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民族地区研究

民族学视角下的乡镇集市“牙人”考察——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集市为例

作者:马智雄 虎有泽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8-06-17  浏览次数: 3365

【摘 要】“牙人”,买卖双方交易的撮合者,市场流通的促进者。本文主要通过对张家川县龙山镇集市牙子职能的描述,总结并得出了在张家川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牙子又多了一项特殊职能,民族关系的“调和者”。

【关键词】“牙人”;民族学视角;考察

 

一、“牙人”的溯源及发展

“牙人”,即买卖双方交易的撮合者,在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时,从双方给出的价格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评定出较合理的市场价格,若双方对此价格都予以接受并同意交易,且如果双方交易成功,会获得一定的佣金收入的人。

“牙人”的出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历史由来已久。汉晋时期,“牙人”被称为“驵侩”。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1]3687而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驵’的本意是‘壮马,骏马’;‘侩’为‘合市也’,‘侩者,合会二家交易者也。驵者,其首率也’;唐代颜师古注曰,‘侩者,合会两家交易者也,蛆者,其首率也’”[1]3689。从“驵,侩”的本意应该最初是指从事牲畜交易,尤其是马匹交易的中间人或者撮合者,到后来就发展成从事各种商品买卖的中间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牙人”除了沿袭秦汉时的称谓“驵侩”之外沿用了另外一个称呼:“市侩”。《三国志·魏志·裴潜传》注中记载,“昔长安市侩刘仲始,一为市吏所辱,乃感激,踏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留名海内”[2]。这一时期,中间商人的称谓与前代相比较而言减少,仅有“侩”“市侩”之称,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商业发展不景气等原因所导致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方式的变化,从唐宋时期开始,大部分“牙人”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中介人,而是被纳入了政府管理之列,政府制定了多条法律法规限制和规定了“牙人”的权利和义务,“牙人”的一些行为开始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从而就有了“官牙”“私牙”的区别。此时对“牙人”的称呼也多种多样,例如:“牙郎”“牙纪”“市牙”“牙侩”“牙保”“牙人”等。还有女性“牙人”的出现,如“女侩”“牙嫂”“引置”。针对不同的行业还有专门的名称,如:专门从事牛马说合生意的中间商人称为“马牙”,从事奴婢买卖的中间商称为“牙嫂”,粮食行业的说合者称为“米牙”等等,同时间“牙行”早已诞生。

从唐代开始关于对交易中介人多使用“牙”字称谓的解释学术界有很多种,大多数学者多采用以下解释:认为唐代“牙人”的“牙”字乃“互”字的转讹。“元末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十一《牙郎》条中说:今人谓验侩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事也。唐人书‘互’作‘牙’,‘互’与‘牙’字相似,因此后人本将交易的中介人称为‘互郎’,但因两字相近而误传为‘牙郎’,直到后来将其从事者称为‘牙人’。”[3]还有一种民间说法认为从事交易中介这一行,全凭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游说买卖双方成交,因此被称为“牙人”,虽然这种解释未有文献记载,有望文生义之嫌,说法却也形象生动。

元朝时期,蒙古族对外开拓疆土,游牧民族不仅不重视生产,而且禁止汉人和南人自由经商,长期的战争导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商业发展也很不景气,“牙人”活动瞬时熄迹。

明清时期,“牙人”的发展总体来讲是呈上升趋势。但在明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牙人”颁布的限制政策,“又令天下州府县镇店去处,不许有官牙私牙……敢有称系官牙私牙,许邻里坊厢拏获赴京,以凭迁徙化外。若系官牙,其该吏全家迁徙。敢有为官牙私牙,两邻不首罪同”[4],“牙人”活动暂时进入低潮时期。可是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活动开始频繁,资本主义大萌芽时期到来,“牙人”数量开始增加。嘉靖二年(1523年)时,明政府又重新肯定了“牙人”的合法地位。官府对“牙人”的活动进行了规定,首先必须要领取牙帖才能进行贸易活动,其次各行“牙人”也必须按期如实缴纳牙税。

清朝对“牙人”的管理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清代牙行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牙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细化。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牙人”进一步接近现代经纪人,“牙人”牙行的贸易量大增,“牙人”获利丰厚。清朝时期“牙人”出现了新的称呼:“捐客”。

20世纪初,由于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侵入,我国国内市场的性质发生变化,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场。城市中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商业组织出现了外国洋行和新式商业组织,以及本国商人为洋行直接服务的买办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牙人”开始向“经纪人”这个称谓转变。虽然解放之后的“经纪人”发展之路曲折艰辛,但该行业并未就此消失。改革开放以后,经纪人开始逐步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从事活动,如科技、文化、房地产、金融等。“经纪人”行业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路发展,除了行业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之外,还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资料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从中国古代“牙人”到现代社会经纪人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牙人”始终充当着商品交换的媒介,在交易双方信任度不够的情况下提供商品贸易的交流平台。为促成交易,合理评定物价及鉴别商品品质,调处商贸纠纷,以及市场商品的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如今,他们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偏远的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的集市上。正因为地区偏远,所以不叫经纪人,人们依旧称他们为“牙子”。

二、张家川县龙山镇集市的“牙人”

(一)张家川县龙山镇概况

龙山镇位于张家川县西北地区,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106个村民小组,其总人口为10 568户,总计44 652人,其中,农村人口7 302户,总计36 598人,占总人口的81.96%;回族为6 334户,总计26 760人,占59.93%,是典型的回汉杂居镇。全镇总面积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 904亩,人均耕地0.83亩。它也是张家川县西部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龙山镇自古以来就是关陇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素有“五路总口”(1)之名,且有“三水交界”(2)之称。担负着4县4乡3镇的运输任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如今,秦张公路、张大公路、张庄公路、龙连公路、张陇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商贸流通发达。

(二)龙山镇集市

龙山镇地处“五路总口”,又在“三水之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商贸流通的重镇。镇上所有的集市基本上都在城区,城区总面积4.94平方公里,现由“三纵三横”6条主干道,4条街道组成(南街、北街、东关、西关)。城区有八大专业市场:分别是皮毛、木材、建材、活畜、生资、蔬菜、粮食、百货。其中活畜市场由于城镇改建在前几年从城中东关河滩迁至城郊南河滩。本文内容只涉及皮毛市场和活畜市场,因为如今只有这两个市场还需要牙子的存在,其它市场商品都是定价销售,无需从中议价。

1.皮毛市场概况。

龙山镇皮毛产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出现了皮毛市场,清德宗光绪14年(1888年)皮毛市场开始活跃,至民国后期发展成为皮毛集散地,驰名西北各省,素有“中国皮毛之乡”之称。1993年建立了专业皮毛市场,占地面积达40亩。1998年张家川县政府出台以“减费让利”为主的优惠政策后,龙山镇的皮毛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各类皮张、绒毛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从业人员720多人,带动全县发展皮毛货栈238家,加工企业48家,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成为全国第二、西北最大的皮、毛、绒及成品和半成品专业批发集散地,以“三个三分之一”闻名省内外。目前,龙山镇有皮毛粗加工企业15家,皮毛货栈65户,皮毛加工贩运户752户,总计2 256人,生产加工的皮毛种类主要有裘皮、服装革、光面皮袄、皮套库、皮褂子、二毛皮袍子和各种剪绒服装等,收购和交易的生皮种类有牛皮、羊皮、狗皮、驴皮和野生皮五大类3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中东部地区,年创收入1 800万元以上。

2.活畜市场概况。

龙山镇地处张家川西部3镇4乡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养殖传统悠久,畜牧养殖得天独厚。发展规模养殖场23个,养殖户1983户,全镇畜禽总存栏量达46024头(只),其中牛1058头,羊4206只,猪3 640头,鸡35 600只,兔1 700只。由于依托龙山镇活畜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动了牛、羊、鸡、兔等畜禽的市场交易活动,每年旺季大家畜交易达1 000头,中等家畜交易1 500只,市场年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年创收入1 600万元以上。全镇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张,使活畜市场牲畜数量不断增加,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同时,在龙山镇联民屠宰场等龙头企业的积极带动作用之下,引进定点屠宰自动生产设备和技术,凭借活畜市场资源,发展壮大牛羊屠宰和清真肉食品加工,打造了“艾姆呢”等清真肉食品品牌,直接带动了皮毛交易及清真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

为了扩展龙山镇活畜市场规模,2010年将活畜市场从镇东关村搬迁至镇西南边的城郊河滩上,本地称“南河滩”。一面靠山,一面靠近公路,占地约十几亩。该市场的特点是“赶早不赶晚”,比其他集市开场的早,也散的早,一般早上六七点开始,中午十一点多就结束了。散户、专业贩子或者大商户通常都是凌晨四五点从周边地区向活畜市场陆续赶来,因为不管是买,还是卖,去的早就能最先抢占商机,抢到自己满意的牲畜,而销售和收购的货物也更多。

(三)集市交易中的“牙人”

1.“牙人”存在于市场的缘由。

在龙山镇人的传统生活中,以农历单日为集。这几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市场慢慢的在改变以农历单日为集的传统,逐渐变成日日有集,随时能买能卖的市场模式。但是皮毛市场和活畜市场依旧以农历单日为集的习惯。原因有两种:一是买卖人在传统的集市生活中形成了固定观念;二是符合当地客观现实。比如,活畜市场上的牛羊马等牲畜都是从离镇较远的乡村运送过来的,数量较多,路途较远的一般都用农用车运送,虽然运费能负担起,但是会增加成本,如果交易不成功,其牲畜吃喝不便,难以管理,还得回返,使成本投入更高。有些个体农户,家里只有一两头牛的,为了减少成本,大多时候都是自己走路赶着牛来到集市交易的。如果交易不顺还得自行赶牛回家。皮毛市场稍微好点,大户皮商或者是远方客户来镇皮毛市场交易,当日交易不完成,都会将货物置放于自己熟悉的、经常打交道的皮毛货栈(本地大多数人将“货栈”称为“行店”),由货栈老板或者经理看管,并给自己的商户在货栈内提供食宿。而商户依据自己货物的数量以及货物在货栈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会给货栈老板一定数量的置货费用和税费等。货栈的老板不仅是该店的法人,同时又是皮毛收购者和销售者,主要是以赚取货物的进、出之间的差价来谋生。其货栈经营的模式跟明清时期的牙行差不多。不管是活畜市场还是皮毛市场,其行情的变化以及价格的波动比其他商品市场更加的变幻多端,难以捉摸。用本地人的话说就是“一天一个行情,一天一个价”。市场农户、贩子或是远商所知晓的行情只是自己所处地区的单向信息,不全面,增加了贸易的风险。这时候不管是农户、贩子、商户还是远客为了对货物能够及时、价格公正合理、快速的收购或者是销售,都要借助其买卖中间人“牙子”(又叫“牙人”)。张家川县地区的牙子在现代社会还能够存在于市场,主要是该地区市场对他们有需求。

2.龙山镇集市“牙人”特征。

一是牙子一般为男性,且回族居多。龙山镇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镇,回族居多,而从事牲畜,皮货贩卖者多数以回族为主,所以回族“牙人”也比较多。汉族“牙人”也有,但很多都是回族伙伴带入这个行业的。由于活畜市场与皮毛市场不管是个体商贩还是大商贩都是男性居多,女性与其交流有诸多不便,因此很少,如果有个别的,一般都是家里无男主,实在无力而为之。二是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无论从事皮毛或是活畜市场的“牙人”,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能力,这都是长期从事市场交易中锻炼出来的。当然除了经验丰富还要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说话利落,社交圈子广、办事能力强,更要德高望重才能使买卖双方信任。综合这些条件,在这个“牙人圈子”里,一般老者居多。一位牛牙老者就给笔者讲述了怎样去识别一头好牛,看牛也主要是仔细观察:牛脖子,粗而短,眼大,嘴厚;还有看四腿,牛的前两腿间距越宽,后两腿间距越窄,则表示牛越有力量;更要看腰,如果牛的腰部深陷如洼地,则没有劲;最后看毛色,毛色光华润泽鲜亮,则牛耐力深厚、劲道有力,反之亦然。如果牛是对方买去卖肉的,则牙子手摸拍打牛背和牛屁股,根据经验就可以准确说出该头牛有多少斤牛肉,将牛宰杀上称后,与“牙人”所说斤数相差无几。可见“牙人”能力之强。三是专业不同。在龙山镇的市场,“牙人”可以分为专业“牙人”或自由“牙人”。如被货栈老板聘请的,或是长期以从事买卖中介人,并以牙佣为生活收入的人都算是专业“牙人”。有些货栈未聘请的,老板则自己担任“牙人”角色。有些在集市买卖中临时或者偶尔为双方交易人评定物价,获取佣金的人叫自由“牙人”。同样都是“牙人”,但术业有专攻,经常做牛牙的就做不了马牙,所以市集上的“牙人”又分为牛牙、马牙、羊牙等。四是“牙人”交易方式。占圈子:拿镇上活畜市场来说,开市很早,商贩和牙子也自然来得早。市场上牲畜种类多,一般常见的有牛、羊、驴、马、骡等,这几年还有骆驼交易的。有的商贩在市场直接将牲畜装在卡车上出售,有的在三轮车或者农用车上出售,而地面上的都是些散户,有的农户牵一两头牛,有的赶几十只羊的。同行“牙人”除了提前被预约的,就看谁来得早,先到的就可以揽下大堆儿(数量较多的牲畜群),这样所得的牙佣也就相应的多点。其次避免了同行之间因为利益而起摩擦。这种行为就叫“占圈子”。当然,有些买家或卖家直接找自己熟悉的信任的牙子说合。由于“牙人”都经常在同一市场撮合生意,所以彼此之间都比较熟悉,有时候两个牙子同时碰上同一宗买卖,则会一起撮合,最后所得佣金一起平分。“牙人”并不是每一宗生意都能撮合成功,如果不成功,他们就会去寻觅下一家或者再次等待下一个集市的到来。议价:“牙人”在市场上为双方买卖从中撮合,主要是议价,一般议价方式有两种,即行话和手语。行话即行业隐语,其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据一些老“牙人”回忆,行话在解放前的皮毛市场或货栈比较流行,主要是对钱数的隐语,如:二(册钱)、五(盘钱)、六(捞钱)、七(新钱)、九(弯钱)、十(爷钱)等,但是后来由于参与买卖的“牙人”越多,地域越广,逐渐失去了行话的隐蔽性。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行话已经逐渐消失,到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了。另一种议价方式是手语。牙子上市看过牲畜或者皮张之后,先问卖方要价,再问买方出价,然后牙子与双方通过“捅手”的方式从中搭价议价,直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那个价位为止。据说在古代北方各民族语言交通不便,便采用此种手法,并流传至此。

“捅手”即袖筒捏价,也有叫“掏麻雀子”,有些书面语叫“袖里乾坤”。是指买卖双方不直接标出商品的价格,不用言语说价,双方看好货后,而是由牙子与双方各自都在袖筒内、衣襟下、腋下,或直接拿一块皮毛随便挡住,或者其他遮盖物下互相摸指头来定价格。牙子捏其双方给出的手指就知其双方给要的价格,从而自己也从此差价中用手指周旋,拉近双方给要价的差距,最终达成交易。袖筒里手指的捏法反映商品价格,即为手语数字(见表2)。

 

 

至于商品是上百还是上千,牙子与买卖双方心里都是很清楚的。如果双方要价差距实在大,“牙人”无法使其达成一致,则交易失败。但是袖筒的要价是要买卖双方及“牙人”保密的,这叫行业规则,以免市场内其他人抬价或压价。如果交易不成,则相互心照不宣,在“牙人”指导下互相握手,以本地人的传统示意“买卖不成仁义在”,表示不互相伤害感情,说不定下次还有继续碰面交易的机会。

牙佣。牙子为买卖双方从中撮合,双方价格达成一致,交易成功,则双方都要给牙子一定相同数量的佣金。就叫牙佣。皮毛市场的牙拥,一般按成交总额来收取,但是额度不同,则收取比例不一。大宗生意则按皮张种类不同收取2‰~4‰的佣金不等,千元以内,一般由买卖双方自由给予佣金。当然,如果“牙人”与买卖双方关系较好的,有时不收取佣金。

三、龙山镇“牙人”的职能

(一)龙山镇“牙人”的一般职能

1.促进商品市场流通的“润滑油”。

一是政府提供了市场这个有形的平台,不管是在活畜市场还是皮毛市场,买卖双方在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很难提高,对于小个体户来说,也许一两头牛已是家里的全部财产或大部分财产,因此交易时心理是很谨慎的,对于大宗生意的商户来说这种心理更加严重,商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减少了交易的成功率。而“牙人”则搭桥牵线,减少买卖双方的心理顾虑,明确了交易目标,促进了交易的成功率;二是部分商户由于客观原因,比如交通条件、运输、以及货物自身特点等因素而增加了投入成本,因此,买卖双方都希望快速顺利的达成交易,以减少投资成本,牙子使这种希望成为现实;三是尤其对于外地客户来说,除以上原因,他们还需要了解行情信息以及地方人际关系等,以保他们在本地市场投资的利益最大化,而“牙人”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信息,客户、以及生意伙伴。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牙人”在市场中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牙人”买卖中的从中撮合增加了商品市场的流通量,他们在市场流通这部大机器中起到了“润滑油”的作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市场纠纷中的“调和剂”。

乡镇集市中,一般人员混杂,各类形色之人都有,如个体户、商贩、牛羊屠家、远商、还有围观群众等,人们来到市场交易,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所以在市场交易中有纠纷就显得不足为奇,十分正常。当发生纠纷时,其他商户或群众很难有效制止并平息矛盾。但是“牙人”可以从中做到平息纠纷,因为在市场中他一直是以买卖“中间人”的身份存在的,大多数人都认识并熟悉,且在买卖说合中,双方交易的最终价格都是“牙人”从中协调的结果,因此在双方的心目中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公平公正的,所以当发生纠纷时,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牙人”所说的话与讲的道理都是正确的,处理纠纷的结果也是公平公正的。在他们的认识中,“牙人”以及“牙人”的职业早已经在无形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因此,“牙人”不仅是买卖交易中的撮合者,同时还是市场交易纠纷中的“调和者”,而且“牙人”本身就具备调和这个能力。

3.“牙人”的市场“优胜劣汰”。

牙子的职业就是为买卖双方评定物价,撮合生意。但前几年的市场上,也不乏缺少职业道德的“牙人”,有个别“牙人”伙同当地市场上一些地痞流氓,帮助卖家抬价,帮助买家压价,扰乱了市场行情,形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于是来市场交易的人越来越少,整体“牙人”的利益在市场中受到损坏。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交易“牙人”的选择,素质不高的“牙人”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对社会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法律意识的加强而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

(二)龙山镇“牙人”的特殊职能——民族关系的“调节剂”

龙山镇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镇,全镇回汉大多数都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乡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具有优良经商传统的回族最先进入市场,带动了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当农业的收入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汉族在当地回族的带动下,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迈进,汉族刚进入市场,市场上回族居多,又在市场贸易中占据时间长,所以汉族在市场交易中不占优势,但龙山镇的大多数“牙人”并未以民族不同而区别对待,在回汉双方交易中依旧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为双方评定物价,有时还会帮助汉族同胞调解交易纠纷,提供商业信息,以及商贸交流平台、介绍客户等,得到了当地汉族的好评。

从大区域大范围来看,作为龙山镇的“牙人”,在皮毛市场与活畜市场经济的带动下,长期与全国各地的商人打交道,有来自“北上广”的,也有来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如内蒙古、宁夏以及新疆、西藏等地的。这些商人中既有汉族,又有回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如东乡族、蒙古族、藏族等。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商客,与牙子在市场贸易中的长期交往,到后来的逐渐熟悉,而且有些还与牙子成为很要好的朋友。比如在皮毛货栈,经常有外商由于贸易往来而驻扎在店内,有的三五天、有的几个月,甚至还有往小半年的。时间一长,他们通过牙子长时间与本地回族打交道,而且经常去回族人家里做客,回族以特有的饮食方式来招待他们,你来我往的互相交流中使他们逐渐地了解到了有关回族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牙子在市场中以自己应有的职能不仅维护本地区回汉民族的关系,而且还促使了本地回族与外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相互接触,对于区域民族关系的扩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牙人”及牙行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以榨取劳动人民剩余价值为生存法则的个人及组织。但是在甘肃省张家川少数民族地区“牙人”作为买卖双方的撮合者,不仅促进了市场商品的流通,而且还维护了市场的秩序,在调解市场纠纷的同时,维护了本地方回汉民族关系,并且在扩展区域民族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裴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5:676.

[3]陈明光,毛蕾.驵侩、“牙人”、经纪、捐客——中国古代交易中介人主要称谓演变试说[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5-12.

[4]大明会典:卷三十五: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28.

注释:

[1]五路总口:东去马家塬遗址至张家川县城;西过陇城镇、九龙山到秦安县;西南经松树乡去清水县;东北经川王乡、张棉乡去华亭县;西北经马关乡、梁山乡去庄浪县.

[2]三水交界:南河、东关河、清水河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