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者文库 > 学者文章

欧盟向心力缘何减弱?

作者:程同顺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18-04-02  浏览次数: 3773

【摘 要】英国公投脱欧让欧洲和全世界都感到震惊和遗憾,欧盟东扩政策与其一体化目标的矛盾与冲突,欧盟大国对中东政治局势不适当干预所带来的后果,以及西方对民主的极端形式——全民公决的迷信和滥用,都是此次英国脱欧的幕后推手。

【关键词】英国公投; 脱欧; 欧盟东扩; 中东政策; 全民公决;


欧盟的东扩政策与其一体化目标南辕北辙

英国脱欧最主要的宏观因素在于欧盟南辕北辙的目标与做法。众所周知,1993年成立的欧盟,包括其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欧洲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其主要目标就是加快欧洲一体化,最终促进欧洲的统一。但是欧盟成立以后不断实施的东扩政策却与这个目标是互相矛盾、背道而驰的。因为同一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的一体化,就是要不断提高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同质性,以及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如果不同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价值观、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宗教分歧和敌视无法消弥,那么这些国家的区域一体化或走向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欧盟从1997年12月以后实施东扩政策开始所做的,恰恰就是通过不断吸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政策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宗教文化存在冲突的国家,来不断加剧欧盟内部的异质性的。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就会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承担更多的集体成本,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和社会福利,使这些国家的民众心生不满。

1997年12月12-13日,在卢森堡举行欧盟首脑会议开启了欧盟向中欧、东欧扩展的进程。先是在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加入欧盟;接着在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最近在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的第28个成员国。

欧盟东扩,不断吸收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欧盟,从欧盟的长远目标来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欧盟决策层操之过急了,欧盟东扩的速度有些过快了。欧盟在仓促间接受了不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家,难免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像英国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在财政上多做一些贡献。而来自那些新加入欧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移民,也大量涌入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寻找发展机会,也对英国的就业和社会福利形成冲击。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对欧洲也造成了重大打击,使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也感到压力倍增,不想再承担过多的集体义务了。其实,不只是英国有些民众有这样的想法,其他各个发达国家都有很多民众存在这样的想法,如果给他们提供通过公投进行表达的空间和舞台,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国家脱离欧盟。

综上所述,英国公投脱欧只是敲响了一个警钟。如果欧盟继续推行快速扩大其成员国的做法不改变,那么还会有更多的国家不断脱离欧盟,欧盟将会面临解体的危险。

欧盟不恰当的中东政策使其自食其果

中东难民问题可能正是越来越多英国民众想要脱离欧盟的直接原因,而造成中东难民问题的却正是美国和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所实施的中东政策。美国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太远,中东难民无法企及;但是由于欧洲与西亚、北非地理位置相邻,而且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所以自然就成了中东难民逃避战乱的首选之地。在接受中东难民的问题上,欧盟各国态度和政策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德国的主导下,欧盟强行向各成员国下达配额指标,这引起了不少国家的不满。英国由于距离难民的行进路线距离较远,本可以少受难民之苦,但是按照欧盟内部人员、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则,英国必须要接受一定配额的难民,这个难民危机直接触发了英国脱欧民众的神经,坚定了他们脱离欧盟的决心。

但是这次已经持续数年并且仍在不断加剧的难民危机,正是美国和这些欧洲国家一手造成的,英国自身也难辞其咎。自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民主运动开始,中东很多国家相继爆发了反政府的运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从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出发,对西亚北非局势蛮横干涉,这一干涉政策导致西亚北非局势发生了大规模动荡。为躲避战火和失控的安全局面,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大量难民仓惶逃离家园,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欧洲。据统计,2015年共有约150万难民进入欧盟,预计2016年年底前进入欧盟的难民总数将达到300万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次中东难民潮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难民潮都有所不同,它既不是由于自然灾害,也不是由于外敌入侵,甚至连标准的内战都算不上,而是由于西方国家要促进这些国家实现民主化的“一片好心”。因此,这次中东难民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化难民”,是美国和欧洲各国不恰当地推销民主的牺牲品。

尤其是叙利亚的形势更能清楚地反映这一特点。2011年春,叙利亚国内爆发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游行示威,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向巴沙尔政府施加压力,逼迫其下台谢罪,并且公开支持各路反政府武装,使叙利亚国内局势不断走向动荡不安。在随后的几年,为了迫使巴沙尔早日下台,欧盟试图采用“利比亚模式”,扶植叙利亚反政府势力,致使叙利亚至今仍然炮火连天,民不聊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坐大的“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不断发动军事行动,把越来越多的无辜平民拖入战火,流离失所。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有400万叙利亚人沦为难民,成为世界上最大难民输出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到2016年底中东地区登记的叙利亚难民将达到470万。

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欧盟的中东难民问题正是欧洲各国一手造成的,可谓是自食其果。而正是源源不断涌入的难民使英国民众退却了,选择脱离欧盟。但是难民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并且不断加剧,欧盟不少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矛盾重重,不惜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来推卸自己的负担。可以预见,如果难民问题不解决,那么欧盟分崩离析的危险就会一直存在。

公投的政治合法性与政治风险之间存在张力

此次英国脱欧如此轻松顺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信并采用了全民公决,即公投的决策方式。西方国家多数人普遍认为,民主决策具有政治合法性,全民公决是全体成年公民直接民主决策,能最全面、最直接地反映和代表民意,因而也具有最高的政治合法性。全民直接做出的决策,超越了代议机构和行政当局甚至政党的狭隘性,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论和拖沓,是最具有政治合法性的决策形式。英国脱欧与否,交由全民公决,一下子彻底解决问题,既符合民主诉求,又具有决策效率。但是当英国民众公投脱离欧盟的决定突然成真后,以卡梅伦为首的政治家和英国民众一下子有点惊呆了,欧洲和全世界也惊呆了。

究其原因,是很多政治家和普通民众都对公投存在片面化和理想化的认识,只看到了其具有的极高的政治合法性,并没有看到公投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和危机。如果滥用公投或公投的时机不当,可能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正因为如此,成熟的政治家和稳重的政治学家都会对公投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都不会轻易主张使用公投作为首选和最终的决策方式。那么公投到底存在哪些政治风险呢?

一是普通民众和政治家对相关政治议题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政治家和专业人士可能对相关议题的优劣利弊心知肚明,但并未对普通民众和盘托出,而普通民众对相关政治议题并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判断力,无法为高度复杂的国家利益选择最佳方案。诸如欧盟所推动的欧洲一体化这类高度复杂的事情,民众只想得到其有利的一面,不希望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当他们看到欧盟对其不利的一面时立刻想到脱欧是万全之策。因此在公投之后,不少英国民众似乎才意识到需要搞清楚“欧盟”是个什么组织,欧盟有哪些国家,离开欧盟意味着什么?虽然在公投之前,英国社会并不缺乏有关这方面的辩论,但是在政治活动中头脑发热时谁会认真地倾听对方的声音呢?

二是公投可以被政客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所利用。公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民众是智慧而理性的,但是事实上由于民众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他们是极易受到政客的影响和蛊惑的。政客则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舆论工具,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隐瞒对其不利的事实,夸大对其有利的事实,制造紧张和危机气氛吓唬普通民众,使普通民众进一步失去理智和判断,做出有利于他们的投票。此次英国脱欧公投,支持脱欧的政客们不顾长远目标,抓住眼前不利的一些现实弊端大肆炒作,即使赞成留欧派强调欧盟带来的战略优势和长远利益等,也不足以使民众理性判断。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危急状态下,恐惧往往会取代理智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而卡梅伦当年在议会选举时为了获取更多选票,就采取了民粹主义的竞选策略,承诺在他竞选获胜后就会举行脱欧公投。他利用公投之名赢得了选举,尽管此次公投结果很可能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但是举办此次公投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是最致命的,公投所具有的至高政治合法性使其结果无论对错都无法更改。由于公投是全体成年公民直接做出的决定,因而它具有极高的民主合法性,谁也不能公开反对多数民众的民主决定。从民主的政治价值观来说,目前尚未找到推翻公投结果的理论和方法。公投的结果无论对与错,也无论赞同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差距是大还是小,骰子既已掷出,大家就得服从。因此,如果公投的结果是正确的,大家皆大欢喜,赞美民主的力量和价值;但是,即使公投的结果被事实和历史证明是错误的,那也只能由全体人民一起承担后果,除非再由另一次公投来纠正。

总之,英国公投脱欧确实让欧洲和全世界都感到震惊和遗憾,但是英国脱欧并不全是英国民众的罪过。欧盟的东扩政策与其一体化目标的矛盾与冲突,欧盟大国对中东政治局势不适当干预所带来的后果,以及西方对民主的极端形式——全民公决的迷信和滥用,都是此次英国脱欧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