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绍洪 刘屹 责任编辑:赵子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0 浏览次数: 1946次
内容简介
甘阳先生曾问道,“乡土中国的这一转化将会为华夏民族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基层生活共同体?什么样的‘日常生活结构’?什么样的文化表达和交往形式?”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的确难以给出准确的结论,而只能怀着敬畏来客观面对我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本书尝试运用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小叙事”的手法对我国西部巴蜀地区乡村治理的“甘阳之问”做了精细的直观描述和理性思考,力图比较原始地呈现西部乡村变迁的基本概貌,从而引发更多的研究者对城镇化背景下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转型研究的深度思考。
作者介绍
唐绍洪,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7项。出版专(合)著4部、教材1本;在《宗教哲学季刊》(中国台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
刘屹,西华师范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
目 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乡村治理单元的选择
四 “乡村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研究进路
五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六权同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性试验
一 “六权同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缘起
二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引发乡村社会关系的改变
三 “六权同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发的后续效应
四 总结与思考
第二章 乡村社会信任:迷失与重构
一 入场双村
二 “信”和“信任”的含义
三 基层社会中的信任维度
四 契约信任的建构与审视
五 传统礼序和现代规制的碰撞
六 社会信任培育对乡村精英的诉求
第三章 生计与关爱:31户农村空巢老人家庭
一 31户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况
二 尽孝父母与自我发展的两难选择
三 传统农业面临的新时代挑战
四 现代乡村社会中的保障压力较大
五 老人追求精神安慰胜于物质满足
六 总结与思考
第四章 “五保”叙事: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保障
一 调查区域概况
二 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三 追求自我的精神世界
四 总结与思考
第五章 困境与解困:乡镇干部的职业压力
一 问题缘起及调查区域概况
二 样本选择及基本数据
三 乡镇干部面临的压力
四 乡镇干部为何受困
五 乡镇干部的“难”如何解
参考文献
索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