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中平 侯麟军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9-03-19 浏览次数: 5461次
【摘 要】四川省南充市结合互联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办了新型的“阳光问政”栏目,打破了原有的网络问政模式,将舆论监督与互联网问政相结合,对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互联网 舆论监督新模式,实现了互联网网络与民主监督的良性互动,对于建立廉洁政府,巩固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舆论监督;政治生态建设;民主监督
创新舆论监督,是落实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加强舆论监督创新探索,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平台,而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给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契机。南充市“阳光问政”节目起源于2015年开播的“阳光政务”,2017年更名为“阳光问政”。这是一档由南充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广泛参与的全媒体直播节目,旨在搭建舆论监督新平台,加强舆论监督,连接政府与百姓,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重大问题。这一节目通过媒体记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在邀请各界代表出席的节目现场播放暗访短片,让上节目的官员直面曝光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该节目对于探索新闻媒介等舆论监督方式,完善民主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阳光问政”的背景及动因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主动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只有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够维护党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一)加强舆论监督,完善对公共权力监督的必然选择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达、网民数量几何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手机网民也达到了6.95亿。这意味着,每一位网民面前都有一只“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布第一手资讯,发出第一声质疑。因此,面对群众所反映的舆情,党政部门能否在第一时间回复好、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每一位网民都有目共睹。面对城市管理“三乱”问题,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微信发帖的方式对城市管理提出质疑,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往往一个帖子转发者众多、跟帖者数量也很多。一人发声,众人跟帖的新模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南充市“阳光问政”节目组通过深入城区各主要街道,了解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上第一期问政节目加以解决。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民意,把群众关心、反映的问题集中反馈给地方政府,让政府相关部门着手解决,同时,又对责任部门的作为态度和作为方式进行监督,并及时反馈给民众。这样的一座监督桥梁,连接了普通群众和地方政府、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因此,在互联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加强舆论监督、合理处置网络舆情是完善对公共权力监督的必然选择。
(二)整治基层微腐败,持续正风肃纪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工作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南充市同样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客观审视,拉票贿选案的次生灾害不容忽视、长期积弊的沉疴痼疾不容忽视、违法乱纪的问题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基层微腐败,仍旧多发易发,量大面广,虽然腐败主体的权力层次微弱,贪腐事项微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并不“微”。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的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1]南充市营山县蓼叶新村敬老院存在着生活环境脏乱差、饮食质量差,管理人员不在岗位的问题。今年9月,“阳光问政”曝光了该敬老院的系列问题,市纪委随即进行调查,发现了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经过整治,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高、饮食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善、相关人员被严肃问责,敬老院院长也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面对这些典型的基层微腐败案例,“阳光问政”栏目能够及时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在掌握事实后,通过问政过程能够有效的对基层权力主体进行制约,能够正风肃纪进一步纠正和查处这些基层微腐败问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三)落实“三场持久战”(1),培育良好政治生态的现实要求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2]33南充市贿选案使得该市政治生态遭到损害,基层政治生态更是被严重破坏。新一届的市委班子,决心重育良好政治生态,以“阳光问政”栏目为契机,创新舆论监督方式,调动人民群众自觉进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常态化,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三场持久战”不是彼此割裂、单一进行的,而是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通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管紧干部,纪肃风正,贪腐案件减少,遭到破坏的政治生态才有望得到恢复。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不能化解各种矛盾与风险,继续推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建设,既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南充市着力完善、规范“阳光问政”栏目,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民主监督作用。
二、“阳光问政”的做法与经验
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以应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前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大胆进行了新型舆论监督模式的探索,主要是改版后的“阳光问政”栏目。在“阳光问政”节目之前,南充市也推出过诸如政务面对面、阳光政务热线等其他形式的栏目,希望以此监督公共权力,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是,这些节目办了多年,却一直是不温不火:邀请上节目的官员不以为然,参与节目的群众热情不高,反映的问题也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整个过程流于形式,预期的效果便大打折扣了,甚至节目制作人员都没有了激情。然而自2017年升级改版的“阳光问政”开播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与宣传,但它仍旧迅速占据了南充收视冠军的位置。
(一)坚持“走出去”,明察暗访双管齐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改版前的节目的主要工作就是单纯完成台里交代的各项任务。由于惯性影响,权力干预舆论、左右舆论监督的走向。媒介对政府的依附,使得舆论在监督权力的时候经常处于劣势,这样的舆论监督就不太能适应政治生态变化带来的挑战,因而就需要转变舆论监督方式。“阳光问政”栏目注重让媒体人“走出去”,用明察暗访的方式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即是在问政之前,先由纪委和政府办相关人员梳理出当前阶段的热点问题。然后积极鼓励媒体人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独特的新闻视角去发现与曝光问题。一方面,明察,就是根据群众反映梳理出当前阶段的热点问题,但这个梳理仅限于方向层面,并不针对某一个具体案例。这样,既指明了当前问政的大方向,同时又给了媒体人很大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挖掘重点。如“关注舌尖上的安全”“关注环保,问责不作为”“聚焦城乡低保”等都只是指明了方向,至于具体的案例则是由媒体人实地走访后曝光出来的。另一方面,暗访,即根据梳理的热点问题,媒体人秘密深入基层进行调查采访,把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之中。媒体人进行了暗访之后将暗访内容制成暗访短片,在节目录制的现场播放,由于事先不知道短片具体会曝光的内容,被邀上节目的官员心里往往忐忑不安,时常被尖锐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
突破原有察访模式,使得媒体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等优势,用全新的、规范的方式获取案件信息。2017年2月,以“关注舌尖上的安全”为方向,四川法制报记者了解到南充市高坪区某一次性碗筷清洗工厂存在的问题:用漂白液清洗碗筷、餐具残留饭渣、温水消毒、抹布擦拭未洗净的餐具等。同时,南充日报记者发现该厂卫生条件差、清洗车间臭不可闻、拼装车间混乱、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健康证不齐等问题。记者了解到,该厂日清洗一次性碗筷餐具15000多套,分别销往市辖三区,严重危害到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记者通过暗访,得到了群众平时关注却又看不到的真相,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案例更加丰富、真实可信,这使得群众能够紧跟媒体人的视角,察觉到关乎自身利益的各项小事,使得群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也更加得力,舆论监督的作用明显加强。
(二)坚持“请进来”,各界代表纷纷上阵
多元的监督主体在现行的监督体制之下能够进一步发挥规范权力运行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监督主体地位不高、力度不强,主体之间也缺乏监督合力,因此难以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以往的节目也有邀请代表现场问政,但其主体并不像现在这么广泛,上座率也没有如今这么高。“阳光问政”栏目注重邀请各界代表,上节目发疑问。在问政环节,除了邀请与暗访短片反映问题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责任人,也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特约监察员等作为现场嘉宾进行问政。问政代表通过各种渠道,将暗访短片中呈现出来的群众关心的问题与自己的疑惑,用尖锐泼辣的形式,将火辣的问题抛给问题的主管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问得他们“直冒汗”,真正让问政现场成了问题暴露,问题解决,联系群众,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平台。“过去邀请局长,来的是科长,如今邀请科长,局长也会来。”而且再火辣的提问,他们也不能回避了。
针对南充市营山县蓼叶新村敬老院的护理人员缺乏、老年活动场所缺乏、活动设施简陋等问题,政协委员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询问了市民政局分管该工作的负责人态度及处理措施,并希望相关单位抓紧时间落实整改。同时,根据不同的问政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代表,使问政更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各界代表共同参与,能够提高监督力度,切实有效的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
(三)坚持“抓到底”,党政部门协同联动
反腐倡廉、正风肃纪要经常抓,长期抓,关键在贯彻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3]77-78“阳光问政”栏目注重党政部门协同联动,一抓到底。在问政后,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纪委与政府办、市委目标办等部门协同联动,要求相关单位根据曝光的问题积极作为,第一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涉及不作为、慢作为的,政府办、目督办等部门将督促整改落实,涉及乱作为的,纪委部门要立案调查。2017年以来,南充市多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协同出击及时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从职能部门中抽调人员与媒体人一同入场进行问题的发现与甄别,以便得出相应的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南充市火车站、火车北站、汽车站站前广场乱象严重,乱停车、乱占道、乱收费的“三乱问题”突出。市运管局与市城管执法局以及市交警支队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专门就此问题进行长时段的监督管理,一方面动之以情理,劝阻司机师傅按照要求停车载客收费;另一方面晓之以法理,管理同时宣讲法规政策,对于违反法规且屡教不改的司机给予严厉的处罚。通过系统的整治工作,乱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另外,通过这些措施让治理工作常态化,依托各职能部门组建的联合治理小组,由过去的单纯抓某项工作,向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优化城市环境等工作拓展。
另外,媒体人还将对“阳光问政”节目中已经曝光过的问题进行回访,专门开设“回头看”专题,回看所曝光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整改。通过回访的方式,及时鞭策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治处理意见,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再一次发挥了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促使责任人不得不作为,真正做到了问题整治、监督、落实。
三、“阳光问政”的意义和价值
近几年来,各地市的广播电视媒体中,大都开办开通了一档以监督政风、行风,搭建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渠道的栏目,有的叫“阳光热线”、有的叫“阳光政务”,名称不尽相同,但是节目形态却大同小异。南充市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改版的“阳光问政”,“新、真、实、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突破了以往的沟通困境,解决了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找到了新形势下创新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方式,从而夯实了舆论监督的基石,不仅对完善民主监督有重要的启示,同时也对基层良好的政治生态有着重要的培育和巩固作用。
(一)开启大问政模式,打造工作闭环,增强官员自律意识
首先,“阳光问政”开启了大问政模式,问政形式不再拘泥于之前的格调,不再简单的只邀请相关部门的个别官员参加节目,不是主持人与观众针对具体的问题干瘪发问,一问一答;而是根据材料,整合资源,协同出击。大问政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问政范围广,前期只确定群众共同关注的大方向不指定具体例子,只要是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都可以被挖掘出来,整理材料后就可以拿上节目问责。二是参与部门多,被邀请上节目的官员多,各个层级的负责人被邀请来参加节目,参与问政环节。三是问政主体广,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代表、民主党派代表、领域专家等共同发问,问题更加具有“辣”味。其次,“阳光问政”打造了工作闭环,纪委监察部门与媒体记者签订廉洁承诺书,如要求媒体人对暗访的视频短片进行保密,不得提前泄露给被邀上节目的官员等,一旦出现问题,相关人员将被严肃追责,同时承担积极赔偿与刑事责任。这样被邀请上节目的官员之前对媒体暗访的内容一无所知,面对节目现场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直面直答。恰如有人总结的,“在中国的政界和国有企业,有不怕法院的人,没有不怕报纸电视台的人!因为,一旦被新闻媒介‘点名’,就意味着不仅将受到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且表明这种‘点名’大多是已经得到了官方的事先认可。”[4]254-255如此一来,无处不在的监督在无形之中就给官员们戴上了“紧箍咒”,把官员们手中的权力装进了舆论监督的“笼子里”,以这样的他律形式,带动和增强官员的自律意识。
(二)节目高频播出,形成倒逼压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舆论反腐是对当下反腐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互联网的天性决定了其对腐败是“零容忍”,所以,要求舆论对腐败给予一些宽容是不现实的。随着反腐的继续深入,未来的中国只会朝着更廉洁社会的方向走,即使是有些激进的舆论,政府也必须适应它的倒逼。“阳光问政”节目的高频率播出,形成了舆论倒逼,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的反腐倡廉建设。自2017年改版开播以来,至今已成功更新30余期,涉及公共权力的、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该档节目中反映的各种问题的反复“回头看”,不仅能够倒逼解决方案,还能够时刻警醒各职能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监督一直都在,形成迅速解决疑难问题的氛围。此外,节目中对于违反规定、触犯法律的官员的结果的通报也让手握实权的干部们感受到了压力,一方面,见不贤而内自省,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面对现场各类主体的辛辣提问,被邀请做客的广大官员也认为自己“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舆论倒逼使得各级干部不得不转变工作作风与态度,心中装着群众,绷紧廉政建设的弦,促进党风、政风气正风清。
(三)开展系统整治,点面结合,巩固良好政治生态
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一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巩固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也是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自贿选风波之后,南充市坚持出重拳、下猛药,用狠劲扭转遭到破坏的政治生态。近年来,风愈清气愈正,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阳光问政”栏目能够有效提高基层政治行为,震慑基层贪腐势力,清除基层腐败流毒。“阳光问政”的目的,绝不仅止于问,最重要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举一反三,系统整治。首先,督查相关部门以点为抓手,重点解决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基层微腐败、公共权力没有注意到的其他微小问题。同时,以点促面,顺势梳理出类似问题一并解决。最后,点面结合,良性互动,努力做到每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每一个行业得到规范,来巩固和发展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也绝非一日之功”。[2]39-40因此,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要将“起势”转变为“定势”,要将“优势”转变为“胜势”。以互联网 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创新民主监督,“阳光问政”栏目的确收到了实际效果,但是,政治生态建设一直在路上,我们永远都不能掉以轻心,一刻也不能大意马虎。“公开、沟通、解答、监督”的南充市“阳光问政”实践探索,丰富了民主监督模式,密切了基层组织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实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初衷,有效地带动了基层民主监督由单一走向多元,优化了多元监督结构。
四、“阳光问政”的不足与思考
通过“阳光问政”栏目大力推进与实施,媒体人发现、群众反应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也是这一栏目最开始实施的愿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注意到,“阳光问政”栏目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主要在于为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监督提供一个有效的媒体平台,然而一些制度性、结构性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阳光问政”栏目就能解决的,同时就“阳光问政”栏目来讲仍旧存在问题与不足,亟待改进。
(一)节目制度保障不健全,缺乏统一明确的制度规范
“阳光问政”节目的建设依据分散于各方面的法规、政策,但却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制度来规范其运行,使得节目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一是节目更新时间不确定,更新期数不确定。2017年全年共更新节目33期,其中1月更新1期,9月更新了5期,月与月之间差距悬殊。二是节目录制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表现较为随便,随意进出演播室、站姿坐姿较为随便,给观众一种散漫不严谨之感。三是后勤服务与保障不到位,在录制“关注文化旅游秩序”节目时,问政代表座位上的话筒出现问题,导致观众无法听清代表到底在表达什么。同时,插播与剪辑工作也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快建立统一明确的制度来规范“阳光问政”节目的运行。一方面要确定节目更新的时间、期数,使之固定下来不任意变更。同时,要规范录播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行为,要为录播每期节目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之更加严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阳光问政”栏目的资金投入,更换新的基础设施、提高节目插播剪辑水平,以提供更多优质优效的节目。
(二)节目中的问题选择及设定是否能充分体现、反映民意
一览改版后“阳光问政”的各期节目,每期节目都针对不同的行业提出了各式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热点又是难点,面对节目主持人的尖锐提问,被请上节目的嘉宾更是如坐针毡,头冒热汗。但是,如何保证“阳光问政”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的问题的选择与设定充分反映民意、如何杜绝相关部门利用该节目政治作秀,仍旧是市纪委等主办方应该思考的题中之意,尤其要注重剔除直接与群众交流的“选择性”。作为南充本土的大型问政节目,就要让每一位南充人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其中,不可因年龄、身份、职业甚至是语言就否决其参与问政的权利。同时,拓展“阳光问政”的参与渠道,不能仅限于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南充综合广播等方式来接收群众反映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在后期节目所涉及的问题设置与选择时要注意广泛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如有可能根据需要先进行民意检测或调研,然后根据群众的意见,梳理出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帮助群众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要时刻注意对各职能部门的“提醒”,使各部门在被邀上节目解决问题时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在心间,杜绝走过场、政治作秀等不正之风。
(三)节目质量受制于主持人的素质能力,问政节奏难以把握
“阳光问政”的节目主持人在问政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着问政的节奏,但往往因其自身原因,对于问政代表与被邀上节目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陈述,不能够进行相应的解读与提示,使得在问政现场,三方交流时有脱节,场面一度尴尬。在2017年11月25日的聚焦物业管理的节目中,在与市房管局对相关问题讨论时,对于案例中开发商违规的行为,节目主持人一味“责问”负责人,问责色彩过于浓厚,不利于正面疏导舆情,同时,相关专业知识准备不足导致问政过程中的某些表述并不规范。因而,要注重提高“阳光问政”栏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作为沟通桥梁的主持人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要深入了解群众、问政代表以及被问政对象,要提前熟悉案例,不可临阵磨枪。此外,主持人应当多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要能够及时且灵活地处理问政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N].人民日报,2016-05-0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注释:
1、市委书记宋朝华在中共南充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坚决打赢管党治吏、正风肃纪、惩贪治腐“三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