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建霞 责任编辑:中农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159次
2014年6月21日下午,中国农村研究院重点研究基地班首批毕业生求职经验交流会在逸夫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办。中农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徐剑出席,2012级、2013级基地班学生参加了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邀请到2012级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黄上真、段凤桂、黎飞燕和周阳四位同学分享求职经验。黄上真讲述了大学辅导员的求职过程,介绍了自身求职定位、简历投递、笔试和面试的经验。段凤桂分享了其丰富的求职经验与教训,告诫同学们要珍惜基地班学习、工作的机会,注重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增强求职自信。黎飞燕认为求职过程中“知己知彼”很重要,不仅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还要了解应聘单位的需求,另外,积极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也十分必要。周阳生动诙谐的讲述了个人曲折的求职经历,并将其分成了求职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是不断明确求职目标的过程。四位主讲人均强调,自己在中农院培养的能力让他们在求职中大为受益,希望同学们珍惜好在校的学习生活,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间,现场同学就各种求职细节向四位主讲人寻求解答。最后,邓大才教授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四位学生的求职表现,看到了他们进步、成长乃至成功的过程,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邓大才教授还强调了求职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从宏观上来说,一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同学们在发掘自身优点的同时,应客观定位自己;二是要“目标准确,因地制宜”,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地域特点选择就业岗位;三是要“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突出基地班“农村调查、咨询报告、地方经验总结和平台工作”四大优势,体现出“农村”学科特色。从微观上来说,求职要放眼全国,树立自信,同时抓住机会,努力尝试。邓教授还勉励学生做好现在,不怕吃苦,写好论文且认真调查,为就业做好准备。
据悉,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教育创新基地班为2012年开始召开,由政治学理论、政府经济学及农村和区域发展三个专业组成,其中农村和区域发展专业为两年,所以今年为首批毕业生。截止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2%,大部分同学在涉农传媒、涉农银行、涉农党政部门等单位工作。而此次交流会旨在为我院学子搭建一个与优秀师兄师姐交流的平台,以便大家尽早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明确学习和研究方向,掌握求职技巧,增强求职的自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