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研究网
作者:董帅兵 发布时间:2016-09-28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发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壮大于安徽省的安庆市。望江县是黄梅戏北派艺术的发源地,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戏主要表现的是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以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为主,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旧时社会等级的划分中,戏子往往处于社会结构的最底端。但是,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农业社会,看戏是当地农民最大的乐趣之一。戏班与庙会构成了农民文化娱乐的主要载体。中华民国时期,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并涌现出大量的黄梅戏班,推动着戏剧的大众化进程。戏班,旧称戏曲剧团,也叫“戏班子”,指以表演戏剧为目的组成的团体。
1戏班分类
中华民国时期,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村民自己组建的戏班。黄梅戏戏班大约可分个人演唱、季节性戏班、职业性戏班三大类。
(1)个人演唱。是指个人或几个人零星演唱,主要是有空余时间的黄梅戏爱好者不定时不定点的演唱,活动范围限于村庄及其周边村落。在农村地区,演唱黄梅戏的人一般为有空余时间,对戏剧有兴趣的男性,而且一般是贫下中农。地主富农看戏不唱戏。女性可以看戏不能唱戏。保长和甲长可以看戏但不唱戏。因此,戏剧在社会身份和性别中都被赋予了较低的道德地位。个人演唱为职业性戏班的形成提供了最低层次的因子。
(2)季节性戏班。主要在农闲时节临时组建的表演唱戏的业余性戏班,活动范围不超过本县。个人演唱和季节性戏班的参加者往往是一些农民、手工业艺人如竹木匠、织工、裁缝等,没有专业的戏服、道具、乐队等。季节性戏班一般由一人组织,把自愿唱戏者联络在一起,农闲时节,一般是每年稻子收获之后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以腊月和正月唱的最多。演唱完毕,便各自散去,下次再演唱,重新自由组合。每一次的组合,与上一次的人员,不一定相同。季节性戏班是自娱自乐、与人同乐,并不是以此为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季节性戏班是职业性戏班的最初形态。
(3)职业性戏班。以戏剧表演为职业,以盈利为目的,常年在外演出的戏班,活动范围遍布大江南北。为了保证戏班的收入,剧目要经常翻新,表演也要有较高的质量,人员众多,行当齐全,舞台艺术(衣箱、幕布、道具、刀枪把子)一应俱全。发展到职业性戏班的时候,女性也可以参与戏剧表演。戏班逐渐形成自己的规矩,组织管理更加严格,运行结构更加稳定,戏班的流动性增大,并出现了联系演出和管理生活的专职人员,旧时戏班的流动主要依靠水路,因此这些专职人员也被称为“跑码头”。
2戏班的五重关系
(1)戏班的内部关系。
戏班的数量性。戏班兴盛之时,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戏班。戏班的类型不同,人数不固定,少到2、3人,多到二三十人,越专业的戏班人数越多。戏班每年演出的次数也不固定。个人演唱随时可以。季节性戏班则只在农闲时节演出。职业性戏班则常年演出。
戏班的互动性。戏班内部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班主与成员、学徒与师父之间的互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戏班内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职业性的戏班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往往有人请戏,戏班成员在此时只对班主表示问候和尊敬即可,不需送礼。在春节的时候,戏班成员会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给班主送一些礼物表示敬意,班主也会根据平时的表现适当地奖励戏班成员。学徒在戏班中既要对班主表示敬意,又要对师父毕恭毕敬,逢年过节都要给班主和师父送一些礼物,总体来讲对于学徒,师父比班主重要(当然师父和班主为同一人的情况除外)。
戏班的顺序性。一个成熟的戏班内部主要由班主(领班)、主唱(主角)、器乐(乐队)、挑箱(服装道具等)、打杂(端茶递水、做饭洗衣)、学徒等组成。在资源的配置方面,依据以上的顺序逐渐减少。这种顺序性构成戏班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的基础。
戏班的等级性。班主处于领导地位,只有一人,是戏班的一把手和组建者,是戏班对外的代表人,往往由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戏剧表演者在退出舞台时担任,班主大多是某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唱则是戏班的制胜法宝,一般有6人以上,主唱的功底直接关系着戏班的盛衰,所以功底深厚的主唱往往也受到班主的尊重,在戏班的地位仅次于班主。主唱一般是班主的徒弟,有时也有班主花钱聘请。有的主唱会继承班主的地位。器乐是戏剧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专业的戏班有专业的器乐演奏者,大多数戏班的主唱也担任乐队。主唱与器乐的配合是一出戏成功的关键,因此主唱与乐队的关系比较紧密。挑箱的人员往往是力气大的人,一般有2个人,主要负责道具服装的运输与管理。旧时戏班的流动主要依靠水路交通。打杂的人员类似于后勤服务人员,负责戏班洗衣做饭等杂物,师父的生活起居一般由学徒负责照顾。学徒的地位最低,有自己的师父,可以是班主,也可以是主唱。学徒需要向戏班缴纳学费,家庭好一点的学徒会在逢年过节给戏班和师父送一些礼物表示尊敬和感谢。学徒的学费归戏班集体使用。戏班的收入分配由班主一人负责,分配原则是地位越低酬劳越少。
(2)戏班与家庭。唱戏的人一般为男性,女性不允许参加戏班。专业的戏班担任班主的人一般是家中的男主人,家中的其他人则要跟着戏班走南闯北。戏班与家庭的关系集中表现在戏班的继承方面。与长子继承或者诸子均分不同,戏班往往是徒弟继承师父的遗产。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班主会挑选戏班内才华横溢,受人尊敬的人作为继承人。一般的季节性的戏班或者两三人的个人戏班以娱乐为目的,只有家中的男性参与,在农闲时节进行娱乐性的表演。女性参与戏班则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并在道德上受到歧视。
(3)戏班与家族。戏班的组建最初以家族为主要依靠力量,由家族中热爱戏剧的人自发组建。由于职业性的戏班往往要到处流动,因此族长或者房长往往不会组建戏班。族人组建戏班只需和族长或者房长打声招呼,如果需要支持就要专门宴请。以望江县高士镇龙口村的檀家班为例,中华民国9年组建,戏班的服装道具为为檀氏家族公有,闲时为艺,忙时为农,最初由掌门师父王长一任班主,后来由本族人推选班主,本族子弟随时可以进班学艺,不需缴纳学费,自从班主由家族推选之后,不再聘用外班艺人演出,但是本班艺人可以接受外班聘用。也有一些超越家族的戏班,往往由戏剧名家自己组建,各姓人士均可参加,有聘用,也有学徒。
(4)戏班与村庄。戏班与本村民众是普通的村民关系,戏班在村庄内的演出为义务演出,全村人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观看。在村内唱戏的时候,会找本村的人义务地搭建戏棚,戏剧表演结束后也会进行场地的整理。戏班在本村唱戏,不需要向保长或者甲长报告,也不需要专门去请,完全是村民自发的娱乐活动。戏班不参与村庄的日常公共事务。戏班到外村唱戏,一般是需要掏钱请戏的,外村村民集资,由保长或者甲长带上几位村中的代表前来请戏。外村的保长或者甲长前来请戏不需要告诉本村的保长或者甲长,这是完全的市场关系。戏班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负担村庄的摊派。
(5)戏班与市场。一般的戏班因为不可能天天有戏演,所以戏班的收入不稳定,平时各有各的职业,或务农或打工,有演出任务才召集而来。专业的戏班则常年在外奔波演出。哪里有雇主,就去哪里演出,有时三两天就要转场。所以戏班的流动性很大,为了不耽误演出,戏班大都是夜里赶场。戏班与请戏的人之间不需要签订契约。旧时的村庄一般没有专门的戏台,庙宇、祖厝是常见的演出场地。由于戏班众多,出现了竞争,戏班的生存空间受到局限。于是在市场原则的影响下,出场费、演出质量等尽量按照雇主的要求进行调整。演出让观众满意的,村民会额外犒劳演员,演出不满意的就有砸饭碗的可能。旧时的戏班一般会随庙会、小贩同时出现,这时是各个市场参与者相互配合扩大影响、赚取钱物的最佳时机。
3透过戏班看长江小农的“五性”
一个发展成熟的戏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戏剧中常讲“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戏之人也是在看自己。
(1)计算性。在对戏班成员行为的分析之中,小农的计算性可以看做其行为的动机。戏班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也都根据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小算盘”。班主追求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戏班的收益,二是戏班的名誉。主唱关心的是自己的收益和名誉。器乐、挑箱、打杂等人主要关心自己的收益。学徒则是为了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艺,并希望将来能在戏剧领域有一定的地位。
(2)关联性。个体的农民组成一个戏班,其发生关联的媒介主要有血缘、地缘、趣缘、财缘、誉缘等等。这些媒介也表现在不同类型的戏班中。血缘的联系表现在由家族组建的戏班,例如檀家班,本族子弟可以随时参加学艺。地缘的联系表现在同一个村落的戏班,在杂姓居住的村落,戏班由村落中不同姓氏的人组成。趣缘主要体现在季节性的戏班之中,目的在于自娱自乐或者与人同乐。财源和誉缘,即以盈利为目的,注重名气打造的戏班一般都是职业性的戏班。作为一个有着集体性质的戏班,不同的联系媒介,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同一个戏班的不同成员可能因为自己不同的原因与戏班产生联系。不同成员之间也会因为不同的原因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媒介的多样性与自由性也体现出了长江小农的个体分散性。戏班与外界发生联系有自觉性的,也有不自觉发生联系的。个人或者季节性的戏班往往是不自觉的与外界发生联系;职业性的戏班往往是通过市场关系自觉地与外界发生联系。
(3)公共性。自从独立的农民组建成为一个戏班,就产生了集体,集体就有着自然的公共性。这些公共性主要包括戏班人员的生老病死、戏班的财产与名誉等利益。戏班成员的生老病死可以从戏班的收入中得到一定的资金和人员支持,戏班的服装道具等公共财产需要每个人的共同维护,戏班获得一个好的名声是戏班生意好的重要条件,这也需要戏班成员的共同维护。与公共性相对应的是私人性,对于公私关系的处理也构成戏班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在戏班中公共性与私人性是并存的。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财产,个人带入戏班的服装道具可以由戏班出资购买,也可以自己保存。个人在戏班的收入归个人支配。戏班内的成员一般不能接受其他戏班的聘用,个人演出也要以戏班的名义演出,因为一部戏的成功上演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往往需要戏班人员的整体配合,因此戏班的公共性得到了维护。
(4)权威性。戏班是一个讲究技艺的地方,一个人在戏班中立足要以扎实的戏剧表演能力为基础。同时,年龄、资历也构成权威的影响因素。戏唱得越好、年龄越大、进入戏班的资历越老,就越具有权威性。一般来讲,班主在戏班中是有着绝对权威的,戏班中的权威往往会渗透至生活中,从而使得班主对戏班成员的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权威。例如,在戏班中,班主负责戏剧表演的角色安排,各个成员必须服从班主的安排。但是这种权威也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的,技艺好的主唱有时可以对班主的安排提出不同意见。在戏班中,学徒有着来自班主和师父的双重权威,因此学徒在戏班中必须听从班主和师父的安排。一般来讲,师父的权威大于班主的权威。
(5)秩序性。戏班虽然是一个相对自由松散的集体,但是也有着自己的规矩。每一个职业性的戏班都有着自己订立的戏班规则,规定着戏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是戏班内的成员都必须遵守,如果打破了戏班的规则,就要受到惩罚,最严重的就是被逐出戏班。被逐出戏班的人往往名声会变差,再进入其他戏班的机会就会变小。一个戏班的有序运作依赖于其内部的规则与秩序,而这些规则与秩序是在计算、关联、集体与权威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其形成与发展会随着戏班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总是以适应实际需求为原则,从而保证了戏班的持续运作。戏班的秩序维护的是戏班结构的完整性,秩序的变化也要在戏班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变化。如果戏班的秩序变化打破了戏班的完整结构,那么戏班的运作就会陷入混乱。以戏班内成员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为例,一个戏班所能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所以戏班有着自己的规模。进入戏班的途径有多种:拜师、聘请、亲朋好友关系等等。拜师首先要获得师父的认可,其次是班主,再次是戏班的其他成员。聘请则是班主用戏班的公共资金聘请有名气的专业戏剧演员进入戏班。亲朋好友关系,如果是班主的亲朋好友则通过班主的同意可以进入戏班;如果是其他成员的亲朋好友则要进过戏班内的亲朋好友、班主、其他成员的共同认可。一般来讲,班主和亲朋好友的认可就可以,至于其他成员的认可需要自己在进入戏班之后慢慢通过平时的努力得到。退出戏班则比较简单,只需要告知班主,班主同意退出即可,学徒要获得班主和师父的共同认可才能够退出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