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相关学科

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作者:杨 杰  责任编辑:中农网  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28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体现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勇气,彰显出科学理论的重要地位和强大力量。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起来的执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集中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充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孜孜以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高度重视。理论自信和自觉是对全党的要求,更应该是社科理论工作者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我们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理论创新不放松、理论武装不懈怠、理论联系实际不脱节,不断开创社科理论工作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和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几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次大会之所以明确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再一次重申并高高举起,是因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是我们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的旗帜。旗帜包括三个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论自觉来源于理论自信,只有对这面旗帜有了深刻的理解、科学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才能产生真正的理论自觉。而理论自觉当然首先是理论工作者的自觉。这种自觉的主要体现就是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繁荣发展,成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当前,要保证社科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在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和学术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学术操守、理论品格紧密结合,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导向、科学的理论成果引领社会思潮。

    坚持理论创新不放松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最突出、也是最富有成果的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能够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生机盎然,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更是验证了理论创新对于促进我国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巨大作用。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创新本来就是理论的本质属性和生命。在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深入揭示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近10年我们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科学发展观,它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具有“普世价值”。 这就要求社科理论工作者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站在时代高度和理论前沿,用发展的眼光,把握时代脉搏,从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善于发现和认真研究那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注重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尽快建立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适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协同机制,发挥各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作用、职能和独特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攻关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协同创新,在推动理论创新中出成果,努力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理论武装不懈怠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及时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多年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在新形势下持续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的有效方式,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可靠保障。历史经验证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指南。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波澜壮阔、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运用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及时分析和解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凝聚力量,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积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鼓舞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社科理论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们社科理论界要从关系党和国家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努力通过增强自身的理论自觉自信,主动担当,用先进理论武装群众,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和自信。要采取切实措施,针对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针对当前干部群众中所出现的一些思想疑虑和困惑,深入研究阐释,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澄清认识。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全面系统地阐释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达到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切实把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奋斗。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脱节

    我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保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保证理论永远不离开实践这个源头活水,持续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世界变革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和阐释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认识中国实践的伟大意义,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继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实践,不断提升理论研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个伟大的探索中,我们的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从未有过的考验和挑战,面对规模巨大、速度惊人、变化纷繁的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亟须从理论上给予引领和回答。这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为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视角,提供了发挥作用、展示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对于社科界来说,在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历史担当和历史方位,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聚焦当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挥理论先行、引领、破难、聚力的作用,深入改革发展前沿,关注人们所思所盼所惑,在迎接挑战中攻坚克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创造出体现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的理论成果,努力回答、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释放巨大力量、显示理论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争取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