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者文库 > 学者文章

对中国草根民主的新认识——评《中国农民民主建设的伟大创造》

作者:程同顺 赵银红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晋阳学刊  发布时间:2018-05-31  浏览次数: 5983

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得益于国家的制度供给和农民的自发创造这一合力的双向推动,村民自治这一最广泛的农村基层民主形态,渐成燎原之势,成效斐然。其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并不逊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海外媒体对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普遍给予高度评价,甚至誉之为世界六大民主之一。众多政治学者和专家对此也高度关注,对村民自治的研究很快便成了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杨爱民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农民民主建设的伟大创造》就是这些研究中较有特色的一个。通观该书,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该书体系完整,探讨深入。

作者研究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村民自治的实践,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下来研究,紧紧围绕农民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伟大创造这一主题,既论述了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基础、素质,更有对基层民主制度的总结和对实现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展望。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共同富裕的观点,并作为研究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立论。没有牢固的根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作者紧接着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巩固工农联盟和缩小城乡差距。第三,探讨了如何提高农民群众民主素质的问题。农民民主素质的提高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提高,也是我们民主建设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正如书中所言:“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第四篇作为本书的重点内容,着重研究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作者结合河北省的实践,论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项民主制度怎样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农民群众所表现出来的首创精神。最后论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和规律,展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其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河北省是较早开展群众自治活动的地区。八十年代中期邢台、沧州等地创建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同时,正定县、赵县创建了村民代表会、民主议政日等群众自治组织形式,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九十年代中期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农村自治资源内容丰富,成为深入农村调查基层民主问题的广阔天地,也为作者研究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者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着眼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具体问题,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关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使本书达到了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作者既论证了高层民主与基层民主、农村民主与城市民主、党外民主与党内民主等多方面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实践上有关方面的对策。

第三,进行了不少创新性的探讨。

该书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很多方面都提出了新观点,概其要者有:(1)提出并论证了“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共同富裕问题”。(2)指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有两项:一是政治民主,二是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的有效形式就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经济民主的有效形式就是民主理财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主理财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是村民自治的一种好形式。”农村财务问题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利益的关注必然使农民密切关注村里的财务状况,参与其管理,从这一方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3)提出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是推行村务民主管理的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管理新体制的转型等。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民主建设的伟大创造,它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正如书中所述,由村务公开到厂务公开、校务公开、政务公开以及两票制对党内民主的冲击,村民自治已经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村民自治的影响恐怕远不止此,我们还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村民自治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深刻影响。

如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建立起的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就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示范作用。过去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存在重价值轻操作、或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造成了我国民主建设效果的不如人意,因此如何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仍是今天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村民自治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三年一次的选举中,亿万农民开始体会到民主的真实性,开始运用法律规定的民主规则和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能够在民主实践中创造出“海选”、秘密写票、公开唱票、即时公布选举结果、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等新的民主规则和程序。书中所述的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也正是村民自治示范作用的回应。再如,村民自治将重塑中国农村民主的主体。十余年来,村民自治在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历史意义地开始重塑村民自治的最广泛的主体——农民。通过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观念得到了启蒙,政治人格的独立性和成熟程度大大提高;中国农民一改几千年来对政治冷漠的传统,积极参加村民自治的政治活动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农民也学会了如何参与政治,如何通过合法的渠道、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政治参与,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还有,村民自治也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它对我国乡镇国家机关选举的影响,两票制对党在农村的领导方式和政治合法性的挑战等等。可以预言,随着实践的推移和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它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会提供更多的启发,将会更为有力地促进我国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总之,该书作为研究基层民主建设的又一部新作,直接切入最现实的基层实践问题,依据农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材料作出了富有创新的探索,填补了政治学研究中社会研究的不足,丰富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研究。当然,该书所力图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仍留下了较大的有待于继续研究和拓展的空间,这可能也正是我们在村民自治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