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农村史料

移民与屯田:西汉对河西地区的开拓经营考略

作者:蒋兴国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农业考古》201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8-06-20  浏览次数: 4137

【摘要】自从河西归入西汉的版图,汉帝国为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和通往西域交通路线的畅通,便修筑了一条约数千里的长城,并在河西屯田生产,使得边郡粮库充足、家给民足,大大减轻了国家由内地向边塞运粮的负担,同时增强了边塞的武备力量,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了建立制匈奴、通西域的强大根据地,汉在河西置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随着移民与设立郡县,汉王朝将内地实行的封建经济与政治制度推行到了河西,从而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西汉;开拓经营;修筑长城;移民屯田;置设四郡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夏,汉大将霍去病率万骑由陇西出发,经2000里,西至居延海,然后向南,作了一个大迂回,攻到祁连山。这次匈奴战死者3万余人,汉军俘获了匈奴单桓王和酋堡王以及相国都尉70余人,匈奴降者2500余人。这一仗是匈奴退出河西的关键。祁连山下的河西地区,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大牧场,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宝地。失去了祁连山就失去了使牲畜繁息的大牧场。河西之战不仅使匈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又引起了匈奴内部的倾轧,终使浑邪王降汉。从此匈奴退出了河西,河西也归入西汉的版图,西北边防威胁自此解除,西汉王朝对河西大规模的开拓经营也随之开始。

一、西汉王朝为保证河西地区安全以通西域各国,大力修筑长城

自从河西归入西汉的版图,汉帝国为了保证这个地区的安全和通往西域交通路线的畅通,便修筑了一条约数千里的长城,西止敦煌西境。

(一)修筑地段

河西长城是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在几个不同时期分段修筑而成的:

1.永登境以东段。

令居(今永登境)以东一段大约是在公元前121年汉帝国向西进军时开始修筑的,大约经过了一两年就已修好。这从元狩四年“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1](P146)一段记载即可看出。至于这段长城所经过的地带,现已无从可考,以地形推断,北不过松山北麓,西不过乌鞘岭,可能与后来明代的边墙大致相似。

2.永登西至酒泉段。

令居以西至酒泉这一段,大体上是沿着龙首山与合黎山的山麓修筑的,东段稍向休屠泽(今白亭海)的西南方突出,包括了武威(今民勤县)。这段长城修筑的时间据《史记》说是在乌孙献马请尚公主开始的。乌孙献马共有三次,都在元鼎年间(前116~110),而张掖、敦煌的设郡又在元鼎六年,所以这段长城的修筑当在这一时期。

3.酒泉至玉门段。

酒泉至玉门(今玉门市)这段是在赵破奴及王恢破楼兰姑师以后修筑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2](P205)。因为在击败楼兰以后,到西域的通路没有什么阻碍,所以这段长城是在西汉积极向西域发展,企图进一步把匈奴的势力从西域赶出去的情况下修筑的。

4.酒泉玉门以北至居延海段。

酒泉玉门以北至居延海这一段是在太初三年(前102)修建的。(太初三年)“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3](P31),那么居延塞的建筑当与居延休屠二城的建筑是同时的。在额济纳河的下游居延海附近是一片肥美的地区,而且是蒙古高原通往河西与西域的必经之道。霍去病攻祁连山取河西、李广利出塞击胡,都以居延为要冲。这个地方过去还只是匈奴的左翼,自从匈奴势力自西北方面移动,左方当云中,右方当敦煌,单于王庭在今外蒙古三晋诸颜部杭爱山南麓,南凭浚稽山为凭障,正与武威张掖相对。当时匈奴如果向南侵犯,必须渡大漠先至居延,然后才能进一步到达河西。所以汉朝为了巩固河西的安全和准备进一步出击匈奴,就沿额济纳河的左岸而下,直抵居延海南岸,然后向东由额济纳河右岸伸入沙漠,筑起了居延塞。这一段与东段的边塞合起来,称为遮虏障。

5.玉门至敦煌段。

玉门至敦煌这一段是从旧玉门以西沿疏勒河到疏勒河口,再沿沼泽东岸南转的一条边塞,这正是李广利出师伐大宛,匈奴逐渐向西转移而西域诸国还在动摇于汉和匈奴之间时修筑的。这段长城修起来以后,原来的玉门关也就跟着长城的西展而向西移至敦煌的龙勒县境内。至于敦煌再向西这一段,是伐大宛以后修建的。因为伐大宛以后,西域各国都已脱离匈奴的支配而倾心向汉,所以有“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4](P21)的记载。关于这段长城的记载遗址,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断断续续看到,而有些地方已经完全埋没于沙漠之中。

(二)建筑材料

汉长城的建筑是芦苇秆或灌木的树枝等捆在一起,再同泥层交互砌成的,经过了水分和盐渍的渗透,坚固异常,这就使我们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技巧和智慧,以及他们为了巩固边防和保障内地人民生活的安全而坚决克服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三)驻军设防

当时在河西的长城沿线还建筑了许多军事上守望的据点称为亭障。亭障又称亭燧,所谓“建塞墩,起亭燧”[5](P428),又因为亭燧设有烽火,所以又称烽燧。这些亭燧大体上是以五里或十里的距离排列在边塞上,位置都在适于瞭望,并且能够传达烽火信号到后方的高旷地点,在敌人迫近的时候,亭上的戍卒根据敌人数目的多少和距离远近放起烟火信号,向后方报警。

汉代为了巩固河西边防,在沿边各地配备了不少军队驻守,在敦煌境内就有4个都尉驻守:一是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在广至县境内。二是中部都尉治步广,在敦煌县境。三是玉门都尉治玉门关境内,在龙勒县西境。四是阳关都尉统辖该郡龙勒县南境塞垣。都尉之下置侯官,分别负责一部分戍卒的指挥和亭燧的防守。在居延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居延都尉指挥下的侯燧就有190个,可知当时边塞上的军事设备是很严密而又系统的。在河西地区动员这样大的人力物力来修筑边防,配备这样多的戍卒驻守,这固然是由于河西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由于河西是中国与西域的交通要道。从消极方面说,河西不保,西域各国必然与中国隔绝,并将重新陷于匈奴的奴役中。从积极方面说,确保河西才能维持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通,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自从河西的道路打开以后,中国丝织品的输出增多,中国到西域去的商人往往是几百人同行,安息国有一些商人专门作转运中国丝织品的贸易。由于相互的接触,中国的凿井术和炼钢术也传入大宛。“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4](P22)。汉人发明的井渠法,也在西域的沙漠中推行起来。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各种东西也很多,“殊方异物四面而至”[5](P428)。有名的大宛汗血马以及苜蓿、葡萄、石榴、胡桃、胡豆等物都是西域各国传入的。在文化方面有乐器和曲等的传入,并且在汉的乐府中也吸收了胡曲,造出新声28种。尤其是佛教哲学与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对于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西汉政府为巩固对河西地区的有效管控,推行屯田与移民政策

西汉时期,河西地区因得祁连山雪水之利,生态环境较好,大部分草原水草丰美。汉代开拓河西,在强化行政与军事设置的同时,为了解决边防军需,积极推行“屯田”和“移民实边”两项政策,其直接结果是使河西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组织形式

屯田的组织形式有军屯和民屯。“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6](P133)。从屯田来说,就是垦田守边,亦兵亦农,二者相互结合为一种措施。戍边是汉代农民的徭役之一,每一个成年男人必须担负戍卒的徭役,因此,汉王朝便以戍卒的名义把大批农民调度到新收入版图的河西地区。在屯田的名义下,这些农民一方面守边,一方面垦田种植,而且大部分被征调来的戍卒主要从事屯田,在汉简中除戍卒外,还有田卒、河渠卒、守毂卒等名称。

(二)人员成分

除了这些应服徭役而被征发来的戍卒以外,还有良家子、应募士,另外还有驰刑士、谪卒等也调拨到河西参加屯田工作,而且数目还不会很小,“居延四月旦,见徒卒三百七十九人……六十人肘肩水部遣吏迎交”[5](P428)。同时,还调动已经失去职务的官吏,让他们到河西负责屯田工作。

(三)屯田时限

屯戍的戍卒都有一定的时间,到时就遣归故里。居延汉简中有当代卒、罢卒戍等记载。至于屯卒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可是边郡人屯戍的时间比中原人的时间长。因为:中原人还有在本郡服一年的正卒;边郡人正卒和戍卒实际是一回事,因此这两种徭役就归并一起执行了。

(四)赋税措施

戍卒在屯戍期间完全是以农民的身份来服徭役的,他们每年应该交纳的赋税还须照常交纳。汉代人民所应负担的钱,有一种名叫更赋。按照规定,成年人每年要在本郡县服一个月的更卒,前往服役的称为贱更,不去服役的交三百钱,官府代为雇役,称为过更。如果官府没有出役,不需要征发更卒,每人也要交三百钱,称为更赋。居延汉简中可以看到戍卒出更赋的记录如:“案张等更赋皆给”“更钱五千”[7](P40)。汉代还有一种人口税称为口赋,七岁以上的每年要交二十三文口赋钱。

(五)耕作器具

在开发的河西屯田区内,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代田法,使用牛耕。“武帝末年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岁代处,故曰代田……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6](P94)这里已经很明确地指出,武帝末年进步的代田法与巧便的田器已经在边郡和居延推行了。而在居延发现的汉简中也的确有许多关于代田的材料。因为代田需要深耕,要用耦犁,二牛三人,可见代田与耕牛是分不开的。牛耕和代田在河西的推行,对河西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汉代在河西实行屯田不仅开发了河西、解决边防的给养困难,而且还可向市场出售多余的粮食,以资调剂。同时,在内地发生饥荒时,屯田积谷还可调拨到内地施行救济。因此,河西屯田对于当时的国家财政和经济来说,起到了一定的良好作用。

三、河西地区纳入西汉版图后,设置郡县成为控制匈奴沟通西域的重要国策

河西归入汉朝版图后,为了建立制匈奴、通西域的强大根据地,汉在河西置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四郡的设立,遂使原来尚处于奴隶制阶段的匈奴游牧地区,到这时就很快封建化了。

(一)移民与郡县的设置

关于河西的移民与郡县的设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6](P71-72)。“元狩五年(前118)徙天下奸猾夷民于边,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徙民以富之”[8](P17)。当时河西某些地区可能是先由戍卒屯田,接着再移民垦殖拓荒。除此以外在某些地区,则由官府直接移民开垦。为了更多地开垦土地,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官府对移民还贷予耕牛。昭帝时曾有命令说:“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这些移民表面上好像受国家接济,实际上他们是作为直接佃户又被安置在国家的土地上。

(二)移民来源

关于河西移民的来源,“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8](P18),当然关东贫民是绝对多数,至于因犯法而被徙者,恐也不少,如武帝时附和戾太子之乱的官吏、士卒都被迁到敦煌郡。西汉法律有减死戍边。东汉时屡次下令,赦免罪犯携带父母妻子到边郡安家立业。此外还有个别自动迁移河西的人,也有的屯田戍卒自愿留在这里。

屯田、移民与设置郡县是相互关联的。屯田、移民的结果是在河西实现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与封建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就必然有相应的上层建筑,随之便在河西设置了郡县。汉代在河西先后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郡县政府机构实质上是一个管理土地和人口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租税的征收、土地户口的管理、治安的维持。河西四郡的设置,表明封建生产方式在河西的推行。

到西汉末年,河西四郡已经是人口集中的地区。王莽时期窦融就因为河西殷富而请求作张掖属国的都尉。东汉初刘秀也说:“五郡(河西四郡及金城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9](P22)经过东汉200余年,河陇一带虽然时常受到与羌人战争的影响,但河西四郡还是比较殷富和安定的。到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河西更成为中原人民避难和文化保存的重要地区。

 

参考文献:

[1]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陈梦家.汉武边塞考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邵台新.汉代河西四郡的拓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4]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刘光华.西北通史(第一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7]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9](南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