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责任编辑:王佳琪 发布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 501次
9月16日,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文科科研楼南楼401会议室召开比较政治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比较政治学研究》主编李路曲,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亚洲政治经济学会理事唐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主任、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长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臧雷振,荷兰特文特大学公共行政学院助理教授胡淑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徐勇教授出席会议。中国农村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宁、院长陈军亚及部分师生参加会议。研讨会由陈军亚主持。
陈军亚院长简要介绍了研讨会的召开背景。中国农村研究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过往按照“一个领域、一支团队、一种方法”的研究型模式运行,取得了大量标志性研究成果。随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研究院正逐渐向学科发展模式转型。比较政治是政治学二级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比较政治的学科本体、理论资源等方面的讨论来加强比较政治学科的内涵建设,将有利于研究院学科建设走上特色引领的规范化发展轨道。
李路曲教授指出,学科有界限,研究无禁区。他强调,各国比较政治没有高下之分、正误之分。比较政治学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既属于理论,又属于各国政治的一部分。比较政治学不生产理论,而更多的是检验、完善和提高理论。他认为,要进一步夯实比较政治学术研究根基,在重视经典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此外,他还对研究院的比较政治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唐亮教授结合自身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历,围绕什么是比较政治、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政治研究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比较政治学科建设进行发言。他指出,比较政治以国别政治为基础,通过国别经验对既有理论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从而为一般化理论作出贡献。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科,可围绕国别政治研究的相关议题,通过对以西方经验为基础的理论的对话和批判,发掘东西方的共性和特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科。
张长东教授指出,当前比较政治学学科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他总结了比较政治学科的三大主要议题——比较政治制度、发展政治学、区域国别。他强调,应跳出单一的美国比较政治学,扎根中国特色,进一步创新理论实践与研究方法。他建议,研究院比较政治学科应秉持“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基层看基层”的理念,立足于已有的田野调查优势,扎根中国特色,完善自主的学科体系。
臧雷振教授从自身研究困惑出发,分享了自身长期从事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的想法和感受。他指出,比较政治学的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基础课程建设,《比较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学说史》为该学科的三门基础性课程。他表示,研究院比较政治学科建设应坚持以研究为基础的“硬平台”和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软平台”相结合。
胡淑云助理教授结合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的比较政治学科建设现状实际,围绕比较政治学科体系、教材设置、人才培养等发表观点。她认为,比较政治学研究应进一步开拓学科视野,加强理论对话。
徐勇教授回顾了学校政治学学科发展历程。他指出,华师政治学科中比较政治学起源历史悠久,但规范化的学科建设还很年轻。他从学科规范的角度,强调比较政治学科建设要由“学科自在”转向“学科自觉”,不断适应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在转型过程中,要秉持学科本体意识,谋定而后动。他强调,比较政治学要厘清学科边界,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比较的视角进行研究。
在交流研讨环节,研究院比较政治方向的刘筱红教授、张大维教授、肖盼晴副教授分别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研究院比较政治学科发展发言。
郑宁书记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与会专家送上诚挚的中秋节日祝福。他指出,院党委将继续不遗余力支持研究院学科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