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飞雪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1-12 浏览次数: 2967次
本网讯(王飞雪/文)近日,我院陈军亚教授的原创性论文《韧性小农:历史延续与现代转换——中国小农户的生命力及自主责任机制》在《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刊发。
该文提出,中国小农户具有“韧性小农”的特性,但这一特性长期被“脆弱小农”的理论所遮蔽。韧性小农具有适应性、稳定性、灵活性、吸纳性和救助性的特点,其韧性内生于小农自主责任机制。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改革为韧性小农的现代转换创造了条件。通过组织化、社会化与国家化等形式,现代小农的韧性和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
该文是我院2015年启动的“深度中国农村调查”的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实证调查为主要方法,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个案调查;二是自2006年开始的“百村观察”问卷调查,每年对305个村庄5000个农户进行长时段、跟踪式观察,为国家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是自2015年开始的“深度中国农村调查”,包括村庄调查、农民口述史调查和家户调查三大类,目的是建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理论。目前,该调查已基本完成,正进入深度开发与研究阶段。基于大型调查的一手资料,产生原创性理论也是我院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和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学从村民自治研究开始,一直秉持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化,致力于构建中国政治学的田野学派。该文既是陈军亚教授长期坚持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的结晶,也是建设政治学田野学派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