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 地方研究

使监督运转起来:人大代表履实监督的有益探索 ——基于湖北省秭归县基层人大代表监督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吴春来  责任编辑:高新水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 23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其监督职责的有效履行对落实人民监督权力至关重要。但一直以来,由于监督的体制不畅、内容虚化、载体缺乏、范围过大,导致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常常“悬于纸上”,难以落地,致使监督工作陷入“代表不会监督、干部不怕监督、群众不懂监督”的多重困境。为此,湖北省秭归县探索出人大代表有效履职监督的新路径。具体而言,即以民主监督为核心,通过追踪溯源,进行全程化监督;进村入户,开展生活化监督;遵章依规,推进制度化监督,以此强化代表的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责任、实化监督行为,进而推动人大代表监督权有效落地。可以说,这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动人大代表履实监督职能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让代表动起来:人大代表履职监督“落地生根”

为破解人大代表监督落地难问题,秭归县优化人大代表监督流程、创新监督方法、建立监督机制,推进基层人大代表监督权的有效发挥。

(一)追踪溯源,监督全程化,使权力管得住

秭归县人大代表深入参与到村级治理全过程,实现监督无死角。一是事前监督,做村级决策“建议者”。在村民代表大会、村级“三重一大”等决策事项中,代表通过列席会议、提建议参与其中。如九畹溪镇人大代表李菊英在村两委重大事项决策中,提出村委会要联系水电站解决高山农户供水问题,建议得到村干部的积极回应。二是事中监督,做政策落地“把关人”。在通山公路、山农用水、产业专项等惠农政策落地过程中,代表积极发挥质检员、协调员、督办员的作用。如屈原镇3名代表通过现场走访和调查等方式,监督水利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三是事后监督,做信息回复“传导员”。人大代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村民反馈处理结果;而针对满意度较低的项目,人大代表需再次联系有关部门,敦促其整改到位。如屈原镇人大代表江雪琴在电力局施工完成后,及时向屈原村村民反馈电压问题解决进展。

(二)进村入户,监督生活化,使群众看得见

秭归县创新生活化的监督方式,使代表监督更接地气。一是有职代表进场,实地考察“盯项目”。有职代表不定期深入至现场,考察水利、修路、低保等重点项目,对不符合程序和标准的情况,当场提出意见并敦促整改。如九畹溪镇人大代表颜慧青作为槐树坪村财会人员,曾先后下到7个村落,查看各村落管水员的收费台账。二是无职代表入户,家长里短“闲中聊”。无职代表积极发挥其随机灵活的个人优势,通过与村民闲谈、唠家常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如屈原镇无职代表郝苗在串门闲聊时发现郝大安因病返贫,并及时向村委会反映情况,使其重新进入贫困户行列。三是代表小组进村,屋场夜话“收民意”。秭归县各人大活动小组积极参与村落屋场夜话,与所在选区村民直接进行交流,并收集村民意见。如九畹溪镇人大代表第四活动小组,在中阳坪村第2村落开展屋场夜话,收集用水、用电等意见10余条。

(三)遵章依规,监督制度化,使代表做得好

秭归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设规定责、配套奖励,促进人大代表监督制度化。其一,建章立制,让代表规范监督。秭归县通过确立25项职能,明确代表监督职责,让人大代表监督有章可循。如秭归县人大代表除按照常规要求进行活动外,还根据每年活动主题优化行动方案、明确监督重点,使人大代表监督更规范。其二,一事一议,让代表精准监督。人大代表小组通过走访、集中讨论等方式,对民生等重大事项展开一事一议,实现精准监督。如2019年6月,九畹溪镇人大代表第三活动小组就周坪村第6村落的垃圾治理难题,采用现场督促的方式,使其得到了妥善解决。其三,建立考评,让代表积极监督。各乡镇人大主席团通过建立考核、述职、奖励等机制,并辅以选民现场打分的方式,促使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如县人大代表李胜于2018年底向所在选区选民述职,通过现场打分,最终满意度超90%。

二、让权力束起来:人大代表履职监督“开花结果”

秭归县人大代表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基层干部行为,激发了群众参与意识,提高了村级治理水平。

(一)干部受监督,促干群关系好转

秭归县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约束了干部行为、改善了干群关系。一是干部责任得以强化。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村务监督,使得干部权责更为明晰、村务管理更加规范了。自人大代表入村以来,秭归县各村委会的监督规则增加了十余条。二是干部行为得以约束。在干部权责更为明晰的同时,代表监督职能的有效落地促使村干部更加规范用权,进而约束了干部行为。如北峰村村干部李伍修说道:“现在村干部受到代表的监督,不能越权,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三是干群关系得以改善。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促进了村干部合法合规办事,进而改善了干群关系。屈原村村书记说道:“自代表进村入户监督后,老百姓更相信我们了,也积极配合工作,干群矛盾减少近8成。”

(二)群众乐参与,使权力监督搞活

秭归县人大代表通过履实监督职能,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带动了村民监督。首先,激活了村民监督参与的意识。代表监督职能的有效落实,在村民间起到了较好的表率作用,激活了村民的参与监督意识。如陈家坝村刘菊芬称:“以前干部就是干部,哪晓得代表还能监督干部,现在不一样了,干部要受到监督,我们村民也可以监督干部。”其次,带动了村民参与监督的行为。人大代表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监督。如峡口村村民陈兵称:“代表监督起到作用,我们群众也能够跟着监督,看看修路质量合不合格,看到什么就可以去问。”最后,提升了村民参与监督的能力。自代表监督进村入户以来,给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监督课,促进了代表监督能力的提升。如峡口村村民说到:“村里哪些事情我们有权去问、去监督,以前也不懂,现在代表带头监督,我们村民看在眼里,照着去问。”

(三)政策实落地,让村级治理有效

秭归县人大代表监督职能的有效落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级治理水平。一方面,政策得以落地,民生更有保障。2018年全县代表共参与民生政策落地监督320余次,提出建议120余条,监督民生工程14个,惠农政策落地效果更实。周坪村村民王琴称:“代表监督起了作用,上面来的政策能够更好的落地。”另一方面,难题得以破解,民心更为凝聚。人大代表通过发挥其监督作用,有效解决了群众之难、村民之忧。如九畹溪镇仙女村干部王继虎说到:“以前村里有些老大难问题,谁都不愿意解决,现在有了代表督促着办,问题都解决好了,大家其乐融融、更团结了。”

三、让监督转起来:人大代表履实监督的经验与启示

秭归县人大创新代表监督方式、健全代表监督机制,有效提升了代表监督能力,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人大代表履实监督职能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灵活的监督形式是人大代表履实监督的有力抓手

缺乏可行且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影响人大代表履行监督权的重要因素。秭归县创新实践全程化、生活化、制度化等监督方式,强化代表监督意识、深化监督行为、提升监督能力,促进了人大代表监督职能有效落地。可见,多层级多类型的监督方式是人大代表实现村务监督的有力抓手。

(二)人大代表监督履职需以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

人大代表参与监督需以制度为保障。但是,以往由于人大代表监督职能缺位和监督机制缺乏,使得监督难以有效落地。秭归县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建立起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反馈的机制。同时,通过完善代表参与监督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监督得以落地。由此可见,人大代表有效监督需以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

(三)落实人大代表监督是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的五大内容之一,人大代表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重要力量,其监督职能的发挥对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秭归县在推进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过程中,充分释放代表参与监督村务政务的权力,有效约束了干部行为,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村庄治理能力。实践证明,落实人大代表监督是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