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农成果 > 中农研究

为乡土引才:竖起乡村振兴“贤字号”招牌——基于东平县朝阳庄村乡贤理事会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宋芳悦  责任编辑:邓雅琳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8-24  浏览次数: 2038

2018年3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强调:“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但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发展失衡、农业结构失调、自然禀赋失宜”,我国大部分农村深陷“人才空心化”的困局,迫使村庄发展面临“经济资源无人引、村民参与缺人带、乡村振兴乏人力”的三重难题。鉴于此,东平县朝阳庄村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乡村“人才振兴”之路。具体而言,以乡贤组织为阵地,内举能士、外纳贤才;以乡贤人脉为枢纽,链接资源、厚植产业;以乡贤带动为支撑,焕活参与、纵深治理,使乡贤成为人才振兴的领航者、产业兴旺的践行者、治理有效的助推者。


一、固本寻源,储才蓄力,精雕贤才筑乡“金字招牌”

朝阳庄村通过推动贤才回乡、资源回流、智力回归,形成乡贤领航兴产、贤民协同共治的乡村振兴格局。

(一)引乡贤反哺村建,牢筑“一方蓄才池”

朝阳庄村紧紧围绕“如何引、引来谁、如何用”的思路,建好“人才库”,切实推动贤才扎根乡土、反哺村建。第一,以情为系,唤能人归巢之心。按照“情理相融”的原则,朝阳庄村实施“四个一”乡情记忆工程与“三级谈心”相结合的引才策略;一方面,托起能人乡愁,以记忆陈列馆、乡情书、乡忆影片、村情时报,多方位、全观感地加深在外能人对故土的思念与联系,激发能人回乡热情。另一方面,道明“求贤若渴”之理,乡贤理事会主动对接在外发展的朝阳庄籍能人,以家人的牵挂、乡亲的期盼以及乡镇领导的信任为牵引,养成能人“寻根、护根、养根”意识,感召能人回乡。第二,内举外引,聚英才兴村之力。朝阳庄村积极挖掘“在场”乡贤,将在村的老干部、老教师等吸纳进乡贤理事会,为人才积蓄奠基。同时,对接“不在场”乡贤,密切联系在外创业的企业家等能人,鼓励其造福桑梓;此外,积极与“免费农科生”签订协议,壮大人才队伍,待其学成归来、反哺村建。第三,设位施能,备乡贤用武之地。为使乡贤有位有为,按照“正身份、设岗位、授职能”的流程,将其纳入乡贤理事会内部的红白理事小组、纠纷调解小组、工程监理小组等联合工作小组,助能人大显身手。

(二)活思路助力增收,深凿“一道清源渠

朝阳庄村立足乡贤人脉,外寻有利要素、内活本土资源,助推乡村劳力集中输出、配合多产业项目落地,打造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方面,整合闲散劳力,驾好劳务输出“直通车”。为破解村庄“青壮劳力多外流、闲散劳力常滞留、剩余劳力难创收”等难题,朝阳庄村摸排剩余劳力现实情况,填好闲散劳力“明白簿”,以掌握村庄劳力信息、挖掘剩余劳力价值。同时,利用乡贤人脉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机制,促使村民就业家门口;此外,成立朝阳庄村劳务公司,为村民提供劳动权益维护与劳动收入兜底的双重保障。另一方面,盘活沉睡资源,当好产业落户“传声筒”。鉴于朝阳庄村集体经济薄弱且待开发土地资源丰富,村庄通过“盘点资源、核算资产”两个步骤,化“无形”为“有形”,让集体资产“看得见、摸得着、理得清”。与此同时,借助乡贤人脉力量为村庄广发“邀请函”,大力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促成村企对话、配合企业落地,助力村企合作水到渠成。

(三)促村民治理共参,润泽“一片善治田

朝阳庄村采取“贤民联动式”的协商治理机制,发挥乡贤理事会在村级治理中的补位和辅助作用,力寻民意与村情的“最大公约数”。一是连心共治,纠纷调解专业化。乡贤理事会采取上下双向沟通机制,选取老干部、老教师等权威人士组成“5 x”调解团,并改造老旧村委办公室为“村民话心室”,实现调解场所与坐班人员的双重规范,全面化解纠纷。与此同时,采用“村域分片,人员包户”的方式,调解团成员作为片区楼户责任人,定期上楼进门深访,确保民意“声声入耳”,纠纷“件件解决”。二是集智齐议,协商决策程序化。以“村事民议、村事民治”为导向,推行“三步式”民主决策,民意调查“提”问题、村民表决“谋”问题、回访反馈“审”问题,规范乡贤理事会与村民共议的流程,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群策群议、一体运作的运行体系。三是合力同督,干部考评积分化。按照“可视化工作内容、量化考核标准、积分化民主评议”的督评原则,切实推进干部工作“日清周结月公开”、考核标准加分项与减分项并举,帮助村民科学“打分”,让监督落地有声,让评议信而有证。

二、兴产惠农,育民共治,乐享人才强村“品牌收益”

朝阳庄村立足乡村发展,以挖掘乡贤潜能、培育村民动能为有力抓手,擎画“贤才步步登高、村民津津乐道、村庄欣欣向荣”的新蓝图。

(一)尽其才有所得,用好乡贤“指挥棒”

乡贤理事会作为能人回乡“办事窗口”,为能人返乡建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能人能回乡、好回乡。其一,植根乡土,回乡之路易。目前,乡村现实环境与发展条件较差,家乡对在外能人来说,成了“回不去的故土”,而乡贤理事会有力支撑了能人返乡平台,打消了能人的顾虑,让能人回有所依。正如返乡能人李智良所言,“以前想回不能回,现在有了乡贤理事会,可以放心大胆地返乡了。”其二,扬名桑梓,展才空间阔。乡贤理事会因需设岗、因能拟职,有效为能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乡贤理事会理事长李广勇说:“能人回了不能白回,要让他们有发挥作用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留得住、干得好。”其三,施能故里,价值辐射广。“双培双建”的培养机制,使得乡贤实现了个人价值,学有所成、各尽其才。现在乡贤不仅是创业致富的“领头羊”,更在乡村治理、村庄文化、道德文明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乡贤的价值得以辐射到村庄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朝阳庄村已有10余名能人表示愿意回村发展。

(二)献其力有所益,唱响村民“最强音”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朝阳庄村以“工资 分红的方式保障农民增收,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充分发挥民意“乘数效应”,使村民安居乐业。首先,农民增收“腰包鼓”。村民劳力的集中输出、集体股份的红利都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朝阳庄村发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向群众发放租赁费1000/户,且规划建设的制帽厂为本村及周边村提供了就业岗位300余个;其次,组织相依“筋骨强”。以往协商式民主常常陷入“形式化”误区,而乡贤理事会为集体与村民间撑起了对话空间,增强村民话语权,变“无心问事”为“件件可闻”、变“问策无门”到“组织相依”。李强书记说:“引进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就是民主协商的结果。”;再次,村庄发展“信心足”。乡贤反哺村建为村民树立了信心,村民看得见村庄的变化,拿得到集体收益的红利,村庄发展有贤才、有资源,村民也和衷共济、献力村建。村民王庆勇说:“我们有能干的干部、乡贤带头,一定会发展得很好,我有这个信心。”

(三)振其业有所兴,合奏乡村“交响乐”

朝阳庄村紧抓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运用乡贤力量,推动村庄产业振兴、治理有效,最终为实现乡村振兴长效助力。一是多要素众筹,和谐人居“纳新颜”。朝阳庄村凭借生态资源优势,发挥乡贤人脉力量,广筹乡村发展资金、技术等要素,成功吸引北京中高集团的投资,打造集度假旅游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该项目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养老、娱乐等15个部分,用外来资金夯实了村庄的基础建设,美化亮化了村庄面貌;二是多渠道创收,经济增长“加速度”。朝阳庄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集大棚种植、养殖、光伏发电项目、制帽厂等多产业于一身。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240余万元,实现集体收入的腾飞,跑出了乡村经济增长的“加速度”;三是多主体共参,乡村治理“增效力”。朝阳庄村积极推行“自助式”村庄治理,通过乡贤理事会衔接,推动村民有序有效参与,从而实现乡村治理有序、有效。朝阳庄村主任李广良说:“理事会帮助了我们村集体工作的开展,乡贤带头了、村民上心了、干部有劲了,治理也就‘活’起来了”。据统计,朝阳庄村民代表大会到场率近100%,村民大会到场率达85%以上。

三、凝神聚气,纳贤焕能,释放乡村振兴“窗口效应”

朝阳庄村以乡贤理事会为平台,以乡贤力量驱动村庄产业发展、夯实村庄基础建设、焕活村民参与,彰显了乡村振兴的“窗口效应”。

(一)乡贤能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朝阳庄村通过充分发挥乡贤能人的力量,以乡贤人脉为纽带,引进村庄产业发展资源;以乡贤为联结点,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热情,并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发挥新乡贤作用,为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乡贤组织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平台与载体

稳定、持续的人才来源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与保障。而长期以来,由于村庄建设乏基础、村庄发展缺资源,乡贤能人常面临着“家乡想回不能回、回了家乡难作为”的难题。鉴于此,朝阳庄村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这一乡贤组织,搭建村庄与乡贤能人之间的“连心桥”,扫清能人回乡障碍,打消能人回乡顾虑,完善乡贤能人“举、育、用”一体化机制,为乡村发展稳定输送乡贤人才,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人才振兴的实现。

(三)乡贤治村离不开引导村民有效参与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而乡贤能人作为基层治理的“头雁”,应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充分发挥贤民共治的“雁阵效应”。基于此,朝阳庄村探索出了一条以乡贤带动为先,汲取民意、凝结民智、引领民治的育民共治路径。一方面,乡贤能人采取分片包户式上门访问与专人专岗式定点受访相结合的双向沟通方式,确保村民能畅舒其志。另一方面,通过村务同督、协商共决等方式,确保村策合乎民情、民利落到实处,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乡贤治村的效力。

(四)带动产业发展是乡贤治村的应有之义

夯实村庄经济基础、促进村庄村民增产增收是乡贤治村的第一要义。朝阳庄村以乡贤人脉为有力杠杆,撬动外来资源、资金与技术,切实激活了村庄“沉睡资源”,使得本土资源显效能、外来资源增效力。同时,在催生村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产权改革,村民不仅能有工作创收,还能有红利共享,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促使村民有心有力地参与乡村治理。