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农成果 > 中农研究

功能型理事会:为农村产权改革保驾护航 ——基于江西省余江县村民理事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 彪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02-15  浏览次数: 5545

农村每次重大改革都离不开农民的创造,如今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然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农民创新创造,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但长期以来,农村产权改革由政府一手包办,群众鲜有参与,导致改革下村无声、推进乏力、落地不稳,无法获得村民对改革的认同和满意。鉴于此,余江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独具余江特色的农村产权改革之路。具体而言,就是立足改革实际,以建立理事会平台为切入点,以引联政府和农户为突破口,以链接资源为助推器,让农民充分参与改革当中,融合了改革动力,减轻了改革阻力,汇聚了改革合力,最终让农民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为其他地区的农村产权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功能型理事会:打造引领农村产权改革的“航母”

余江县应需而设,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破解了以往农村产权改革由政府包办变为群众自办的局面,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一)应需而设,搭建群众参与改革的大平台

一是自推自选,打造组织平台。余江县政府充分尊重民意,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指导监督下,由村民推选出本小组内能力强、办事公道正派、有威望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目前余江县1040个自然村全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实现“一村一理事会”的全覆盖。如中童镇坂上潘家村有43年党龄的潘良胜,因村民一句“只有你回来才能搞成”,毅然放弃在新疆的生意,高票当选为本村民理事会的理事长,带领村民投到“宅改”当中。平定乡沙溪张家的张志辉,放弃了国外富足的生活,回乡担任本村理事会的理事长,积极带领村民投身宅改,成为农村改革的领头雁。二是自理自议,构造协商平台。“群众事群众议”。余江县依托村民理事会,广开言路,让村民对各项改革政策畅所欲言,吸纳村民参与到改革讨论中来。邓埠镇西坂村就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征收标准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最终按“一户一宅”原则以240㎡为起征标准,超过240㎡的部分实行阶梯式收费。三是自规自管,筑造监督平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余江县1040个自然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实现制度的全覆盖,以制度管住自己的“责任人”。洪湖乡苏家村上苏组清产核资后,依据村规民约将本小组的“三资”明细张榜公布,村民既对理事会成员进行了监督,也对本村的财务进行了监督,村民私下说道:“自己知道了本村的家底,也不怕小组干部随便浪费了。”

(二)上联下接,打造改革平稳落地的直通车

一是上联政府,改革政策下达。余江县政府大胆放权基层,将改革单元进一步下移,凭借村民理事会载体,实现改革政策自上而下的无缝对接。余江县农业局的副局长吴金发谈道:“现在我们余江县农村产权改革全面铺开,依靠村民理事会这个平台,全县一盘棋,有序稳步地在推进。”二是平牵村组,改革工作落实。为便于改革工作开展,村小组组长和会计一般与村民理事会成员“一肩挑”。平时村民理事会集体讨论和表决各项改革内容,会后将工作安排下去。如平定乡耙石村民理事会中有2名成员也兼任村小组成员,清产核资时,2人将本小组“三资”明细向村民理事会汇报核实,后由村民理事会将“三资”信息交平定乡“三资办”统一管理。三是下接农户,改革意见上传。理事会成员利用与民近、与民熟的优势,广泛搜集民意,倾听民声,把群众对产权改革的意见及时向上级汇报,着力满足村民利益需求。黄庄乡邱坊村的杨书记说道:“在宅改过程中,我们的理事会成员白天和晚上都要到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家里做工作,直到将他们的工作做通为止。做通了村民的工作,事情也就好办了。”

(三)内融外引,建立改革植土扎根的资源库

一是内融村民,盘活基层资源。村民理事会集民智,聚民力,为农村产权改革出钱出力。一方面村民理事会号召村民集资捐款。中童镇徐张村石丰吴家组村民理事会鼓励村民为美丽乡村建设捐款,在11天的时间里共集资100余万元。另一方面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出工出力。黄庄乡邱坊杨家女理事长在“宅改”中带领村民齐动手,除带头拆掉自家的超标准房屋外,还组织劳力帮其他村民拆房子、搬东西,10多天拆除超额宅基地面积一万多平米,被誉为“宅改万平村”。二是外引乡贤,导入社会资源。村民理事会建立乡贤信息库、乡贤微信群,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吸引外地乡贤引资引智回乡,发挥乡贤反哺家乡、回馈乡亲的作用。目前余江县50多位乡贤共捐资580万元,用于宅基地退出补偿及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如杨溪乡江背村王良兴捐资70余万元,用于村庄宅基地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平定乡蓝田村宋家组的宋和红捐资80余万元,致力于建设村内的基础设施。三是对接官方,汇入项目资源。村民理事会除动员村民及乡贤外,还积极嫁接政府扶持政策,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为农村产权改革注入好的项目资源。洪湖乡苏家村上苏组村民理事会在承接政府油茶种植试点项目基础上,成立了油茶种植股份合作社,为此政府拨付100万的项目扶持资金用于油茶基地的运营管理。

二、积微成著:助力农村产权改革掌舵远航

余江县在农村产权改革中,依靠功能型理事会这一枢纽,不仅调动了村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减少了农村改革中的矛盾纠纷,推动了产权改革成果平稳落地,也让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满足了“微权利”,交还村民产权改革自主权

余江县的产权改革充分发挥了村民理事会熟民近民优势,把改革自主权交还给村民,保障了村民对产权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一是确保了村民对产权改革的政策知晓。中童镇徐张村石丰吴家组村民理事会在“宅改”之初,通过开大会、发传单、贴标语等方式,让村民及时知晓宅基地改革政策。二是调动了村民参与产权改革的积极性。洪湖乡苏家村上苏组的村民说到:“以前村里开会基本没人去,现在搞宅基地改革,都和自家利益有关,现在大家开会都很积极,有时一个屋子都坐不下。”三是开拓了村民对产权改革的表达渠道。平定乡蓝田村宋家组的村民说:“以前村里的事情都是干部说了算,现在村民也能发言,好的点子他们也会采用。”

(二)调解了“微纠纷”,推动产权改革发展好局面

余江县在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紧密依托村民理事会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村民之间、干群之间由“心离心”变“心连心”,有效维护了产权改革的好局面。一方面,理事会成员充当村民的“和事佬”。中童镇徐张村坂上潘家组分为东西两个宗族,因有“世仇”而互不往来,后乡贤潘良胜化解了两个宗族的矛盾,带领两族村民共同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理事会成员搭建干群的“连心桥”。黄庄乡邱坊杨家村宅基地改革过程中,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给不愿拆旧房的农户做工作,在干部感化及舆论压力下,农户主动将自己的危房拆掉了,事后村民私下说:“村里的干部给村民干实事、干好事”。

(三)达到了“微建设”,保障产权改革内容稳落地

村民理事会带头示范、工作扎实、方法科学,推动了产权改革内容平稳落地。一是盘活了村庄资源。村民理事会依靠产权改革举措,盘活了村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锦江镇九亭村刘书记说,“通过土地确权、清产核资,我们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让我们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二是整治了村容村貌。通过落实宅基地改革等措施,每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彻底摘掉了村庄“脏乱差”的帽子。中童镇徐张村石丰吴家组吴书记说道:“理事会成员带领村民完成宅改后,村庄道路打通了,垃圾也清理了,路灯也安上了,现在晚上村子和县城没有太大区别。”三是发展了村庄经济。平定乡洪万村山底村民理事会,通过成立水稻合作社,获得的收益一方面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帮扶贫困户和弱势群体脱贫,从整体上推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

(四)创造了“微红利”,促成产权改革成果惠民生

其一是让村民获得政策红利。邓埠镇西坂村民理事会通过宅基地改革,对村庄闲置宅基地统一规划,对落实“一户一宅”政策的农户予以建房土地审批价格优惠的政策激励。其二是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平定乡洪万村的山底水稻合作社,将村民土地统一承包经营,既可以让青壮年进城务工挣钱,也可以让其他村民进合作社干活创收,村民可获得多份收入。村民吴冰川因重残无腿没有生产能力,加入合作社后,当上了仓库保管员,一年有4000元工薪,另外还种了7亩田水稻,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生活上有了保障。

三、提档升级:功能型理事会对农村产权改革的启示

余江县以功能型理事会为重要载体,尊重群众改革意愿、做通群众改革工作、盘活多方改革资源,实现了产权改革成果“软着陆”,为农村产权改革提供了新范本,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功能型理事会是推动农村产权改革的有效载体

推动农村产权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载体为依托,在面对人力少、任务多、资金困乏的实际状况,因此有必要将改革单元进一步下移。余江县以农村产权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应需而设理事会组织、上联政府下接农户、内融村民外引乡贤的方式,搭建群众参与改革的大平台,打造改革平稳落地的直通车,建立改革植土扎根的资源库,将改革自主权交还给村民,推动了产权改革发展好局面,保障了改革内容平稳落地,也让村民共享产权改革带来的红利。

(二)充分尊重群众改革意愿是功能型理事会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否让群众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来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的试金石。以往农村产权改革由政府主导、官方包办的方式推动,不重视群众参与,导致改革进度疲软、改革纠纷多、改革效果差。对此,余江县在推动农村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尊重群众意愿为前提,以群众力量为改革的重要抓手,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和自我服务。

(三)功能型理事会的关键机制是做通群众改革工作

农村产权改革是一项“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的复杂大工程,做通群众改革工作是功能型理事会长效运行的关键机制。过去农村改革多是政府和村干部以单一行政命令方式推动,缺乏互动性与灵活性,导致改革步子缓慢、改革纠纷频发的困境。对此,面对改革“钉子户”采用理事会成员轮番上门、亲戚疏导、四邻劝导等软方法感化农民,让农民主动配合产权改革,最终形成了改革前多宣传、改革时多倾听、改革后多沟通的全方位多层次化工作方法,推动余江县农村产权改革深入人心。

(四)功能型理事会运行还有赖于盘活多方改革资源

资源是改革的重要引擎,是改革重要的动力来源。长期以来,农村处于真空隔离状态,基层资源无法盘活,社会资源无法链接,项目资源无法牵引,常常处于“基层资源闲置无用、社会资源引入无门、项目资源汇入无路”的局面。为此,余江县通过村民理事会整合基层资源,导入社会资源,对接项目资源,实现多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农村产权改革提供最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