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我院教师黄振华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作者:  责任编辑:荣宇豪  发布时间:2024-07-25  浏览次数: 4029

2024年7月15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登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振华的研究成果《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逻辑》。



黄振华在文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知识生产的过程看,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也需要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尤其对政治学这样一门基础性学科来说,更需要从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经验基础和理论源泉。”

以下是光明日报原文内容: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知识生产的过程看,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也需要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尤其对政治学这样一门基础性学科来说,更需要从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经验基础和理论源泉。


实践检视是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充满曲折,甚至一度被取消。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才开启了恢复重建历程。在恢复重建之初,中国政治学基础薄弱,主要以吸收、引进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概念和学科知识为主,极易导致主体性缺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事实上,简单运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和概念,无法有效解释中国政治实践。例如,村民自治是中国特有的基层政治制度,若从西方政治学理论出发,很容易陷入选举民主的单一视角,而忽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其他视角,更难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价值。

理论是为解释实践服务的。如果既有的理论知识不能解释实践,那么就需要对理论进行重新检视,并建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在此意义上,基于实践的检视就成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前提。具体来看,实践检视对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践检验既有政治学理论的不足,从而寻找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突破点与切入点。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是对既有知识体系的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的重组、调整和优化。二是通过实践的检视有助于提升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自主的知识生产为前提,但自主的知识生产并不是自动产生的,而需要首先形成自主知识生产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既有理论知识及其生产过程的反思,这也是促使诸多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萌生的重要动因。


实践经验是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智识源泉

实践检视有助于形成自主知识生产的自觉意识,但并不必然产出自主性的知识产品。要产出自主性的知识产品,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本质上要回答的是政治学知识“何以自主”的问题,从而必然导向以中国为本位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为本位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本土的实践经验出发提炼和产出政治学理论,强调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把中国经验作为理论建构的源泉。近年来,田野政治学的兴起在学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探索。田野政治学强调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以丰富的实践材料为基础建构政治学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基于田野调查方法的广泛运用,田野政治学显著增强了知识生产的自主性,对于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推进自主知识生产必须处理好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主性的知识生产要求排除先验性的理论预设,并将实践经验置于知识生产的优先地位,强调任何理论观点的形成都必须以充分扎实的实践经验为前提。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生产者主要通过归纳方法产出理论知识,表现为一个对经验材料不断去粗取精、提炼概括的“精萃”过程。同时,自主性的知识生产还应摒弃先入为主、以个人价值偏好取代客观经验事实的做法。通过强化实践经验在政治学知识生产中的优先地位,有助于提升知识生产者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自主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践经验都能够产生理论,具备理论价值的实践经验应当具有足够深度,并能反映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否则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观照实践是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旨归

政治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政治学知识既来源于政治实践,同时发挥着观照实践发展的功能。经过40余年发展,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中国的实践发展进程相比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早期的中国政治学深受西方政治学影响,难以产出基于中国实践的自主知识,对于中国的政治实践缺乏足够的观照和引领能力。由此,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推动实践发展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其实践发展速度大大超越既有政治学理论的发展程度,对于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观照实践发展既是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会反向提升政治学知识生产的自主性水平。这是因为,实践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问题本身就是“中国的”,能够为产出自主性的知识产品提供基本方向和指南。新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现象越是涌现出来,由此产生的自主知识存量就越会不断增加。从这个角度看,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没有完成时,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并随着政治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持续更新和迭代。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坚持以观照实践发展为基本旨归,并力求做到两个“回应”。一是回应国家发展需要。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应注重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关切,以国家重大问题牵引政治学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政治学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其中所体现的正是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有机融合。二是回应人民群众需求。中国的政治学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并非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物。只有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引,才能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注入活力和动力,并赋予其持久的理论生命力。无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还是人民群众的需求,都是内在辩证统一的整体,反映了中国政治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引领着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发展方向。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7/15/nw.D110000gmrb_20240715_2-14.htm


黄振华教授简介

黄振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与基层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其他各类课题30余项。在《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中国农村经济》《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含合著),参编著作多部。主持或参与撰写咨询报告数十篇,其中被省部级以上批示或采纳20余篇。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2022)和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1),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20)。


(审读人:郑 宁 马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