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光俊 责任编辑:赵子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5 浏览次数: 10232次
作者介绍
周光俊,复旦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较政治、民族政治和政治学科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参编著作和调研报告多部,在《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内容简介
本书从比较政治的视角探寻族群分离运动的产生机制、发展脉络和治理逻辑。运用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分离运动的过程论视角出发,认为族群分离运动的产生是靠前断裂型制度安排与族群政治组织化相结合的结果。当分离族群与主体族群(中央政府)之间在权力获取(代表性)、利益共享(分配性)与权利机会(发展权)等方面的矛盾难以在现有政治框架内解决时,少数族群就有分离的机会;如果少数族群精英(分离活动家)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族群政党(准政党、类政党),并能够持续地获取资源和凝聚族群,建构少数族群的政治认同,少数族群就有了分离的可能。如此,分离运动就会产生。本书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证实了假设。旨在建构一套稳定而有效的族群关系宪法秩序的民族工程学是可行的治理逻辑。
目 录
第一章 何种分离?谁之命运?——一项关于分离运动概念的梳理
第一节 泛化的分离运动概念:谁之分离?何种类型?
第二节 分离运动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副产品:一项前提设定
第三节 分离运动:何种关系?何以对立?
第二章 分离运动的解释机制:结构与能动的视角
第一节 分离运动研究的现有解释路径
第二节 分离运动的解释机制:结构与能动相结合的视角
第三节 制度无以统合权力、利益、权利:歧视性分配与断裂型制度的逻辑
第四节 高度的政治组织能力:政治可能的逻辑
第五节 研究方法:比较历史分析
第六节 案例选择:为什么是亚齐(印尼)、魁北克(加拿大)、南苏丹(苏丹)与瑞士?
第七节 本书章节安排
第三章 亚齐分离运动(1962-2006年)
第一节 亚齐问题
第二节 印尼的断裂型制度安排
第三节 自由亚齐运动:组织建设、军事斗争与新殖民主义
第四节 亚齐自治、自由亚齐运动转型与印尼未来
第四章 魁北克分离运动(1960-2006年)
第一节 魁北克与魁北克问题
第二节 1980年公投:不彻底的静默革命与魁北克人党
第三节 1995年公投:二元性的消逝与魁北克人党
第四节 《明晰法案》与魁北克的未来
第五章 南苏丹分离运动(1972-2011年)
第一节 南苏丹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第二节 苏丹的断裂型制度安排
第三节 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军:政治组织、苏丹主义与新殖民叙事
第四节 南苏丹的诞生及其未来
第六章 瑞士的族群政治(1848年至今)
第一节 现代瑞士的诞生
第二节 瑞士的弥合型政治制度:合作主义的联邦制
第三节 弱化的政党精英:政党碎片化、委员会制与全民公决
第四节 瑞士族群政治的未来
第七章 民族工程学:走向更好的民族国家建构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