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妇女研究

女性农民工农村认同与城市认同的比较研究——基于青岛的问卷调查

作者:范洋洋 刘 霞  责任编辑:王铭鑫  信息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0-11-20  浏览次数: 1602

 文章通过对青岛市女性农民工日常生活与社会认同研究的调查,分析女性农民工对农村认同和务工所在的城市认同。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都有认同感,但对城市的认同低于对农村的认同,并且对城市的认同以外在生活环境认同为主,对农村则以内在归属感、安全感认同为主。文章通过对宏观政策制度、中观城市生活环境和微观女性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女工城市认同较低的原因,并从增强社会工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工城市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农村认同;城市认同;社会认同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9月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四大明确提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来城市打工,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他们对城市认同的高低影响着我国城市化步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实现市民化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女性农民工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必须提高她们对城市的认同。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游离的女性农民工对农村和城市的认同如何,是对农村认同高还是对城市认同高?长期在外漂泊是否削弱了她们对农村的情感,是否增加了她们对城市的认同度?这些问题关乎女性农民工的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深入调查、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女性农民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针对女性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日益增多,笔者针对女性农民工社会认同中地域认同这一点,来研究她们对农村和所在城市的认同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期能够找到提高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的方法,帮助她们更好的融入城市。

女性农民工是指户口仍然留在农村、本人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女性,笔者将其定义为由农村来城市发展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女性人员。她们和男性农民工共同组成我国庞大的打工大军。笔者调查的女性农民工包含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对象中70后和80后占到98.2%。

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unner(1985)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农村认同和城市认同属于社会认同中的地域认同,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互动而产生的对社区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1]。对女性农民工农村和城市认同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女性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探索她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她们更好的融入城市。

二、样本特征及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了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2]本文中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是常年在青岛市打工的女性农民工,同时为了更好的说明女性农民工对农村和城市的认同状况,本文的调查对象为70后和80后的女性农民工,她们对农村和城市的认同能较好的代表女性农民工群体的态度。

本文研究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安排在2012年,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为81.5%。问卷的发放点是青岛某农民工子女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将问卷带回家,由其母亲填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度。对于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三、女性农民工的农村认同和城市认同

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发现女性农民工对农村认同和城市认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女性农民工的农村认同

1.对于农村人身份的认同较高

作为女性农民工,她们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是农村人的掩饰。调查显示,在她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中,85.9%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自农村,同时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个农民,认为即使长期在青岛工作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见图1),并且有62.6%的调查对象以自己是个农村人而感到自豪。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来自农村,是农村人这个身份,大多数女性农民工并不避讳反而有自豪感。在城市生活多年没有改变她们对自己是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她们当中的多数已经适应了农民这个称谓,适应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1 您认为长期在青岛工作的农民工是否是城市人


 

2 当您离开“老家”时,是否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2.对农村的归属感强烈

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刻在女性农民工的脑海里,对于农村她们有着深厚的情感,她们依然把老家作为自己在外漂泊的港湾。在调查中,从情感上来说,依然留恋农村生活的占到了被调查者的60%。当回到老家时,92.6%的女性农民工表示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离开自己的老家,81.6%的女性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见图2)。相比于城市,她们认为老家给了她们更多的安全感。由此可见,女性农民工对自己的老家农村有深沉的认同感,并且是深厚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安全感。

3.扬弃农村生活习惯

对于农村的生活习惯,女性农民工的态度是“扬弃”。首先,女性农民工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她们的日常开支92.7%用于租房和购买日常必需品上。其次,她们愿意参加农村人组织的活动和机构,调查显示接近72%的被调查者愿意参加农村人组织的活动和机构。由于有农村人的参与和组织,她们对这些活动表现出的关注度和热情要比城里人举办的活动的关注度和热情高。但当问及是否适应老家不卫生的环境时,她们当中有84%的人表示不适应老家不卫生的条件。常年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女性农民工适应了城市干净卫生的环境,对于农村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她们已经有所排斥。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外在的身份还是内在情感,女性农民工都表现出对农村较高的认同度。即使在城市生活多年,当嗅到有关自己家乡农村的信息,女性农民工大都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和兴趣,这充分证明了女性农民工对农村的高认同感。但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女性农民工已适应了城市良好的生活环境等诸多外在条件,对于老家农村外在环境条件有所排斥。

(二)女性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认同

相对于女性农民工对农村较高的认同感,她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不高,总体认同度不如农村的认同度,而且对城市认同因素大多都是外在的,内在情感认同度不高。具体表现如下:

1.对市民及市民身份认同较低

针对市民的认同感分为两种,一是对本地市民的认同感,二是本身作为“新市民”这个身份的认同感。首先,在对本地市民的评价上,调查中显示女性农民工对于青岛市民的评价中“高傲、瞧不起外地人、不友好”等词语出现频率最高。虽然她们大部分表示自己愿意和青岛市民友好相处,如和青岛市民同住一个社区、一起工作、去市民家里做客、和市民结婚等,但她们对青岛市民是否愿意接受自己持怀疑态度。拿婚姻这件终身大事来说,51.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自己的亲属与青岛市民结婚,但仅有17.2%的被调查者觉得青岛市民会愿意和外地人结婚。而且,56%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因自己是外地人身份而受到过市民的歧视。女性农民工很少和市民交往,即使交往,往往也是因工作需要。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休闲外出的伙伴中亲戚、老乡、工友占到了86%,而本地的市民只占到了3%,可见,她们与青岛市民的交往较少,而且交情不深。其次,本身作为青岛的“新市民”,大多数女性农民工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市民,仅有3.68%的被调查者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城市人(见图3),认为自己是青岛市的一员的只占到了30.1%。可见在对市民和市民身份上,女性农民工表现出较低的认同。


3 女性农民工的身份定位


2.对城市的归属感低

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女性农民工来说,出于工作需要,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城市,慢慢地她们熟悉了这里的生活环境,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对城市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对于全家在青岛打工的女性农民工,调查显示在青岛有一种家的感觉的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5.8%。虽然她们对于城市的认同有提高,但尚未达到对于农村的高认同程度,调查中显示女性农民工对青岛的情感并不深厚,离开青岛会对青岛非常留恋的只占到了调查对象的17.2%,认为住在青岛感到足够安全感的仅占到了被调查者的11%。可见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情感不如对农村的情感深厚,安全感、归属感有待提高。

3.适应城市环境和生活习惯

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她们对于城市的生活习惯也表现出渐渐适应的趋势。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开始关注青岛发生的事情和新闻,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她们渐渐认为与自己有关,52.1%的被调查者表示青岛的形象与自己有点关系,在对“您离开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45.4%的女性农民工表示习惯了外出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在休闲娱乐和消费方面则有所欠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休闲娱乐活动中,她们的休闲时间依然大多用在搞卫生、干家务上,对于城市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她们很少参加,9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过当地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消费上,她们的购买衣服的地点大多为附近市场,几乎没有人会到专卖店去购物消费。调查中,在对消费是否注重品牌和时尚的回答中,接近70%的被调查者否认讲究时尚和面子。而且,由于受到收入的限制,她们没有达到市民的消费水平,对于高档消费品她们可望而不可及。

总的来说,女性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都有认同感,但总体上城市认同低于农村认同,且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外在的生活环境为主,在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方面则不如对农村的认同。常年工作、生活在城市的女性农民工尚没有从心底里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换句话说,女性农民工虽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农村依然是她们不变的港湾,农村在她们心中的地位是城市不可替代的。

四、影响女性农民工城市认同的因素分析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女性农民工来说,她们对城市的低认同值得我们思考,造成她们对城市认同感低于农村认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宏观政策制度因素、中观城市生活环境因素及微观女性农民工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一)宏观制度政策层面

作为农民工,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她们的未来、选择具有根本性的规定作用,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成为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受户籍制度制约,女性农民工相应的也不能享受作为市民享有的住房、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优惠待遇,这种待遇的不平等是她们对城市产生低认同的根本原因。

其次,就业制度不完善也是女性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显示,女性农民工在回答“来到青岛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中是什么”中,经济困难、想家、住的差、找不到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中找不到工作排在经济困难和想家之后,成为第三个主要困难。作为女性农民工,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同样具有稳定性差、流动性强、体力支出大、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系数低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工作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培训和进修(见附表),阻碍了她们向上流动的步伐。在调查中,外来务工女性的工作岗位大多分布在需要时间和耐力的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和批发零售业中占到了75.5%,(见图4)。工作行业及其性质决定了女性农民工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她们的日常开支和娱乐休闲,对收入的不满意必定会降低她们对城市的认同。


附表 近一年来是否参加过培训或进修




4 您目前工作的行业


最后,基层城市管理部门管理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低认同感。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来到城市,遇到过政府管理部门向外地人乱收费的现象,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47.2%。作为基层管理部门,不恰当的城市管理不但会阻碍她们融入城市,而且会降低她们对城市的认同。

(二)中观城市生活环境

对于女性农民工来说,导致她们相对于农村的高认同感而产生城市低认同感的社会原因主要包括自己对当前在城市居住、工作、日常生活等环境的不满。

1.居住条件差

对于城市不断增长的房价来说,作为女性农民工仅靠打工的收入很难在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调查显示85%的女工居住在自己独自租住的私房或与别人合伙租住的私房。而且女性农民工认为要成为青岛人最重要的条件是在青岛有自己的房子,支持人数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0%。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她们在青岛没有家的感觉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她们不打算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房价过高,她们只能居住在房价相对低廉的城市边缘地带。虽然在这里她们不必遭受城里人的歧视,而且更容易找到属于她们的社会支持体系,得到心理归属感。但由此也和城市文明相隔离,这对于女性农民工接受城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以及城市文明是不利的。居住的边缘化使她们很少能和城市人深入的交往,也很少有机会参加市民举办的文化活动,无形阻断了她们市民化的道路。再次,边缘地带条件差、空间逼仄的居住环境与城中心地带的繁华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她们在内心产生了不平衡感。居住空间与城市人隔离、居住条件差加剧了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低认同感。

2.工作待遇低

适合女性农民工的岗位条件一般较差,这对于她们来说选择的机会是有限的,并且一些岗位对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和相貌也有一定的要求,她们只能选择一些服务行业和加工制造业。由于职业声望低,她们常受到来自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女工的工资水平低是她们对城市产生低认同的一个基础性原因。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现阶段的工资水平低是她们在青岛工作生活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占到了71.8%。除此之外,女性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极少有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2]工作条件差、无社会保障、工资水平低,不能满足女性农民工的需求,加深了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低认同感。


5 女性农民工在青岛没有家的感觉的原因


3.生活压力大且单调。

女性农民工的主要的交往对象是自己的亲戚、老乡和其他打工者,占到了86%,远高于和青岛市民的交往的比例。此外,日常休闲娱乐单调,不多的业余时间被繁杂的家务劳动所占据,女性农民工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城市的文娱活动。对于女性农民工来讲,融入城市所需要的成本远远大于老家农村:(1)物价升高、日常必需品消费增加,生活成本高;(2)随着房价水平的提高,房租不断上涨,住房成本一年比一年高;(3)自己租住的房子离工作的地点远,增加了她们在日常消费中的交通成本;(4)由于本调查的女性农民工均有孩子入学入托,需要数目不小的教育支出,作为一个没有本地户籍的农村家庭,在城市供孩子上学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与老家农村相比日常生活开支大、生活的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进一步加深了女工对城市的低认同感。

(三)微观女性农民工自身因素

作为女性农民工,乡土情结和自身的限制性因素是其对城市认同不高的主观因素。

1.女性对农村仍有较强的归属感

农村目前仍然普遍实行父权家庭制度,从夫居、从父姓、男系继承制使农村女性的归属感仍然建立在夫家,夫家与农村是紧密联系的,甚至是一体的,这决定了女性农民工的归属感仍然在农村。在与城市的磨合阶段,由于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农民工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距离感,自我意识也否定城市的归属倾向,往往觉得自己的农村更好[3]。所以女性农民工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有很浓的乡土情结。在与农村的对比下,她们往往对城市产生较低的认同感。

2.女性农民工对市民认同有待提高

女性农民工来到城市,受到来自城市生活、环境、工作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们农村生活习俗和规律,开始讲普通话、开始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和新闻、有了自己的未来规划,但城市的主流价值观对她们生活的冲击并没有改变她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调查显示,由于没有青岛户口、在青岛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等客观因素,多数女工在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时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市民,反而把自己定位为农民或半个城市人并存在说不清楚的情况。而在自己的农村老家,她们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熟悉的家人和朋友、有自己的交际圈。两者鲜明的对比使得女性农民工在意识层面对“城市人”这个身份产生了排斥心理。可想而知,不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一员,如何会对城市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呢。

其次,女性农民工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对市民认识片面,没能形成全面的了解,她们主观地认为青岛市民不友好、排斥外来者,她们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敬畏”和“高傲”的城里人所持的先入为主的认识,即她们对城乡差距、对城里人的刻板印象,使她们也极少愿意主动同城里人交往[4]。对市民身份低认同和城市市民的排斥是导致女性农民工对城市低认同的重要原因。

3.女性农民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女性农民工来到城市,由于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相对低于城市人,使得女工在心理上认为自己不属于城市。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仅占到了3.7%。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她们在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锻炼新技能以及结交新朋友上受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她们在城市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女工缺乏向上流动的途径。调查显示她们渴望能参加培训和进修,学到一技之长,但由于没有机会参加、工作忙、没有钱等多种原因使得她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愿望受限(见图6)。提高女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为其发展进步提供有效途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身现状,是提高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的必备条件。


6 您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


五、对策与总结

作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低认同不仅使得她们不能顺利的融入城市并且不利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她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基层管理

1.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外来务工人员顺利融入城市的最根本的制度因素,对户籍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是促进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提高其对城市认同的根本所在。

2.完善就业制度及监管

完善就业制度、促进女性农民工积极就业是提升她们对城市认同感的物质条件。要确保平等就业,发挥对劳动力市场监控的作用,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确保女性农民工能获得公平的就业待遇,对于垄断劳动力市场、剥削女工劳动力、歧视女性农民工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改善生活环境、提供便利服务

1.减少对女性农民工的歧视:

城市应消除对她们的不关心、歧视的态度,接纳她们融入城市并且给予必要的帮助。作为社区的居委会,应定期举办一些增进市民和外来人员沟通和了解的活动,消除市民对女性农民工的偏见认识,增进彼此的了解。

2.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力量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举措刚刚起步,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的社会服务依赖于政府购买。增加对农民工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是今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应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女性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开展有特色、真正惠及女性农民工自身的服务。

3.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工作用发挥:

女性农民工所在社区是她们在城市的“家”,因此,应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为女性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社工,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教育者、协调者、资源筹措者等角色,要深入女性农民工所在社区了解女工的现实处境,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增强城市市民与女性农民工家庭的和谐度,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女性农民工的幸福感和城市认同感。此外,对于女性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开设心灵驿站服务,对于处于亚健康的女性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问题分析,以保证她们拥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三)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我调适

1.提高自身素质

外来务工女性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并逐渐学会“走出去”,积极参加青岛当地一些服务机构举办的活动,增强自己的交际和沟通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2.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

作为女性农民工,应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学会融入生活、亲近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应自暴自弃,学会争取,学会适应。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此外,作为“新市民”自身上要有市民意识,把自己当作市民融入城市生活,积极的适应城市生活。要想提高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女性农民工必须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

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不高既是她们难以融入城市、在城市没有归属感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原因,因此提高女性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使她们融入城市、在城市找到归属感三者不可分离。对此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改善生活环境,女性农民工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城市的内在情感认同。由于问卷样本较小,女性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所以除了本研究考察的因素外,女性农民工对两者的认同度还受到风俗文化、地区差异以及自身年龄阶段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此问题的分析,还有待更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中建.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

[2]国家统计局.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G].2013-05-27.

[3]韩玉梅.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4):75.

[4]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