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2014年暑期“百村观察”启动仪式暨总结表彰大会顺利召开

作者:谢 川   责任编辑:中农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173

2014年623日上午,2014年暑期“百村观察”启动仪式暨总结表彰大会在科学会堂召开,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杨臣、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石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出席并讲话。人文社会高等院办公室副主任徐剑、中国农村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郝亚光、中国农村研究院杨嬛老师和黄振华老师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次大会由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主持。
    首先,李向农副校长指出,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农村暑期调查是一项“上关天气、中通人气、下接地气”的活动。同学们奔赴不同的调研点开展田野调查,不仅提升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同学们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丰富人生阅历大有裨益。学校对于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建设和成长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中国农村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不断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预祝中国农村研究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党和国家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资政服务,努力打造成中国农村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品牌。
    共青团书记杨臣说,农村调查是同学们步入社会的一次实践,也是认识中国乡村的一次难得机会。希望同学们“以实践为师、以群众为师、以书本为师”。在调研中发现真知,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百村观察”项目
不仅有常规调查,而且还针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项专题调查。研究人员根据调研获取的数据撰写咨政报告,为党和国家献言献策,为中国的三农发展贡献力量,深刻地体现了高校服务国家的担当和责任。

石挺副院长谈到,“百村观察”项目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该项目以跟踪观察、深度访谈为特点,每年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将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知识宝库。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既要与农民打交道,也要与地方官员打交道;既要学习填写问卷,也要学习深度访谈;既要开展实地调查,也要撰写咨询报告。可以说,通过“百村观察”项目,同学们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接着,长江学者、中国农村研究院徐勇院长从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过程中获得灵感,他认为“百村观察”项目与世界杯足球赛和有着异曲同工的精髓。他将这种精髓概括为“竞争、团队、韧性、规则”的八字精神。第一,从古到今,我们就生活“物竞天择”的竞争中,比赛中有竞争、国家间有竞争,“百村观察”工作中同样有竞争。人生与弈棋、赛球并无二致,只要入局,就应该是一场志在必得的壮烈斗争。我们唯一的竞争优势是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前行。第二,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我们“百村观察”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大家需要懂得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第三,“百村调查”是一个持续性的调查平台。我们是同一个村同一批农户连续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调查,在2013年,我们基地班同学光行程就有3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这其中就需要世界杯足球运动员那种韧性。第四,足球有足球的游戏规则,我们基地班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希望大家遵守基地班的规章制度。同时,徐勇院长从习近平主席谈到的足球“中国梦”联想到基地班的“基地梦”,他认为大家应树立起“改造自我,贡献社会”的梦想。

再次,老观察员党亚飞同学代表中国农村研究院基地班为2014年中国农村暑期调查启动大会作动员发言,以自己亲身调研经历向同学们分享调研收获,不仅使同学们充满顺利完成调研任务的信心,也使同学们对调研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言过后,与会领导为优秀调研员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最后,邓大才教授为大会作了总结讲话。他鼓励同学们树立调研信心,努力克服调研中遇到的困难,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并预祝同学们在调研中一路平安、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