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研究 > 农村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

作者:曹立石 以 涛  责任编辑:蔡清华  信息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1-05  浏览次数: 35043

【摘 要】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乡村人口流动、人才加速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凋敝衰落之势。但随着乡村战略的实施,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沉淀在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了复兴再造的可能,一方面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扩展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尊重文化规律,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使传统乡土文化去粗存精、革故鼎新,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良好乡风的形成。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1,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本身是个多维度目标工程,既要振“硬件”,又要兴“软件”,既要建立物质文明,又要建立精神文明,乡土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1]。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前,乡土生态与乡土文化互相配套,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稳定;改革开放后,随着乡村经济衰落、乡村人口流出、城市文化浸入等现象的出现,乡土社会原有的文化样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由于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引发的乡村文化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优质文化的供给欠缺使得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文化荒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机遇,这需要对已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局面。只有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赋予乡村生活以意义感、幸福感、快乐感,才能激发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并努力振兴乡村的活力和动力[2],这也是构建文明乡风、形成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

一、乡村与“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包含乡村文化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又反过来促进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乡村振兴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是通过文化振兴,建设乡愁情结下的精神家园。另外,乡村振兴战略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对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之间的耦合性

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所谓“铸魂”,就是对人的生活状态、精神气质进行塑造,这离不开文化的作用。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优秀文化能够正向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2。由此可见,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来看,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着内在耦合性。

其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实现,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乡村文化发展具有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多重面向和价值[3],因此,在顶层设计上,党中央非常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3。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的战略规划和党的报告中,乡村文化振兴也一直被作为重要的实现目标。比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4。在实践要求上,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方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5。这表明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并将乡村文化振兴置于乡村振兴大局的突出位置。因此,乡村文化的繁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其二,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手段。这体现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与文化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其中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振兴的支持。对于产业兴旺,文化不仅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乡土社会沉淀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传统美食文化、雕刻文化、戏曲文化、古宅文化等,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生态宜居,传统生产方式中拥有丰富的生态理念资源,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之子,人应当顺应天道、尊重自然以求万物和谐,这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乡风文明,其的实现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而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友爱乡邻等品质是构建互助互爱、文明和谐风气的宝贵文化基础;对于治理有效,传统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功能,可以为个体建立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形成自我反省与自我规制,这是乡土社会中“自治”与“德治”的有力支撑;对于生活富裕,乡土文化中有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文化理念,鼓励通过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总之,乡村文化的振兴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并推进乡村振兴总目标的实现。

(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广大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自然包括对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4]。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考察乡村社会的文化资源,可以发现乡村蕴藏着大量我国先民在生存实践中创造的优秀文化,具体包括:生产文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具制造、农作物浇灌和除草技术、粮食防虫技术,以及捕鱼狩猎、开山治水技术等,是世界早期人类农业文化的集大成者;生活文化,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建筑、装饰、雕塑等文化样态,以及节日风俗、婚丧嫁娶、音乐舞蹈等文化行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与审美追求;思想文化,中国先哲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友,创造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朴素的自然哲学思想,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观。总之,乡土社会沉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这些文化依附于乡土生态,散落在各乡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既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遇,又为当代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营养。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升级,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还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比如,戏曲、刺绣、手工艺品、古迹旅游等受到城乡居民的追捧,表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独特魅力。因此,乡村振兴可以为乡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带来新的动力,使之成为新时代文化创造的重要来源,并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文化价值:“乡愁”情感下的精神家园

乡村振兴不仅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提升乡村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还具有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深层文化价值,这是由中华文明的特性决定的。家园是包含历史记忆与个体情感的精神归属,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5]。几千年来,农耕文明方式使得中华民族的人地关系由生存依赖演化为情感依赖,即土地同时具有生存供给与情感供给的双重属性。这种土地情感在文化表达上体现为故土之情,无论是古典诗词、戏剧小说,还是习俗节日,故土情结随处可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情感方式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中华文明是无主流宗教文化的独特文明,而对终极价值的回答则部分由“故土情结”来承担:一个人生于此地是生命的来源;成功之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老去后,“落叶归根”“回归故土”是生命的终极归宿。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乡土人口流动和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受到了巨大冲击。当土地难以承载生存需求时,成千上万的农民走出乡村进入城市,社会结构从“乡土”向“离土”演变[6],而乡村则呈现孤寡留守、文化凋敝的景象。乡土社会的家园属性下降,“故土情结”转换为“乡愁”意识。“乡愁”意识的主要载体为经历过乡土生活到城市生活变迁的群体,尤其以乡村离土精英为主。对这部分人而言,追求经济的离土向城与情感深处的故土依赖形成了经济追求与情感追求的割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不管社会怎么变化,乡村仍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寄托[7]。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6。在追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下,乡村战略的实施必将拉动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落后面貌。在补足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短板后,在故土亲情的感召下,乡土人口流入速度必将加快,乡土生态将会随之重建。因此,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而言,乡村是生存发展的起点,乡土文化蕴含着祖先的生活轨迹与思想智慧,是个体寻求精神皈依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带动下,乡村的兴盛与繁荣将为中华民族留下永恒的精神故土、情感家园,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文化价值所在。

二、困境与机遇:乡村结构变迁与文化重塑

乡村文化振兴首先需要考察乡土社会的文化基础,传统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主体,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出、乡村公共生活瓦解等现象的出现,传统乡土文化的实践主体与实践场景缺失,乡土文化进一步衰落。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正确对待乡土传统文化,并重塑文化单元与社会空间。

(一)乡土文化面临的挑战

乡土文化产生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历史实践,在生产实践与文化生长之间的长期磨合、冲突、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生成又反过来维系了乡土社会的生存结构,创造了乡土文化延续与再生产的条件,因此乡土文化与乡土生存结构成为密不可分、动态调整的复合有机体。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传统乡土文化的式微。比如,种植技术被机械化工具替代,除虫技术被化学技术替代,传统纺织被现代化机器替代,等等,现代化冲击下传统乡土文化的整体生态已经破碎。客观而言,现代化与乡土文化复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社会也不可能为单纯复兴乡土文化而使农民退回传统生产模式,如用飞鸽传书替代手机通信,用牛耕马拉替代机械作业,用鼓风倒灶替代煤气和天然气,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恢复传统文化,反而会引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抵触。因此,部分乡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被淘汰、消失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对传统乡土文化带来的冲击是文化传承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

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另一困境来源于文化实践主体与实践场景的缺失。乡土社会是人的聚合生存模式,如果人不在场,乡村文化就会面临主体缺位的困境。随着城乡限制性政策的取消,沉淀在乡土的劳动力在城乡势能驱动下进行人口转移,这一过程为城市产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进而壮大了城市经济,而城市的繁荣又进一步增加了其对乡村人口的吸引力,这种城市对乡村人口的“虹吸效应”,形成人口吸引与经济增长正向互促的格局。与此同时,随着乡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出,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留在乡村的大都是老龄化人口,导致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的动力和能力严重不足。乡土社会中的礼俗秩序、道德舆论会形成集体记忆,并由此创造出一个由文化氛围包裹的村民生存共同体,从而构建起自身和集体的价值体系。由于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失,群体氛围的构建难以实现,而乡村的人口结构更是无法促成有力的集体行动。加之,传统的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文化正在被市场经济自利性的理性思维替代,导致了公共文化生活贫乏、公共精神退场,乡村文化找不到实践场域。尽管留守在乡土社会的村民对乡土文化有强烈需求,但由于忙于生计且自身能力有限,难以完成乡村文化再生产的重大任务。在大量人口流失与乡土公共生活退场的环境下,乡土文化的实践主体与实践场景双重缺失使得其找不到附着的载体,乡村文化振兴陷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三)文化振兴要实现文明转型与文化重构

乡土文化的振兴机遇产生于现代化反思与新文明探索的变革之中。曾经以现代化、发展论、进化论为主体的西方模式席卷全球,而这种发展思路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表现为:第一,现代化被认为是一个脱离自然,将人类生活困于自我生产的文明之中的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与生活场景与自然越来越远,人类越来越生存于自身文明所幻化出的故事逻辑中,造成人与自然的隔离以及文明对人本的忽视。第二,现代化虽然在科技、经济等显性层面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类历史文化的消逝、集体记忆的褪色和情感世界的荒芜,工具理性越位引起现代人的价值混乱与精神迷茫。在对现代化危机的反思中,传统乡土文化的原生态活力所具有的情感魅力逐渐呈现[8]。这种情感魅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土文化的自然性,乡土社会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中的山川河流、虫鱼鸟兽密切接触,在自然环境中达到“天人合一”,形成“诗意的栖居”。二是乡土文化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体现在个体对亲戚、周围邻居的共生关系,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实现人情传递和价值依托,而非被禁锢在钢筋水泥中的孤独与隔阂。乡土生活的公共性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物理隔离和精神隔离消除,蕴藏着优质的人生体验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反思、文明转型与乡土魅力的复归为乡土文化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7。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要在发展经济、促进物质全面丰富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平衡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而对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实际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维方式高度契合,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在深厚的乡土文化基础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生态文明转型中,乡土社会将迎来新的发展,甚至可以成为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生存乐园,乡土文化也将随着乡土社会的繁荣而再度兴起,乡村文化振兴也将随着乡土文化的繁荣而实现。但这种文化振兴不是以复制原有文化的方式来发展,而是以再创造的模式来维持和更新[6],也就是说乡村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文化内容,体现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未来,随着城乡平等与融合过程的加快、文化交流与碰撞机会的增加,更新过的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就不是局限于乡土社会,而是扩展到城市文化甚至走向世界文化,形成文化空间的重塑。

三、载体与路径:乡村文化振兴的着力点

乡村文化振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理性客观看待经济社会变迁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通过经济支持、人才补充、政策干预等一系列方式引导乡土文化的再创造过程,促使乡土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升级创新,最终达到文化振兴服务人民的根本目的。

(一)经济繁荣是文化振兴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种文化的命运根本上取决于产生这种文化的生产方式的兴衰,经济上的弱势往往会加速相应文化的灭失,使文化持有者丧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因此在产业不振、经济萧瑟的情况下,仅凭故土情结难以对冲城市文明的吸引力,人口流失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将成为无源之水,难以产生实际效果。当下城市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拥有乡村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美好生活的愿景下,人口奔向城市的动力依然强劲,而乡村对人口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因此,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事业中,经济发展应当被摆在突出位置。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求就是产业振兴,在实践过程中应做到:第一,应该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切忌盲目求变求新,有些乡土地区为快速提升经济水平而放弃农业生产,大搞不切实际的新产业。实际上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等具有广阔的前景,当下人民对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有强烈的需求,实现农产品健康安全依然可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第二,增加财政投入,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一些农村地区的硬件条件已有显著的改善,但是众多地区的硬件水平不足以吸引企业入驻。没有企业进驻则乡土资源的市场化开发难以实现,因此应该确保乡村的供水、供电、道路、网络等生产必备要素满足现代企业的经营需求,从而为乡土产业落地创造条件。第三,经济振兴需要对引进产业进行筛别。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虽然可能短期内带来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乡土生态的长远发展。因此,在积极引进外来产业的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生态友好型产业,保护好乡土社会的绿水青山就是保护其未来的金山银山。

产业振兴、经济繁荣的乡土社会构建了人口吸引力的基础,回流人口也就构成了乡土文化创新的生产主体。实际上,文化繁荣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甚至文化本身就可以构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各地兴起的生态小镇、文化小镇等,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古宅、民间故事、剪纸雕刻、名人故里、山歌民舞等文化资源带来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也会继续吸引人才流入以增加文化创造,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共同繁荣的目的。

(二)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将乡土文化振兴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大局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新时代需要珍惜我国传统乡土文化的宝库,用好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文化发展要符合社会的前进方向才具有生命力,乡土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文化必然会被时代淘汰,而符合社会发展的乡土文化将会在新时代得以保留和创新。因此,应当对乡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要将其和现代文化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其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9]。

具体来说,对待乡土文化应当鼓励和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扬优质的乡土文化:第一,组织文化活动,应当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组织舞花灯、赛龙舟、乡土故事会、民间艺术比赛、乡土文艺展示等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参与感与团体身份认同感;第二,构建道德舆论,通过乡土“好人好事”评选、本地历史人物事迹宣传等方式构建乡土道德评价机制,规范个体行为,形成文化自觉;第三,促进文化生产,鼓励乡土文化能人积极将社会正向文化融入乡土文化再生产,通过组建民间艺术团、乡土秧歌队等文化组织生产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创建文化繁荣的良好氛围。对于乡土文化中的落后文化必须予以舍弃,比如,重男轻女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天价彩礼文化、人情攀比文化等,应该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舆论引导等方式进行破旧立新,从而使得乡土文化发展向着促进乡风文明、弘扬正气的方向前进,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大局。

(三)依靠组织保障,加大能人主体培育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目标性任务离不开组织保障这一稳定可靠的形式,而党组织就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我国革命史、建设史已经证明了共产党在秩序构建、群众动员、文化引导方面的突出能力[10],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党组织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乡土经济发展、乡土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乡土生态走向繁荣。基层党组织要把国家对乡土社会文化供给有效传递到乡土社会,再把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反映到上层建筑,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转换作用,应该做到:第一,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文化水平建设。党组织是乡土繁荣、文化振兴的领导者。党组成员应当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升文化认知水平,不仅应对本地历史古迹、文化名人等有充分的认识,还应对中央相关指示精神、时代文化前进方向有深刻的了解,并通过组织学习班、文化培训活动、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行文化学习工作,保持党组织的文化先进状态。第二,树立积极有为、正确引导的做事态度。党组织作为乡土社会的权威力量,有责任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文化转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时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变迁速度。党组织应该积极干预落后文化,以行政取缔、道义规劝等方式,促进文化的新陈代谢。第三,采取合适的工作方法。党组织在振兴本地乡土文化中应当采取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满足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例如通过“好媳妇”评比倡导良好家风,通过节日庆祝唤醒乡土历史记忆。

在振兴乡土文化的事业中,党组织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因为人才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根本[11],是文化的承担者与创造者,应当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激发人的创造性:一是要构建新时代乡贤文化。对于退休返乡的成功人士、基层干部、本地企业家、第一书记,以及大学生村官等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群体,应当提供其建设乡村、回报故土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其学识道德引领、构建良好乡风。二是本地能人培养。对于本地文化能人,无论是音乐能手、工匠艺人、自媒体青年爱好者,还是书画达人,应该给予其尊重与鼓励,提升其参与乡土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热情,形成文化创造繁荣的不竭力量。三是鼓励文化精英下乡交流。对于热爱乡土的文化精英而言,应该提供机制渠道实现优质文化的输入,通过慰问演出、知识讲座等形式促进城乡情感联系与文化交流,发挥文化精英对激励乡村文化创新进步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任何时候都是最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繁荣的乡村文化可以凝聚人心、教化民众、淳化乡风,是乡村繁荣的标志。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工作,并将文化振兴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这体现了我国对乡村文化事业的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迎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可以繁荣乡土地区、留住民族精神的家园,满足中华民族对故土情感的追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不得不研究乡村文化的主体———乡土文化。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乡土文化受到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冲击,甚至一度被贴上落后生产文化的标签。客观而言,传统生产方式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难以立足,进而乡土文化的失势、边缘化进程不可避免。但在我国出现生态破坏、增长约束、道德滑坡、精神荒芜、价值失序等一系列问题以后,乡土文化基于其特有的魅力又再度被重视起来。

乡土文化的衰与兴决定于时代需求,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文明的构建、民族意识的崛起给乡土文化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生态理念,“守望相助”“邻里和谐”的社会理念,“德才兼备”“天下为公”的道德理念对当前我国社会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也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重要的文化资源。但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文化振兴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业,其在数次历史变迁中已支离破碎,当下更是面临实践主体与实践场景缺失的困境,而且乡村本身存在的天价彩礼、封建迷信等不符合时代前进方向的文化糟粕依然顽强存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必定是个长期的过程。总之,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乡土文化,避免对传统乡土社会过度浪漫化想象,文化振兴也并非对当下乡土文化进行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应尊重文化规律,将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大局之中,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并最终实现文化服务城乡居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4-10.

[2]徐勇.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J].东南学术,2018(5):132-137.

[3]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162-163.

[4]张敬燕.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6):75-79.

[5]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125-127.

[6]李佳.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0-75,91,95.

[7]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6-161.

[8]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人文杂志,2010(5):96-104.

[9]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30-36,107.

[10]张明皓,豆书龙.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内在张力与优化向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32-41.

[11]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12]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

注释:

1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2(1)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3(2)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马庄村调研时强调。

4(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5(4)《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6(1)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调研时指出。

7(1)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14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