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农村社会

基于社会转型的客家乡村聚落形态演化研究——以赣县白鹭村为例

作者:张爱明 陈永林 陈衍伟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7-12-27  浏览次数: 4373

摘 要以谷歌地球白鹭村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ArcGIS编辑功能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聚落分布进行可视化,结合文献资料重点分析社会转型期白鹭村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化特征、形成机制及未来演变。结果表明:(Ⅰ)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在聚落形成期,聚落发展期,聚落成熟期及聚落扩张期分别呈现出高密度团聚状,低密度弧状,高密度规整线状和低密度散点型的特点。(Ⅱ)白鹭村聚落形态的演变过程受到社会转型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Ⅲ)白鹭村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是我国经历的多次社会转型的缩影。(Ⅳ)白鹭村落边缘低密度散点型民俗别墅聚落空间的扩张和高密度新型社区的出现是当前社会转型期乡村聚落形态将要发展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社会转型;客家聚落;聚落形态;演变机制;白鹭村


聚落是人类各种居住地的总称,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1-3].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正发生剧变,对乡村聚落形态的研究具有现实需求。国外对乡村聚落形态的研究由来已久,梅村(Meitzen)对德国北部的农业聚落形态进行划分开启了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先河[4].之后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把村庄类型分为规则的群集村庄和不规则的群集村庄[5].帕乔内(MPacione)对乡村聚落形态和聚落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6].以上多采用描述和统计分类的方法,现在多采用GIS技术对乡村聚落形态进行研究[7].我国以金其铭先生等为代表对乡村聚落地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1,8],然而我国对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研究多从空间的维度对其进行描述与评价[9-11],从时间与空间结合的研究较少。以城市化、城镇化和空心化为背景的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较多[12-14],而以具有特殊聚落形态特点村域研究较少。以建筑学[15-18]、考古学[19-22]和地理学[23-25]单学科研究居多,而以多学科结合研究较少。

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具体历史文化古村落—白鹭村乡村聚落形态自迁徙至该村到现在的演化进行研究。借助Arc GIS将聚落空间可视化,基于社会转型的视角对白鹭村“半月”形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特征、原因以及机制进行研究,对客家乡村聚落形态演变模式进行预测,以期为乡村重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1.1研究区概况

白鹭村位于115°14E~115°15E,26°24N~26°25N(1),村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白鹭村属于江南丘陵地貌区,山丘连绵,岗坳交错,溪流小而密集迂回曲折分布其中。村子东西大约长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因鹭溪流经此处时遇山体转弯,整个村子布局呈现出“半月”状。此地以钟氏为大姓,根据其族谱得知,钟氏一族是唐宰相钟绍京第十六带孙钟舆于南宋绍兴六年迁至此处定居,到清朝钟氏发展壮大,钟氏客家人在白鹭村得以兴盛。因为白鹭村地方偏僻,保存了古建筑的原有肌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从宋代建筑开始各个时代的建筑都有保存,因而该村聚落景观丰富并显现出巨大反差。且村子不同空间部分分布着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如今白鹭村整个村子有13个村小组近600户人家,3 000余人,其中有90%以上是钟氏。旅游业得到发展,成为白鹭村的主导产业。

1研究区位置

1.2相关概念

Ⅰ乡村聚落。聚落是人类居住地的总称,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1],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居民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26].

Ⅱ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过程[27].

Ⅲ乡村聚落形态。“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本研究将聚落形态从宏观的聚落整体形态而言[16]即聚落的外部形态(轮廓形态)而非建筑内部形态,它是某特定时期社会特征的集中体现。

2社会转型下白鹭村聚落形态演变特征

白鹭村的“半月”形聚落形态发展经历了聚落形成期,聚落发展期,聚落成熟期,聚落扩张期四个发展过程(2)。每一个时期村落发展相应有一个新的聚落空间,并且不同时期新增的聚落空间都有着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同时原有的聚落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经过四个时期的演变,白鹭村半月形密集聚落空间布局形态最终形成。结合马晓冬等学者对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低密度团簇性,中密度弧带形,高密度条带性[14]等8个聚落形态总结,对白鹭村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作以下归纳。

2不同时期聚落形态分布图

(Ⅰ)聚落形成期—高密度团聚状(2a)。主要是自南宋绍兴六年到清朝晚期(1136-1876)。这个时期形成的聚落呈密集团状分布。白鹭村《钟氏族谱》记载其开村始祖是唐宰相钟绍京的16代孙—钟兴于南宋绍兴六年从兴国竹坝迁居白鹭。主要以钟氏宗祠、王太夫人祠、恢烈公祠等重要祠堂展开布局,同时这些聚落又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祠堂都有偏厅,同时围绕祠堂有相应的民居建筑,每一个祠堂其实就形成了一个小的核心。这是典型的多核团聚型南方乡村聚落类型。但是这种多核又与其他村庄的多核不同,因为在这个村子里所有聚落核心几乎都是钟氏人,虽然有多核,但都是同宗同源的钟氏人,钟氏人口对高密度团聚状聚落形态起决定性作用。

(Ⅱ)聚落发展期—低密度弧带状(2b)。主要是自清朝晚期到新中国成立(1876—1949)。这个时期在原有高密度团聚状聚落形态的基础上村子向东南方向发展(西南方向也有一部分),新增的聚落较聚落形成期的聚落更加分散,各个民居之间距离较大,没有明显的核心。单个聚落的面积也相对减小,聚落形态呈现出分散而小的分布特点,同时紧挨东南方向弧形的山坡分布,聚落形态也呈弧带状。整个白鹭村聚落空间分布是高密度团聚状 低密度弧带状,并且整体上有围绕原有密集性团状聚落村扩展的态势。随着村落与相邻村落交往增加,加之与外姓联姻使钟氏与非钟氏关系更加密切,有少部分非钟氏人口在村子东南部定居促进了低密度弧带状聚落形态的形成。在聚落发展期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初步形成。

(Ⅲ)聚落成熟期—高密度规则线状(2c)。时间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到新农村建设时期(1949-2005)。村子聚落空间在经历了向东南方向发展之后转向鹭溪北岸河滩部分发展,同时东南部条状聚落空间也有一些民居出现,但这个时期聚落空间呈现的主要特点是高密度线状布局。圩镇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建筑,这些聚落分布密集而且秩序明了,主要是沿着主街两侧面向街道线状分布。聚落之间距离较小,却又非常规整。另外,主街之外还有一条距离车站较近的街道,街道两侧同样规划了整齐的聚落,但规模没有主街大。随着街道的建立,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以钟氏为主体非钟氏人参与下高密度规则线状聚落形态形成了。聚落空间分布又一次呈现出集中分布的态势,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形成。

(Ⅳ)聚落扩张期—中密度散点型(2d)。大概是新农村建设时期至今(2005-2017)。该时期村子聚落扩张位置较分散,包括鹭溪南岸河滩、鹭溪北岸村子西南角和村子东南角村子入口处,聚落空间呈现出多点散布,点内规则的分布的特点。村子入口处车站的规划整体建筑较高,占地面积大。在鹭溪南岸河滩上的建筑,是这个阶段这些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些聚落规划整齐,单体建筑占地面积大,一般在4层左右。部分相对富裕的非钟氏人选择在生态良好的鹭溪南岸定居促成了聚落形态多样性发展。但是整体面积不大,呈现出小规模立体分布的格局,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得到完善。

3聚落形态演变与社会转型

3.1白鹭村聚落形态演变与社会转型关系

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是相对应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反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因而聚落形态的演变是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Ⅰ)高密度团聚状聚落形态是明末清初(17世纪到18世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宗族制度得到强化的反映。“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发展第四阶段是明清时期,官僚制度继续发展,绅衿阶层扩大,他们为弥补丧失的特权,谋取社会利益,在地方上举办公益事业,而更重要的是组织宗族,因而使宗族在民间得到较大的发展[28].”白鹭村村民就是以宗族的组织形式,在白鹭建起了高密度团聚状的村落。同时,白鹭村人集中居住是解决生存问题一起面对自然灾害的需要,是当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虽然有“十字街”小型商品交易场所的出现,但是当时相对活跃的商品经济仍然未能撼动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聚族而居不仅仅是当时白鹭人对和谐安定生活的向往,更是当时人们思想文化方面封闭的表现,是对土著人的畏惧对外界的排斥。

(Ⅱ)低密度弧带状聚落形态的增加是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见证。低密度弧带状聚落形态的增加反映出社会多领域的变化。其一,白鹭村向东南方向新增的聚落形态不再是高密度的聚族而居,而是相对分散地建在了村子东南方,聚落相对宽敞明亮。这正是因为我国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帝制结束,以宗族制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形式被打破,自由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付诸实践。正如《中国通史》所言“至于政治思想,则介绍西洋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流行的自由平等之说”。其二,正如史书描述“中国人民有鉴由此,于是继起创办一般的新式工业”[29].白鹭村村民相对分散的聚落居住形式是以对自然经济的依赖减弱为前提的,村民通过经商来帮衬家里,反映出当时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新兴经济的得到发展。其三,新增聚落宽敞明亮较以前封闭狭小聚落更加科学,更能满足村民的需要。这与该时期思想文化方面有由保守迷信到“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转变不谋而合。

(Ⅲ)高密度线状聚落形态的增加是改革开放到十五大的召开(1979-1997)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繁荣的体现。白鹭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高密度规划整齐的白鹭街道(圩场)建立。聚落沿道路密集整齐分布是该时期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白鹭村线状高密度街道的建立正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广大农村得到发展的重要体现。增加的聚落整齐成线状高密度分布是当时人口急剧增加造成人多地少的现实环境所决定的。街道两旁个体经营户的出现,旅游也得到重视是我国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饮食、节日等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断走向现代化,西式风格的建筑便在村子出现。白鹭街道聚落形态正体现出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Ⅳ)中密度散点型聚落形态的增加是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2010至今)是新时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有尊严幸福生活的体现。2010年3月14日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渗透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铮铮誓言。增加的聚落较之前更加宽敞,而且模仿古代建筑造型更能体现家的温馨,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追求对幸福感和受尊有新的理解和要求。仿古散点聚落中配套的健身设备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将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3.2白鹭村聚落形态演变机制分析

3白鹭村聚落形态演变驱动机制

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现实空间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动力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动力产生,动力实施,及动力形成以及动力反馈。在白鹭村聚落形态的演变过程中,社会变迁产生动力,产生的动力通过人—政府和白鹭村人对聚落产生作用,动力形成后便出现了白鹭村高密度“半月”形聚落形态。在政治方面,政府不仅可以通过税收增减、政策倾向、基础设施建设等直接对白鹭村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影响白鹭村村民间接对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产生影响,街道的建设以及仿古建筑的出现就很大层面上受政策的影响;经济方面,白鹭村村民是白鹭乡村聚落空间建设者、管理者和拥有者,白鹭村村民根据家族发展的需要,在遵循政府政策指导下,极力配合家中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所从事产业的选择和主宅区位的选择直接对乡村聚落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为发展旅游业,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设施的建立都改变着聚落形态;文化方面,白鹭村民求安求稳以及封建迷信和宗法观念的淡化,对开放理性思想的接收,使得白鹭村出现了西式风格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聚落;社会生活中,家庭分化经济分化等的出现,让白鹭村聚落变得更加规整密集。白鹭村乡村聚落形态动力机制是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其主要过程包括“动力产生—动力实施—动力形成—动力反馈”四个环节,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

在聚落形态演变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地方在不同时期具有特殊性,驱动机制在起作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其它因素作用不足的现象[30],但是村民始终是乡村聚落形态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动力实施者。

4社会转型期的乡村聚落形态未来演变预测

4.1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与乡村聚落发展

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主要体现。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乡村聚落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以政策为引导对乡村聚落进行整合,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乡村聚落进行整合。社会转型的本质是同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一致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9],因而在乡村聚落规划与发展中,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得到重视。村民对居住类型选择的多元化,在新时期村民至少可以选择县城楼房、本村旧楼房、本村新楼房。对多种聚落形式具有选择空间,使得聚落形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4.2未来乡村聚落形态发展模式预测

(Ⅰ)村落边缘低密度散点型最美民俗别墅聚落形态的发展。民俗别墅将促进最美民俗村—白鹭村的发展。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得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白鹭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民俗村落,特别是民居建筑民俗文化深厚,被称为“明,清古建筑或博物馆”,白鹭村扩张期的建筑就是仿明清古建筑特点的民居。民俗型别墅不仅仿照明清古建筑风格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同时结合现代别墅华美、实用等特点,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民俗型别墅主要点状散布在原有村落的边缘,一般分布在靠近森林的缓坡上(4)。选址在缓坡上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视野,而且靠近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落边缘点状分布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而且可以拥有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分布在村落边缘,而又不远离村子,不仅可以满足村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迎合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分布的要求。

4拟建别墅与社区

(Ⅱ)以街道为中心的高密度集聚型新型乡村社区的发展是社会转型在白鹭村的具体体现。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新型城镇化的政治号召,要求白鹭村结合村落特点走出一条就地城镇化的道路,而乡村社区的建立是其重要的一步;乡村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沿街道通讯娱乐等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推动了乡村社区的形成;民俗文化在白鹭村民的心中早已生根,因而靠近人们生活场所的白鹭街道上新型社区便将应运而生;同时白鹭村民和谐的社会关系及其联系紧密的村委组织形式,有利于相对集中的新型乡村社区的产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下形成的新型乡村社区将以白鹭街的白鹭车站处为社区中心,以白鹭主街与分街为两轴(4),依靠白鹭村429县道和白鹭乡乡道的便利交通,在街道上配以高速网络取代相对过时的低俗宽带,进一步完善白鹭村车站空地、超市和公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立一个高密度集聚型的新型社区。这种社区是在原有聚落分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合起来的,以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借助Arc GIS编辑功能,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资料将白鹭村建筑平面图可视化,对具体村落白鹭村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化特征、形成机制及未来演变进行研究,并重点剖析了社会转型与白鹭村聚落形态的关系,得出:?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是由高密度团聚状,低密度弧带状,高密度规则线状,中密度散点型四个阶段四个不同的聚落形态构成。?钟氏人口始终是白鹭村半月形聚落形态形成的主力军,非钟氏人口为白鹭村不同时期聚落形态分异作出了贡献。?白鹭村聚落形态的演变过程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鹭村人始终是白鹭村聚落形态演变的最主要实施者。?不同时期的白鹭村聚落形态是我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缩影。?研究认为村落边缘低密度散点型民俗别墅聚落形态的将得到发展,高密度集聚型新型乡村社区将产生和发展。

5.2建议与不足

白鹭村聚落形态是白鹭村民在社会转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白鹭村的盆地地形和河流流向决定了村子半月形的空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同动力因素影响,聚落空间表现出不同形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规划部门可以结合现代白鹭村民需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闲置的非保护的旧宅基地进行处理,保证建筑用地的增加与农用地的不变。同时,在村子周围环境好的地方对点状别墅进行整体规划,对白鹭村街道网络进行更新,车站空地与超市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新型乡村社区更具活力。

本研究以具体村落白鹭村为研究区域,针对村落不同社会转型期所体现的聚落形态进行探索,其结果的是否值得借鉴有待检验。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乡村聚落形态发生急剧变化,对聚落形态演变过程、机理与优化的研究将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李胜坤,张毅,闫欣,等.基于GIS的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780-785。

[3]张荣天,张小林,李传武.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3):272-278。

[4]李红波,张小林.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J].人文地理,2012,27(4):103-108。

[5]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1):72-76。

[6]Michael Pacione.Rural geography[M].London:Harper row,1984:2-10。

[7]Marjanne Sevenant,Marc Antrop.Settlement models,land use and visibility in rural landscapes:two case studies in Gree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0(4):362-374。

[8]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9]岳邦瑞,李玥宏,王军.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乡土聚落形态特征研究——以吐鲁番麻扎村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80-85。

[10]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1]李媛.重庆忠县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12]牛会聪.多元文化生态廊道影响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3]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4]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15]潘莹,卓晓岚.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14,161(3):79-85。

[16]潘莹,施瑛.湘赣民系、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08,(5):28-31。

[17]刘伟.城固县上元观古镇聚落形态演变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8]田园.长治中村聚落形态与民居特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9]欧文·劳斯,潘艳,陈洪波.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J].南方文物,2007,(3):94-98 93。

[20]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J].文物,2006,(5):58-66。

[21]高江涛.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J].中原文物,2007,135(3):13-20。

[22]陈星灿,刘莉,李润权,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J].考古学报,2003,149(2):161-218。

[23]李全林,马晓冬,沈一.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2,31(1):144-154。

[24]鲁鹏.史前聚落地理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86-1295。

[25]唐孝祥,陶媛.试论佛山松塘传统聚落形态特征[J].南方建筑,2014,(6):52-55。

[26]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2,(7):56-62。

[27]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176(2):10-19 204。

[28]赵之枫.传统村镇聚落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9]周谷城.中国通史(简本)[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30]李佩松.社会转型视角下西安市高陵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