都变得不切实际,最后只能拜托当地褚主任先将自己行李箱寄存在休息室,正所谓无箱一身轻呀,我计划利用国庆期间自己先下去探点寻村,了解情况,收假后再与上层领导沟通。今年国庆注定是一次孤独的选村之旅,不过我坚信,好事多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满怀期待的华北调研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觉得下村的时间点和选镇选村上都存在一点问题,有时候调研员与上级沟通时善意的引导和建议很关键,同时也要考虑北方行政部门办事的时效问题,希望接下来调研员们下村时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以此为鉴!



耿 闯

从市老龄办到县老龄办,再到镇民政办,最后到村里,步步惊喜。遇到了热心的淮师大王老师,遇到了耐心负责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遇到了在镇政府工作的河南老乡,遇到了淳朴、善良的村民。此行,我很幸运,我很感动,我会铭记。

人的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到了实现”。我们在建设中国农村数据库的同时,也在建设自己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便是经历、能力、知识、素质、视野、情怀、回忆。感谢学院给的机会,感谢帮助、挂念我的人。



张会芬

专题整理篇。从访谈到专题整理,经历了“录音—文档—项目—专题”四个阶段,摸索的过程虽然耗时较长,也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最后收获颇多。第一,访谈基础不能丢,但不拘泥于基础;第二,发现新亮点的时候要不断追问,忌“一嘴带过”;第三,整体访谈紧扣专题,细节更多、内容更丰富。

日常生活篇。村调的顺利倚仗合适的村庄、明白老人多,也离不开一日三餐的安定。福利院像是一个扩大家庭,老人多、生产活动多、欢乐也多。一日下来的访谈、听录音、整理,每天循环往复,感觉累了乏味了可以一起劳动、一起聊天、一起笑话。感恩对我友善的访谈老人,感恩魏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

以长江村调为经验和教训,相信华北村调会做的更好。



周 颖

村调快接近尾声了,越到收尾总结反而越舍不得离开,每天的调查都有新线索值得挖掘。今天虽然是国庆节,村庄的节日气氛却并不浓厚,我所借住的阿姨依然早上6点起床就去干活了。法定节假日并没有打乱村庄的生活节奏,反而是气候的变化带动着村民的活动变化。入秋后,开始进入农闲时期,村里请客吃酒的多了,嫁娶这个月在这个小组就有两次。阿姨夏季时常空着的麻将室,在降温后天天有人打牌(打麻将的声音太大,午休从此结束……)从夏季到秋季,两个月的调研让我一点点了解这个村落,熟悉它的气息,追上它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