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者文库 > 学者文章

解决乡村衰败难题的牛鼻子在哪里

作者:秦 晖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来源:探索与争鸣  发布时间:2016-10-11  浏览次数: 13152

【编者按】昨日我们推送了黄灯教授的《一个乡村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探索与争鸣》公众号一直提倡首发,之所以转载于此,不是因为黄灯教授的农村儿媳的独特身份,而是因为她的这样的从内部聚焦乡村的文字,聚焦了农村的真问题,同时因其沉潜和克制更具有力量,其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契合编辑部以学术的方式,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关注大时代中芸芸众生的命运的立场。

近年来,几乎每到春节,关于乡村衰败的话题就逐渐多起来,相信今年春节这样的话题还会成为一个焦点。但是,在这些话语狂欢中,也呈现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比如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乡村颐指气使,抑或是以怀乡病将乡村作为浪漫想象的对象。在很多叙述中,乡村仅仅是城里人的乡愁,抑或是每年春节返乡人一次集中的话语消费狂欢。任何的将乡村猎奇化、浪漫化和罪恶化的做法,都不是客观的态度。乡村的问题其实是转型中国的问题,为乡村寻找方案,其实就是为中国未来寻找方案;关注乡村,其实就是为我们每一个人寻找体面活着的尊严。我们期望更多的读书人能沉潜下来,持续关注农村,深入农村,在扎实调查的基础上,在转型中国中大背景下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并真正通过每一个人的切实的努力,一点点去改变乡村,《探索与争鸣》刊物和公众号愿意成为大家发表真知灼见、参与讨论和提供切实方案的平台,欢迎投稿,长短不限。本期推出著名学者秦晖教授的笔谈,秦晖教授认为乡村的问题根在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根在各种权利问题的落实问题。

我曾几次表示不同意三农问题的说法。当然,不是说中国没有农业和农村问题,但这些都只是一般性问题,并不比其他国家更突出。而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各种权利问题,才是中国,尤其是处于改革和现代化转型阶段的中国的关键性问题。

的确,农业问题如果作为产业经济问题,在中国并不十分突出,至少它比传统时代甚至改革初期的重要性已经明显下降,同时也没有盛行大农业的许多发达国家那么重要——大家知道农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经济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问题的一个关键,世贸谈判多哈回合经历这么多年而始终卡壳,主要卡在了农业问题上。但是发达国家却基本没有所谓的农民问题,不仅因为他们农业人口比例已经很少,而且他们的那么一点务农者也已经完全公民化,没有人把他们视为弱势者,甚至他们百分之几、至多百分之十几的人口却对多数决定的议会政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有人戏言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如果说有点虚伪的话,那与其说是少数资本家、不如说是少数农民在影响和左右着多数意志。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在改革前还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处于民以食为天的状态,解决民食问题的农业自然也是天大的事,是重中之重,更不用说农业社会的经济问题基本上就是农业问题了。

而我国现在与上面两种情况都已完全不同。一方面,经过30多年农业的长足发展,如今的中国已不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操心吃饭问题,受困于农产品供给不足。但另一方面我国也不像美国、法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等国家那样定位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性大农业出口国,对农业生产过剩、农业经济周期和国际农贸谈判之类问题极为关切。我们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农业基本上是内需型的,尽管存在品种调剂问题,就总量而言,我们的农业也能够满足内需。

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经营方式路线当然还有大量可议的话题,但是几十年来的经验,尤其是当年农业纲要四十条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果脱离农民自身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的权利,政府过分热心地干预乃至决定农业技术与经营方式,往往变成折腾农民,效果并不好。过去诸如技术上推广双轮双铧犁、一味提高复种指数、普及杂交高粱和小麦取代青稞,经营上从大公社队为基础,都留下了许多教训。历史地看,作为一个农业文明积淀深厚而又幅员广大、各地条件极其多样的大国,我国各地农业的适宜技术和适宜经营方式其实更多是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正是在农民自主性得到较大尊重的改革时代,农民以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的智慧解决了复种问题,以大型农机专业户为众多小农提供商业化服务的途径,解决了过去政府认为最适合机械化的大公社时代长期无解的机械化问题,摆脱了一会儿押宝双轮双铧犁,一会儿突出手扶拖拉机,天天号召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手工畜力农业依旧的长期困境。

在经营方式上,摆脱强制集体化后的农民无论是99%以上选择了家庭经营的农户,还是原先95万个大队中显示出经济活力而能让农民选择留在集体中的7000多个, 经济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农户普遍摆脱贫困而走向程度不等的富裕,极少数集体也大都发展成为超级明星村。曾经有人以后者的成就论证小岗农民走错了路,而南街村的选择才是对的。其实他们是不顾常识地根本颠倒了因果关系:不是明星村由于强行禁止农民离开而得到了发展、小岗则因为没有捆住农民而停滞,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原来的强制集体化农村绝大多数历经20多年实践都没让农民感到优越性,使他们在能够自主后都选择了离去;而能让农民选择留下的自然只有鹤立鸡群的极少数。这些极少数有超常绩效是理所当然、完全正常的——今天的集体如果没有绩效而强行禁锢农民不让离开,那就不仅不是明星村的问题,而是有犯罪之嫌了。而能让农民自愿留下的集体是如此之少,这难道还不足以体现改革前农业体制的大失败么?且不说像以色列的基布兹那种纯自愿的集体化尽管时过境迁也有风光不再的问题,但仍然可以留住相当部分成员,甚至国际上公认为失败的前苏联集体农庄,尽管它的弊病众所周知,但所谓叶利钦复辟资本主义以来的20多年,获得了选择自由的俄罗斯农民也仍有约三分之一愿意留在改良后的集体农庄中。而我们的公社体制在农民获准退出后仅仅几年就土崩瓦解,95万个集体仅有约7000个,即不到百分之一能够留住其成员!公社化时代是严禁单干的,改革后农民获得了退出权,但是并没有禁止自愿的集体,而农民能够相对自主选择后,无论单干还是集体,都比以前成功得多。所以,改革后农业的成功表面,似乎是经营方式单干对于集体的成功,其实从本质上看,它是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对没有自由的选择权的成功。农民有没有选择经营方式的权利,远比哪一种经营方式好更重要。

公社解体后,我国改革时代的农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种种变化。但无论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还是规模化农场,也无论规模化是通过农民间土地流转还是通过外部公司包租农民土地的方式,能够被农民接受的成功选择也往往出于农民的意愿,与政府原先的设想常常出入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正如农业新技术只有在市场上供农民自主采纳才有前途一样,新经营方式也只有在自愿前提下,让农民因地制宜才能站得住脚。而政府应农民之需要做好服务工作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近年来农业问题方面有许多讨论,诸如是坚守耕地红线保证粮食自给,还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进口;公司加农户好还是合作社加农户好;继续保持农民兼业化作为打工者的退路,还是发展规模化专业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等。但是一些地方在忽视农民权利的基础上讨论经营方式,往往哪种主张都会出问题。例如在只许官不许民’”的格局下,强调坚守红线,农民就更没法自主开发土地,但政府要圈地仍然照样可以大圈特圈。而如果红线被认为不必坚守呢,那官方的圈地就更会形成狂潮,但是老百姓想卖地照样不行。过去说农民应该兼业化,农民工在城安家就受到种种阻挠,重庆模式走红时有官员甚至声称让农民工做两栖人是防止重庆出现贫民窟的不二法门。但是后来官员和公司盯上了农民的土地,同样的官员又开始大讲两栖人如何造成土地利用不经济,开始用种种手段强迫农民变市民了。

再如土地确权和推动流转也是过去民间多年的要求。可是具体怎么搞至今也还是语焉不详。农户被给的到底是什么?面对强势者的侵权,农户的这个能得到保障吗?土地流转近年来常被当作政府推行规模化农业的手段来提倡,而发展家庭农场的说法也把国际上泛指的家庭农业(这个意义上的家庭农场我国在大包干改革后就普及了,何须现在发展呢?)偷换成了上规模的家庭农场概念。这当然不一定是坏事,可是只提土地流转不是买卖和交易,甚至不是使用权承包权的交易,是否暗示这种流转可以是非自由交易性质的,即可以是政府动员下的强制流转?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决定》公布后各地强制圈地之风并未消弭,甚至由于《决定》提倡市场经济的利好,引发各地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此风还有日长之势,不能不让人忧虑。

总之,我国现在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不是农业问题而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同样如此。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会导致农村人口下降,许多乡村社区因此消失,这是几乎所有现代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过的阶段。但是像我国如今这种关于乡村衰败的强烈呼声却是很少见的。其实表面看来,与一般国家农民进城初期形成都市贫民社会、乡村中无人居住的房子破败不堪相比,我国由于强制禁止进城农民低成本安家造成普遍的两栖人流动劳工现象,城市中号称没有贫民窟,农村中充斥着两栖人血汗换来的无人新居,但在光鲜外表下的社会性衰败却比人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取代大型贫民窟和乡间废村的是我国无与伦比的家庭离散现象和候鸟人口,农村中的三留守现象(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造成许多骇人听闻的人伦惨剧。典型的如云南镇雄一个貌丑人穷的乡间无赖竟能长期霸占村中十余名留守妇女;广西兴业一名11岁留守女童竟遭同村十余名中老年人(44~76岁)频繁强奸、轮奸两年之久;这类古今罕见的恶性丑闻反映的衰败,岂是一般的建筑破旧、治安不良所能相比?

有人甚至以此做了文化文章,说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伦理是讹言,中国人其实最重金钱而无视亲情,很少有哪个民族会有如此高比例的人群为打工挣钱甘愿常年家庭离散。这样的说法真叫人无语,难道他们愿意这样?两栖人取代贫民窟真是他们的选择吗?

实际上,尽管城市的棚户和乡村的败屋令人扼腕,但是真正自由的迁徙无论是进城还是留乡都应该是比从前更好的理性选择。即便像东亚四小龙这样发展很快、现在基本没有贫民窟问题的新兴工业化地区,穷人进城之初住棚户也不罕见,只是在经济增长快的条件下他们或因申请政府福利或因就业机会多,境况逐渐改善,而不至于久困于此,而那些经济增长慢的国家就会出现贫民窟长期存在的弊病。但是我们现在不也是同样依靠高速增长来使两栖人可以有钱汇回家乡建设面子房吗?一旦高增长阶段结束,过去积累转化成的家乡面子房并不能用于谋生,而他们又没有在高增长时期入城市(哪怕是化入城市下层),到时社会性衰败在那种两栖不靠的状态下就不是光鲜外表能遮住的了。

显然,问题不在于乡村该不该复兴,也不在于所谓西方式的城市化能不能超越——什么叫西方城市化?西方这么多国家难道有什么统一的城市化模式?哪怕是同一个国家比如美国,纽约与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化难道是一回事?关键在于农民的命运由谁决定?农民选择进城,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不能上等人看不顺眼就赶走他们。农民选择在村,他们的地权就应该得到维护,不能上等人看上了眼就一把抢来,无论圈地招商建大城还是收地拆房盖新村,都得以尊重农民的权利为基础。这些道理难道只是在西方成立吗?

可见,我们所说的农业问题很多并非产业经济问题,我们所说的农村问题很多也并非乡村社区问题,实际上它们都是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的人身和财产权问题的不同表现。今天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已经很低,真正务农的劳动力和真正安居乡间的人口占比也在明显下降,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却没有降低。我国独特的农民问题不仅存在于非农产业(所谓的农民工),也存在于大城市(所谓的外地人)。应该说改革30多年来我国解决农民问题,即农民权利问题上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是该做未做的事还不少。

农民在改革中已经取得选择经营方式的权利,但还没有取得处置自己土地的权利。农民有了在城里打工的权利,但还没有在城里安家落户的权利。改革前的农民工是无偿征发的劳役,农民甚至没有在城里暂住打工挣钱的可能,后来他们可以花钱办暂住证在城里打工,但会随时遇到盘查,一旦没带证件就可能被强制收容。孙志刚事件后收容恶法废除,被查无证多改为罚款。近年来查证也很少了,一些人在城打工数年不办证,通常也没事。但是即便办了暂住证(居住证),他们仍然只是居住着而没有真正的居住权。市民的贫民窟是合法的棚户区,平时不会被驱逐,改造时有安置、补偿待遇,而他们盖的棚户是违章建筑,租住的也没有租户权,一旦被拆,不补偿不安置,否则后患无穷的无条件驱逐政策仍然是通行办法。不受驱逐的消极自由尚且付诸阙如,难怪社保、医保、子女受教育、廉租房等积极自由性质的福利均难以落实了。

农民的土地权利一向议论很多。随着土地流转改革的深入,关于落实农民土地产权归属的问题将日益迫切,也不可回避。所谓土地为没有福利的农民最后保障,不让农民处置自己的土地是为了防止出现无地农民等说法更是荒诞无稽,笔者曾经多次驳斥过。其实真要防止无地农民出现,首先要做的不是约束农民,而是约束政府,阻止其随意圈地。以向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为条件限制农民的土地权利,或许还可以讨论,而由于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就连其财产权也要否定,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其实,真正妨碍地权归农民的就是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和官商两界的圈地欲望。我国很多文件对控制征地三令五申,行政征地必出于重大公益,商业性用地应该协商交易,尽量缩小征地范围等政策大家都懂,但是落实却极为困难,关键原因就在于此。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60条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一再强调了这些精神,这两个重要文件也提到增加农民的产权受益,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帮助进城农民在城落户等等,这些事项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维护农民的人、地两项基本权利。我们应该为此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