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目Recommended bibliography

当前位置: 首页 > > 推荐书目

金翼

作者:林耀华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 9530



内容简介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就构思来说,它的主题非常简单,却像竹叶画一样,其朴素的形式掩映着高水平的艺术。这个故事在于剖析福建一个村庄里毗邻而居的两个家族。这两家既有亲戚关系,又一起做生意。其中一家度过逆境继续繁荣,另一家最初很是兴旺而后却衰落了。本书的中心人物是第一家的家长黄东林,他说不上是一位英雄,却是中国农民中最优秀的典型,勤俭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他的“金翼之家”得名于附近一座形状很像金鸡的山,山峦的一侧如翅膀一般伸向新的房合。看风水是中国占卜术的传统组成部分,认为这样做会使家族发达兴旺,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反应就全然不同了。以偶然事件的形式所表现出的机遇:如突然死亡,与旧时学友重逢,幸运地发现一份文件从而赢了一场官司等,虽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命运存在于各个人的心中,就像欧里庇得斯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切伟大的戏剧家和小说家向我们展现的那样,一个人选择善或恶、聪明或愚蠢,确实不取决于兴之所至或偶然的机遇,而是由他本人或他人那些本来具备的爱好和习惯所决定。这些爱好与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一个人的善恶智愚实际上早就选定了。林耀华教授以不同的说法表达了相同的见解:“我们今天可以将‘上苍’理解为人类本身,把‘命运’看成是人类社会。”


作者简介

林耀华(1910-2000),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哲学博士),(1940年),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目录

出版者弁言

新版序言

著者序

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导言

第一章 东林的青少年时代

第二章 摆脱贫困

第三章 打官司

第四章 张家新居

第五章 早期教育

第六章 村里的节日

第七章 农业系统

第八章 大米交易

第九章 商店的生意

第十章 芬洲的命运


隐然浮现的伟大目标——1944年首版《金翼》序言

B.腊斯克 庄孔韶

【编者按】1990年,庄孔韶先生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看到了美国太平洋学会出版的《金翼,一部家族的编年史》(The Golden Wing-A Family Chronicleby Lin Yueh HwaPh.D.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44N ewYork)最早的版本,该书是1940年林耀华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留美陪伴患病妻子期间,根据对他家乡———福建省闽江流域黄村及所在县、乡、镇的生活经历,以及根据他本人在19361937年离开中国前最后两次田野工作写成的小说体著作,由太平洋学会会长腊斯克先生(B.Lasker)推荐并做序,1944年以《金翼,一部家族的编年史》为名在美国出版。1945年,何兰德先生(W.L.Holland)来华会晤林耀华教授,提议修订《金翼》。于是林耀华在1944年版的小说结尾之后,增加了理论分析一章(第21章,1944年版只有20章),并由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费斯(R.Firth)撰写导言,于19471948年(1947年首版拖延至1948年面世)在伦敦出版,这一版的书名改为《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现在流行的中文译本有台湾桂冠图书公司的宋和译本《金翅,传统中国家庭的社会化过程》(1977年),以及北京和香港三联书店的庄孔韶、林宗成译本《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1989年,1991年)。这几种繁、简体字中译本均依据上述伦敦版。而在美国首次出版的《金翼,一部家族的编年史》一书从未翻译过中文,B.腊斯克先生早已去世,本刊现发表该书序言以飨读者。标题为译者所加。

【关键词】林耀华;《金翼》序言;社会学研究


如果进行社会研究的西方学者希望明了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中国社会并使之运转,他们必须学会正确理解诸如权威和责任这类关键性的概念,使其脱却众多西方人习以为常的看法和实践。在中国,权威和责任是由在今天看来颇为独特的传统关系所制约的,然而在现代社区和国家得以形成之前的漫长岁月,类似的传统关系也同样存在于西方社会。正如在其他的东方社会,中国的家庭仍然行使着在西方国家早已被其他机构取代的职能。此外,家庭尚凌驾于个人之上,以无形的纽带尽可能束缚着个人的行动。但仅了解这些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力图理解种种似乎阻碍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那些因素,诸如态度的涵义、行为的方式以及社会的习俗,就必须了解在独特的环境中,中国家庭的机制是如何运转的。但是“机制”一词又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因为任何社会机体,不论是大是小,其运转都并非机械而是自动的。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不仅因为它必须进行显而易见的调整,以适应技术革新和来自国外的不同影响,而且在于观念的更新。现在陈规旧习正在瓦解,新的观念正在形成。

几项有关中国家庭的重要研究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之中,但本书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书中揭示了家庭的运作以及适应现代需要的内部动力。本书的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但我希望学者们不要因此而否定其科学的分析和特点,其方法显然可称之为“参与观察”。尽管也许不能完全确定作者就是族长东林之子,却有足够的根本性资料表明,他同这个家庭的关系无比亲密,他对这个家庭自1910年至大约1941年日本人进攻福建期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了如指掌。

林耀华教授是一位年轻的人类学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完成了数件公认具有学术价值的技术性工作。在过去数年中,他参与了几项由中国边政协会和其他机构所资助的田野考察,应政府所请,在云南,西康和四川诸省,搜集有关黑彝和其他土著的资料。当这些民族同外部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之际,这些资料被用于制订保护性的和发展的政策。林属于这样一批中国人类学家,他们力图使用精确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考察中国社会环境。然而在其同时,并不接受由非东方观念所导致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太平洋关系学会近来推出了这些学者的几部专著。顺便提及,这些学者的努力已引起了英国和美国社会学家最强烈的兴趣,就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实践而言,也许可称之为难能可贵的进步。

就本书而言,这一非正统方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为它使我们可以直接地了解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当然,本书描写了一个特定的大家庭的生活,但是任何曾亲临其境,尤其是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生活过的外国人都会觉得此情此景颇为熟悉。例如,近年来,在广东和福建豪门大族所居住的壁垒森严的村庄中,由望族捐款雇佣的乡丁仍随处可见。国内的动乱和纷争导致了地方社会更加团结。改邪归正的土匪往往摇身一变,成为带兵的头目或政府官吏。大家族虽共居一堂,但已婚诸子已另起炉灶。在经过数年相对安定的生活之后,仍要修建更新式宽敞的房屋以显示其富足。望族大户的生活十分复杂,他们分居三地,一家住在村中祖宅,一家在县城,还有一家在港口城市。那里迅速发展的海外贸易和移民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化。因此,自然而然地,家族之长便身兼数职,既是大地主,又兼营工商,还出任地方官职,尽管他仍自称以务农为业。由各家族所控制的河运业、小型工业,以及原始企业不断地合并为现代公司,但很多旧传统原封不动,例如资本和利润的定期分配和企业不断重组。

这部书读起来就像小说,它的最佳之处是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如行动的发生,事务的安排,事实的依据和人情百态。如果想要充分了解其最本质之处,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看到的一些生活细节:吃饭时一家大小就座的次序,稻米或鱼类交易的过程,汽船公司的账目,如何耕种族田,家长在耕作时的确切作用,年轻的子侄、中年的姑姨和雇佣的工人,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书中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责任,以及每个人的信仰和态度。

有些人或许觉得对定亲、成婚、葬礼和其他仪式所费笔墨太多,但恰恰是因为以前的描述往往着重于讲明许多延续至今习俗的传统一面,以此同现存的两相对照,可以凸现当代习俗的重要变化。颇为有趣的是,书中详述了家族成员的两种适应方式:一类仍固守传统,依靠祖传田产为生;另一类受到现代教育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于是,对西方读者而言,中国传统适应现代发展的某些神秘难解之处便荡然无存了。我们既不贬低,也不过誉其为人类学领域的不可多得之物,因为我们看到在这本书里,这种适应其实同几乎任何西方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家庭、团体和社区内的适应大同小异。

因而,本书可为特定问题提供现成的参考资料,使我们了解处于转型期的、主要是沿海省份的中国社会。在今后几年,由于中国战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很多西方人也许会应召而来,同中国商人、官员、劳工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进行商业和公务往来。他们希望消除一切误解,尤其确保不会在无意之中冒犯中国人,或触犯其讳言之处。本书刚好为他们提供了所需的指导,这是那种零零碎碎的礼仪手册所做不到的。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应从头到尾阅读的故事。读完之后,我们会了解许多事实,而且,这本书描绘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文笔流畅感人。读了这本书,不论我们是否接受作为主人公家长的人生哲学,不论我们是否被这个或那个不重要人物的不义之举所震惊,我们所体会到的都决不仅仅是同情。我们都会感觉到中国文明的辉煌,它已延续了很多世纪,现在正经受最严峻的考验。透过书中几乎人人具备的脚踏实地的秉性,总是隐然浮现着个人所无法包容的、更为伟大的目标。

作为这套丛书的惯例,我要指出,虽然本书是在太平洋关系学会国际秘书处主持下出版的,它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见解,作者对书中一般表述的真实性负责。与此同时,秘书处希望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感谢这本书超出了一般出版物的范畴,它为向西方人传授有关中国的知识做出了最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