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飞雪 高新水 责任编辑:管理者 发布时间:2021-02-08 浏览次数: 1902次
本网讯(王飞雪 高新水/文)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与外国语学院合作编译的《满铁农村调查·惯行类》第6卷。至此,历经多年编译攻坚,《满铁农村调查·惯行类》1-6卷全部出版发行,版面字数总计11517千字。这意味着满铁调查资料中最富学术价值的《中国农村惯行调查》首次被译为中文,有力推动中国学术界对满铁“惯调”资料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具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颗服务中国农村研究的初心!
作为满铁调查资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学术价值的内容,《中国农村惯行调查》是日本调查员于1940-1944年对中国华北农村社会的村庄概况、村落、家族、租佃、土地买卖、农村金融及贸易、水、赋税等村庄及村中农户的整体性、微观性数据进行的全方位调查记录,具有深、专、精、细的特点,对研究1949年前的中国农村具有基础性作用,在同时期的社会调查中具有不可逾越的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因语言等限制,多是日本学者及可阅读日语资料的各国学者才能利用日文版满铁调查资料进行研究,中国学者在阅读和了解方面颇具困难。甚至形成了“中国农村在中国,中国农村调查在日本,中国农村研究在美国”的学术格局。国内虽有人跃跃欲试,想要翻译满铁调查资料“为己所用”,奈何其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或望而生畏未曾举步,或进程迟缓,给学界研究造成极大的不便。
自2010年至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持的“满铁农村调查”书系编译项目正在打破这一困局。“我们单位进行农村研究,特别重视农村调查。将满铁农村调查资料翻译成中文,也能让更多学者充分阅读和使用这一资料,开展深度研究。”徐勇教授如是说道。正是秉持着推动中国农村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初心,中国农村研究院联合外国语学院组建近百名师生的编译团队,整合并强化资料收集、翻译编辑力量,历经多年攻坚,将千万字的满铁调查资料翻译出来。
一场优势互补的精诚合作!
为了共同的学术事业和国家大局,中国农村研究院和外国语学院一同明确整体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系统跨学科背景认知,展开精诚合作。以李俄宪教授为主译的翻译团队,依托项目驱动型翻译教学模式和科研平台搭建模式,将满铁调查资料翻译贯穿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师生互动配合、群策群力,保持统一翻译思想和表述,力求为读者提供科学而又真实的信息和数据。而中国农村研究院的专家团队负责主导、协作、设计与组织保障整体编译项目,并在资料搜集、编辑校订和出版整理倾心付出,衔接翻译团队的各项具体工作和任务。本次编译过程中,双方优势互补、整体梳理、职责分明、协同作战,共同发力编译项目。
一个全力以赴的编译团队!
编译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水平、强有力的编译团队。“女孩子要少吃饭,多读满铁学本事!”这正是负责校订工作的张晶晶老师的微信头像。而由李俄宪教授带领的翻译团队更是直接将团队QQ群、微信群命名为【为满铁翻译而生的人】!
编译团队中的师生多有教学任务、科研项目、课程学习等繁杂事务,且在编译过程中,经常遭遇到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度量衡标准与制度无法统一、俚语方言难以辨别等困难,如经常因一个单词一个地名或人名多方查找、开会研究、多语种同时辨认,出现一个星期无法进展的尴尬困苦境况。在如此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编译团队不分昼夜、无视节假,严肃认真、同心协力,全身心投入到满铁资料的翻译、编辑、校订的工作中,其付出与努力令人动容!其秉持着的将“满铁”翻译项目作为一项人生事业的神圣信念更使人致敬!
《满铁农村调查·惯行类》1-6卷的出版,可使我国读者全面、客观、深入、详实地了解《中国农村惯行调查》所收录的资料及其研究体系,深入研究其设计理念、调查方法及技术方面优劣之处,进而可与海外中国研究者已有的研究观点进行比较、批评、交流和对话,极大推动满铁资料这一学术富矿的价值挖掘再利用。
(采写:王飞雪 高新水 图片:王铭鑫 叶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